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届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一课复习课件(1)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届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一课复习课件(1)教学讲义ppt课件


• [名师点睛] ①物美价廉是人们购买商品的标 准,物美是从使用价值角度讲的,价廉是从价 值角度讲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把商品当 作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对待的,人们重视 商品的质量就是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人们重 视商品的价格就是重视商品的价值。
• ②商品交换的本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 换。
判断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
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
凝结了人的劳动的物品是商品
×
使用价值越大,价值越大(质量越好,价值
越大)
×
一、商 品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构成商品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 二是用于交换
(2)从范围看,
物品 劳动产品
商品
(3)从时间先后看,物品 劳动产品 商品
联系: (1)物品包含劳动产品、商品,以及未经加工的东西;劳动产品包含商 品。 (2)物品凝结了人类劳动就成为劳动产品,劳动产品用于交换就成为商 品,而商品退出流通领域就又成为一般劳动产品,两者可以转化。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
商品--货币--商品。
注意:商品交换的两种形式:直接的物物交换( 商品 --商品)和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两者的区别:出现时间不同;有无媒介不同;买卖可否
商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经济学家把
商品的这个属性称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 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 关系
如果某事物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那么就可 以说它具有使用价值。
商品的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生产商品 所耗费的人的体力和脑力。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 性、特有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是在交换中实现的。
二者的价值量相等,一把斧子是15kg大米的 等价物 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共有属性和本质属性
2.商品的基本属性的关系
两者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统一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 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使用价值相互交换的基础
• (3)从货币的作用来看,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 相交换,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因此,货币 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考点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1.基本职能一: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 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特点:不需要现实中的货币,只需要观 念上的货币。
③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 值用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 (价值 与价格成正比)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都具有 使用价值 和价值 两个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 然属性
(2)价值的含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
商品的社会属性和特有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 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不能离开价值,价值是 使用价值的基础。 (2)二者相互对立, 作为商品生要让渡使用价值,拥有使用 价值要让渡价值
• 2.关于货币的本质
•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对此可以从三个方 面来理解。
• (1)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又与其他一般商品不同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 相交换的商品。
•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和其他一般等 价物又有不同,只有金银等贵金属固定地充当 一般等价物时,才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 活第一课复习课件(1)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本课内容高考考点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3、货币的基本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货币流通规律 *5、货币与财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6、结算与信用工具 7、外汇和汇率
判断: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对立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对于生产者或消费者来说是 分离的。消费者的目的是得到使用价值;生产者
的目的是实现其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相分离时
,意味着交换实现)
注意: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启示: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对我们的现 实指导意义在于: (1)在购买商品时,要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 来考察,要追求“物美价廉”。 (2)作为商品生产者,要想顺利地将商品销售出去 实现其价值,就必须树立提高产品质量,多生产 “物美价廉的产品”,真正树立质量观念和效益观 念。
2.基本职能二:流通手段
①含义: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特点: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只能是现实中的货 币。
③表现形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④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流通手段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 商品如何交换(过程)。
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为:
1、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 2、居民用的自来水是不是商品。
3、农贸市场上待售的蔬菜。
4、一个学生从商店买回一支钢笔, 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同学,这支钢 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区别:
(3).商品、劳动产品、物品的区别、联系 ?
(1)从含义看,物品: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有形和无形的东西;劳动 产品:经过人类加工的物品;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考点二、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货币的产生 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
偶然的 物物交换
1只羊=3 袋米
扩大的物物交换 3袋米
1只羊= 1克黄金 …
10斤茶
产生了一般等价物
3袋米 1克黄金 =1只羊 … 10斤茶
一般等价物固 定在金银上, 货币产生
3袋米
1只羊 =1


黄金
10斤茶
结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商品先产生,货币后产生)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产生
职能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
等价物的商品。 性质
本质
注:(1)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与商品不是同时产生的) (2)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很多。只有当 贵金属金银被固定地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称为货 币。(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交 换的媒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