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P额=U额I额=U2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
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I=P/U=0。
11A灯丝阻值R=U2额/P=2936Ω。
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2/R得根据P=U2/R如果U减小为原来的1/n如:U实=12U额P实=14P额当U实>U额时P实>P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P实=0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正常发光)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当U实>U额时,P实>P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有时会损坏用电器)当U实>U额时,P实=0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灯L1“220V100W”,灯L2“220V25W”相比较而言,L1灯丝粗短,L2灯丝细长。
判断灯丝电阻口诀:“大(功率)粗短,小细长”(U额相同)两灯串联时,灯L2亮,两灯并联时,灯L1亮。
判断哪个灯亮的口诀“串小(功率)并大”(U额相同)⑷“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
P=W/t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kwh、h”习题1.有一灯,其规格分别为“8V 4W”,求:(1)正常工作10分钟,消耗多少电能;(2)正常工作时电流大小;(3)电阻;(4)接在12V电源上,要正常工作,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5)接在4V的电路中,实际功率多大;(6)如果实际功率为2W,则实际电压(电流)多大。
5.标有“36V 40W”的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多大?灯丝的电阻多大?若接到40V 的电路上时,实际功率多大?图3图16 AR 1 S 3S 2S 1 L7.如图5电源电压为24V ,灯L 标有“12V 10W ”。
(1)要使灯正常发光,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应为多大?(2)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是25.6Ω时,灯L 消耗的功率是多少?8.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灯L 标有“6V 3W ”的字样。
当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a 端时,灯正常发光;当滑片滑到b 点时,灯消耗的功率为额定功率的1/4,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多少?此时变阻器消耗多大的功率?9.在图16所示的电路中,L l 、L 2分别标有“6V 3W ”和“6V 6W ”的字样,L 3额定电压的字样看不清,而额定功率为4W 可见。
(1)求L 1、L 2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 1、R 2;(2)当开关S 1断开、S 2闭合时,恰有一只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大?(3)当开关S 2断开、S 1闭合时,若发光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W ,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灯L 3的额定电压是多大?10.如图电路中,已知R 1的阻值是12Ω,当闭合S 2,断开S 1和S 3时,电流表示数是0.5A ,灯L 的实际功率是其额定功率的1/4。
当断开S 2,闭合S 1、S 3时,灯L 刚好能正常发光。
求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灯的电阻值保持不变)图5 a P b5. 如图所示,某桥梁工程部门在一次工程作业中,利用汽车将重为G,高为h0的柱形实心铁块,从水深为h1的河底竖直打捞上来。
汽车速度为υ,且保持恒定。
水的密度为ρ0,铁的密度为ρ1。
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不考虑水的阻力和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对水面高度的影响。
请完成下列有关分析和计算。
(1)铁块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的最大值;(2)推导出自铁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升至整体刚露出水面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从铁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计时)(3)在右图中,定性画出铁块自河底升至滑轮处的过程中,绳子拉力的功率P随铁块上升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
物态变化习题熔化和凝固1、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些冻梨拿到屋子里,浸没在冷水盆中,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盆中一部分水结冰,梨的温度升高B.盆中有水结冰,梨的温度不变C.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降低D.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不变2. 图1是某种物质熔化图像,它的熔点是℃,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持续了_____min,这一过程是______热过。
汽化与液化3. 夏天,剥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的周围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由于()A.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凝华形成的小液滴C.空气遇冷时液化形成的小液滴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液化形成的小液滴4. 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A.油层阻碍汤的热辐射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升华与凝华5. 下列事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B.初春,早晨出现浓雾C.夏天,洒在室内地上的水不见了D.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6. 干冰(固态CO2)暴露在常温下时,它会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这种现象,用干冰在舞台上产生的淡淡白雾,是由于干冰,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物态变化习题答案1. 分析:室外冻得冰冷冻梨的温度是较低的,假设是——15℃,浸没在冷水盆中,冷水的温度假设为0℃,这样冻梨与水之间就存在温度差,它们要发生热传递,冷水要向梨传热,使梨的温度升高,水要结冰,所以应该选A。
该题易错选为B,认为水结冰、冰熔化成水时温度都是不变的,但该题的冻梨是在北方寒冷冬季的室外,其本身的温度远远低于0℃,它吸热,温度自然会升高,但它不会超过0℃。
2.分析:在熔化图像中,平直的那段曲线所对应的温度即为晶体的熔点;晶体开始熔化的时刻为10min,完全熔化的时刻为25min,其间持续了15min;这一过程是吸热过程。
该题的第二空易填35min,认为图像所对应的所有时间才是晶体熔化时间,其实图像中倾斜的曲线分别代表固态和液态,它们不属于熔化过程,平直的那段才是熔化过程。
3. 分析: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些“白气”是小液滴而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而这些“白气”却是能被我们看到的。
然后还要弄明白这些“白气”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在冰棒周围形成的,所以是冰棒将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故应选D。
该题易错选为A或C,老是认为“白气”是水蒸气,或者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我们知道,空气是很不容易被液化的,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4. 分析:一碗水,如果其表面没有油层,它的温度主要靠水的蒸发来降低,大家都有边向水面吹气边喝热水的经验,这也是靠增加空气的流动来提高水蒸发的实例。
所以应选D。
该题易错选为C,认为是油阻碍了水的导热,其实油层很薄,油层上、下的温度没什么区别。
5.分析:凝华是指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最后要有固态这种上物质。
A、C选项都是“不见了”,这明变成了气态;B的“浓雾”是指小液滴,也不是固态,而D的“霜”是固态的冰,它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而形成的,故选D。
该题易错选为A,将凝华与升华混为一谈,这可以通过最后结果的状态来判断。
6.分析: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应该叫升华,它是个吸热过程,干冰的升华会使其周围的温度降低,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小液滴,这就是舞台上由干冰所产生的"白雾"。
该题环环相扣,只要前后相互搭配,不易使人产生错解。
但第二空易填错,认为这些"白雾"就是干冰升华后的CO2。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1.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凝固放热: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
(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
(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的热)2.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熔化吸热的事例: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
(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雪熔化吸热)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
(冰熔化吸热)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3. 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华现象: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4. 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升华现象: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
(冰升华成水蒸气)升华吸热: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
)5.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液化现象:①水开后,壶嘴看见“白气”(壶中汽化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雾状小水珠)②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液化的方法分为: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两种方法液化放热:①北方的冬天,在室内暖气管道中通以灼热的水蒸气来取暖,最后在管道另一头回收到的是水。
(水蒸气液化成水放出大量热)②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更容易烫伤人体。
(100℃的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水要放热)6.蒸发和沸腾联系:它们都属于汽化现象;液体在蒸发和沸腾的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蒸发和沸腾区别:1、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与熔化的比较1、液体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晶体熔化也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也保持不变。
3、沸腾的必要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
晶体熔化的必要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需要继续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