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13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14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15
2.主井系统的硐室
⑴ 翻笼(卸载)硐室——主井空、重车线连接处 ⑵ 井底煤仓——上接翻笼硐室,下连箕斗装载硐室 ⑶ 箕斗装载硐室——下接主井井筒 ⑷ 主井清理撒煤硐室——箕斗装载硐室以下,通过斜巷与井底车 场相连 ⑸ 主井井底水窝泵房——主井清理撒煤硐室以下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第九章 硐室与交岔点施工
本章提要
与有一般巷道工程相比,硐室及交岔点施工具有显著 特点。本章首先介绍了井底车场的主要硐室及其结构,在 此基础上讲述了硐室施工的特点、方法,以及一些井下主 要硐室的施工技术;然后简要介绍了交岔点、道岔的基本 概念及交岔点的施工方法。本章重点应是硐室的施工技术。
一、井底车场的结构
井底车场由主要运输线路、辅助线路、硐室等部分组成。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4
0.6~1.2Mt/a矿井环行刀式立井井底车场立体示意图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5
胶带输送机上仓立井井底车场立体示意图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6
(一)主要运输线路(巷道)
包括存车线巷道和行车线巷道两种。存车线巷道是指存放空、重 车辆的巷道。如主、副井的空、重车线,材料车线等。行车线巷道 是指调动空、重车辆运行的巷道。如连接主、副井空、重车线的绕 道,调车线,马头门线路等。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10
二、井底车场主要硐室
1.副井系统硐室
⑴ 马头门硐室——副井井筒与 井底车场连接处
⑵ 中央水泵房和中央变电所— —副井井底一侧,通过管子道与 付井相连。
⑶ 水仓——入口在车场巷道标 高最低点,末端与水泵房的吸水 井相连
⑷ 管子道
⑸等候室和工具室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11
第九章硐室及交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8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9
(二)辅助线路(巷道)
主要是指通往各种硐室的巷道。如通往中央水泵房、水仓的通道, 主井撒煤清理斜巷(或平巷)及通道,管子道,通往电机车修理库 的支巷等。
(三)硐室
按它们在井底车场中所处的位置和用途不同可分为主井系统硐室、 副井系统硐室以及其它硐室。
确定井筒位置时,要注意将箕斗装载硐室布置在坚硬稳定的岩层 中,翻车机硐室布置在主井重车线末端,其它硐室的位置则由线路 布置所决定。清理井底洒煤斜巷的出口要布置在主井的重车线侧。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16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17
3.其他硐室
有调度室、医疗室、架线电机车库及修理间、蓄电池电机车库及 充电硐室、防火门硐室、防水门硐室、井下火药库、消防材料库、 人车站等。
第5.3.3条 井下主变电所与主排水泵房应联合布置,与井底车场巷 道连接的通道中应设栅栏门和易于关闭的密闭门,主变电所与主排 水泵房之间应设置防火门。
管子道与井筒连接处应高出主排水泵房地面7m以上,管子道净 断面应保证安设排水管后能通过水泵和电动机。管子道应设人行台 阶和铺设轨道。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4. 李新刚. 大跨度交岔点快速施工技术.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4 年01期
5. 刘中华. 常村矿一次成巷施工S_3-1~#交岔点. 煤. 2001年04期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3
第一节 井底车场的结构形式
井底车场是指连接矿井主要提升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通风巷道 的若干巷道和硐室的总称。它是矿井提升运输煤炭、矸石、下放材 料和设备、供电、供医风、通风、排水以及人员升降等全矿生产各 系统的枢纽站。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2
本章主要参考书
1. 吴扬国.软弱破碎岩体中的水泵房硐室施工.建井技术.2004年01期
2. 成云海, 马其华, 梁运培. 深井软岩大断面硐室的设计与应用.矿山 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年03期
3. 夏雷.导硐台阶联合法在大断面硐室施工中应用探讨. 能源技术与管 理. 2004年02期
场的重要巷道及硐室应有必要的安全距离。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18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19
第二节 硐室施工
一.硐室施工特点
⑴ 工程质量要求高(隔水、防潮、放 火);
⑵ 施工和支护难度大(断面大、长度 小、进出口狭窄)、受力复杂;
⑶ 需砌筑设备基础、预留管线沟槽及 安设起重梁等;
⑷ 与井底车场的施工组织密切相关;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23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20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21
在组织井底车场硐室施工时,应考虑下列各因素:
(1)与井筒相毗连的各种硐室(如马头门、装载硐室、井底水泵房等) 在一般情况下应与井筒施工同时进行,箕斗装载硐室的安装应在井筒永久 装备施工之前进行。
(2)各机械设备硐室的开凿顺序应根据使用先后和安装工程的需要来 安排。一般为了早日利用永久排水设备而应尽先施工井下变电所、水泵房 和水仓,煤仓和翻笼硐室工程比较复杂,设备安装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 也应尽早施工。其它如电机车库、消防列车库、炸药库等应根据对它们的 需要程度不同分别安排。
12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第5.3.2条 用罐笼提升的立井井筒与井 底车场连接处两侧巷道,均应设双边人行道。各边宽度不应小于 900mm,连接处巷道的高度和长度,应满足设备布置和通过最长 材料及罐笼同时进出车层数的要求,其净高不应小于4.5m,长度不 应小于5m。
用箕斗提升的立井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应根据生产及施工需要 布置。
各硐室位置应根据线路布置和各自要求确定。例如:充电硐室要 有单独的回风道与总回风道相通;防火门硐室必须设置在进风井筒 和各水平的井底车场连接处,并且在打开时不妨碍提升、运输和人 员的通行。
由于井下火药库位置和通风系统有关,井下火药库应选择在干燥
、通风良好、运输方便和容易布置回风道的地点,距井筒、井底车
(3)服务性的硐室,如等候室、调度室和医疗室等,其施工先后对建 井工作影响不大,一般可作为平衡工程用。但为了改善通风、排水和运输 系统,有时也应提早施工。
第九章硐室及交岔点施工
22
二. 硐室施工方法
⑴ 全断面施工法(高度小于4~5m)——整体性好、稳定 ⑵ 分层施工法
正台阶法:每层高度小 于3m,超前2~3m(错 距大,出矸困难;错距 小,钻眼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