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1923年间的德国、匈牙利、芬兰等国的工人运动,尽管各国的工人运动声势浩大,但最终都难逃失败的命运。
基于革命惨烈失败的事实,一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反思革命失败的原因。
在卢卡奇看来,第二国际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至少犯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错误:第一,对马克思主义实质和核心的辩证法的背离。
面对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确立了正统和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划分标准。
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是革命的辩证法,而第二国际在理解马克思主义时,把革命的指导思想简单地理解为机械的“经济决定论”,没有从总体上把正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真髓。
第二,对社会现实认识方法的遗忘。
卢卡奇认为,辩证法本质上是总体性的,只有辩证总体观中才能再现和把握复杂的现实存在。
第二国际理论家用抽象、孤立的观点解释事实,无法达到对社会的总体再现。
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丧失从历史总体性上进行审视的批判精神。
第三,对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的否定。
第二国际理论家把经济运动看作决定一切的必然法则,忽视了思想、政治、文化等环节和因素对经济运动的能动的反作用,没有看到社会有机体内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多线性、多结构性和互为因果作用的关联性,因而他们无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势必造成无产阶级被肢解了的革命实践在资产阶级的总体性严密统治中土崩瓦解。
总之,卢卡奇对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论的分析,构成了卢卡奇建立总体性理论的凝重的社会历史背景。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