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爪草”栽培技术一、概述:“猫爪草”系毛莨科草本植物,株高10-20厘米,地下块根旁簇生许多小块根,因形似猫爪而得名“猫爪草”,以根入药,有散结消肿功能,用于治疗肺结核、淋巴结核、淋巴结炎、咽喉炎、乳腺增生和多种癌症、淋巴瘤等,是一种抗癌中草药。
二、生长习性:猫爪草主产广西、贵州、安徽、江苏、浙江、河南等地。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冷,耐荫蔽,也耐贫瘠,地下块根露地能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山地、坡地、田地均可种植,也可于果树行间套种。
一般在秋冬或早春栽种,出苗后生长迅速,3-4月开黄色小花,生长期限短,5-6月气温升高后,地上部分枯萎进入夏眠,9月气温降低后又开始恢复生长。
三、整地:按生长习性选好地后,耕深20厘米,结合耕翻每667平方米(1亩)施入腐熟农家肥1000-2000公斤,混施过磷酸钙25公斤、饼肥25公斤,耙细搂匀,做成宽1.5米的高畦,畦间距30厘米。
四、种根繁殖:在整好的畦上,按行株距30厘米×20厘米挖穴,将母株上的子株一个个掰下,每穴栽1株,栽后稍盖杂草浇水保湿,温度适宜时15天左右出苗,出苗后揭去覆盖物。
五、田间管理:⑴排灌水:猫爪草生长期间,土稍湿润即可,天旱应浇水,雨季注意排水。
⑵追肥:早春每667平方米追施人畜粪水1000公斤,3月开花前根外喷施磷肥1次,每667平方米用5公斤加水稀释后喷雾。
⑶套种:猫爪草在夏季有一段相当长的休眠期,5-9月都可套种生长期短的农作物,如瓜果、蔬菜等。
六、病虫害防治:生长期间,如遇连续多雨天气,易发生立枯病。
防治方法:及时排除积水,雨季前用50%的退菌特500倍液喷洒植株,每周1次,连喷2-3次。
猫爪草简况猫爪草因沿着藤身生长着一些象猫爪一样的钩刺而得名。
别名三散草、猫爪儿草、小毛茛,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性,喜光,也耐阴,喜湿润环境,宜生长于疏松、适湿土壤上,较耐水湿。
猫爪草是中药中抗肿瘤、解毒、散结的好药材,在医药上的运用已经持续了至少二千年。
它的皮和根上含有的吲哚膺碱,据文件记载可以兴奋免疫系统。
1994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有关猫爪草的第一次国际会议,在会上猫爪草正式被官方接受为药用植物。
猫爪草野生、家种品都在供给市场,目前主要以家种品种供给为主。
家种品种目前主要分布在河南信阳地区,其中以淮滨县最为集中;广西桂北山区及安徽天长地区也有部分。
野生猫爪草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各省,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广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均有分布,但近年来野生产量大幅度下降。
2、家种面积发展缓慢,尚未形成种植规模由于猫爪草在治疗淋巴结核和肿瘤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其用量开始有所增加,价格也随之不断上扬。
野生资源已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于是猫爪草便由野生走向家种。
种植猫爪草用种子或块根繁殖,一般多采取块根繁殖,在采挖时首先把野生猫爪草挖出,大的做商品出售,小的留作种用,比较费时费工。
加之近几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所以生产发展比较缓慢。
全市内只有淮滨县王家岗乡有一个种植示范基地,由乡“兴农新技术推广协会”在2005年3月建立了“猫爪草生产基地”。
三年来,由原来的2000亩扩大到5000亩,截止2008年6月猫爪草基地已发展到8500亩左右。
河南省淮滨县王家岗乡毛庄村农民1988年开始猫爪草野生变家种的探索,并逐步取得种植经验。
由于当地处于淮河流域,部分村庄在淮河滩涂地之中,每年都要被大水淹没几次,一般的农作物很难成活;而猫爪草却喜湿耐淹,洪水过后仍正常生长,既可种子繁殖,又可无性繁殖,一年投资,多年收益。
销售方面有安徽省毫州、安国等地的药商上门收购,收益稳定,农民自发大量栽培;加上当地政府和中纪委及省轻工厅等有关部门扶贫工作队的资金支持,王家岗乡毛庄村通过贷款投资,几乎家家将全部土地种上了猫爪草,并且很快带动了周围的乡村,农民靠种植猫爪草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淮滨县猫爪草种植面积就超过万亩,年产量超过1000吨。
(二)种植技术种植药材不同于粮食作物,想取得高收益,就要因地制宜地掌握技术。
猫爪草生长于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21℃,最冷月平均气温为5~12℃,最热月平均气温28~29℃,全年无霜期在250天以上,年降雨量1000~1600毫米之间,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人工栽培宜以土层疏松湿润、富含有机质的砂壤为好。
现将栽培方法整理如下:人工栽培猫爪草,在温暖湿润的坏境条件下,可用种子与分根的方法进行繁殖,生产上一般采用分根法的方法进行繁殖。
即将挖出的猫爪草块根大者入药,小者在秋、冬(结冻前)或贮存到次年解冻后种植在整好的地里。
春季种植猫爪草最迟到2月上中旬,迟于2月下旬,随着地温逐渐升高,日照变长,气候干燥,不利于小苗的成活。
1、种植要求栽植前把地面整平作宽1.3米的畦,长度视地块长短而定。
作畦后浇一次透水。
待地表散墒后,用一直径20厘米光滑棍棒,按行株距25×15厘米挖穴,把移植来的小苗根系放入穴内,用较干的土封紧压实,以防封冻时把根系提地面冻死晒枯。
刚移栽的猫爪草小苗生命力较弱,吸水力较差,土壤含水量在80%以下和强光照射,都承受不住,很难缓苗成活。
所以,栽后要立即加盖20厘米厚的稻草或其它作物秸秆,来阻止强光的危害。
具体的做法是:定植一畦覆盖一畦,盖后再在覆盖物上洒一些水,既防止覆草被风卷起,又增强畦面湿度,并能为刚栽植的猫爪草遮荫,避免让其直接在强光下曝晒。
以后根据畦面和覆草的干湿程度,再决定是否撒水,以保持畦面湿润和覆草潮湿为原则,以确保其小苗成活。
待其成活后,逐渐掀去覆草。
繁殖方法。
可采用种子育苗和分根繁殖。
种子育苗可选择上、中午有阳光照到,上午早阴、排水方便,疏松湿润,肥沃沙壤土处作育苗地,播种前经多次翻耙,每亩育苗地施入腐熟厩肥、草皮灰混合2000kg,整平耙细,起宽100cm的高畦即可播种。
在每年5~6月猫爪草果实成熟时,把果实采收,晒干脱粒,筛出种子,即可播种,在整好的育苗地的畦面上按20cm行距开横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厚1.5~2cm,畦面盖草、浇水保湿,出苗后及时把畦上盖草揭除,加强中耕除草,适当追肥,苗长高5~7cm时便可定苗,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便可移栽。
分根繁殖。
猫爪草长至1年后,每株地下可以生出10个以上块根,繁殖时,把块根挖起作种根用,种时分开,每芽要带有1个以上块根,再在苗床上按行株距3cm×3cm,将种子排放在预先开好的浅沟内,盖细土厚1cm,再覆盖上稻草、浇水,管理方法与种子繁殖相同,春季育苗当年秋季可移栽,秋季育苗第二年春可移栽。
种植。
猫爪草在每年春季3~4月和秋季11月间种植。
种植地宜选择土层较肥沃、疏松湿润、富含腐殖质的半阴半阳的山坡或平地处,深翻20cm,每亩施入腐熟厩肥、草皮灰混合肥3000kg,过磷酸钙25kg,花生麸50kg;均匀撒施地面上,翻入土中作基肥,浅耙1次,起畦宽120cm,种植时按行距25cm,株距10cm开穴,深5cm,每穴栽苗1株,覆土稍压实,浇水保湿,畦面盖章。
中耕追肥。
猫爪草在生长期要进行中耕除草4~5次,分别在春季进齐苗时,抽苔期,越夏前、9月、10月各进行1次,做到有草即除。
追肥每年进行4次,第一次结合中耕除草时进行,每亩施稀薄人畜粪水1500kg。
第二次在开花前,每亩施人畜粪水1500kg,加花生麸25kg,第二次在休眠越夏后,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kg,11月每亩施厩肥、草皮灰混合肥2000kg,过磷酸钙30kg,施后培土。
3月份当猫爪草抽出花苔时,除留种外,应及时把花苕摘除,促进块根生长,提高产量。
2、采收加工猫爪草用种子育苗栽种2~3年可以收获,种根种植1年可以采收,收获后的块根,单个瓣开,洗去泥沙,摊开晒干或用50~60℃温烘干即成为商品。
3、注意事项田间管理:猫爪草有两个最佳生长期:霜降至小雪,惊蛰至清明。
栽培成活后应及时松土除草,不要伤根。
猫爪草属冬性生长药材,在不低于-40℃均能安全越冬,无需特殊管理。
种株贮藏:立夏收获后,将猫爪草茎叶剪掉贮藏,在室内铺一层10厘米厚黄沙,然后把草茎铺在黄沙上面,厚10厘米,再铺一层黄沙,可铺5~6层,保持黄沙湿润。
也可在原生长地里让其自然越冬,8月浇水,9月猫爪草破土而出,15天苗齐,10月随挖随分株栽培。
除分枝对提高猫爪草产量猫爪草,又称小毛茛、猫爪儿草。
主要分布于安徽、台湾、山东、江苏等地。
猫爪草为多年生小草本、茎纤细,株高16.5厘米。
根生叶有长柄,叶片3张全裂,小叶片圆形或卵形,边缘有1~2个圆锯齿,有时细裂成线状片;茎生叶无柄,通常3张全裂成线形。
花小,生于茎端,黄色,果实卵形,有短而弯曲的尖。
地下生有多数须根和纺锤形的块根,块根形如猫爪,故称“猫爪草”。
本草为数个小块根簇生在上起。
块根纺锤形,末端尖侧稍向内弯曲,全形如猫爪,体表黄褐色或灰褐色,常留有小须根,顶部有叶柄残基,淡灰黄色。
块根肥壮、肉质坚实,断面白色为佳。
1.原种栽培:每年8月开始整地,每667平方米施5000公斤猪圈肥,50公斤复合肥,10公斤尿素。
深耕耙细,整平做畦,畦宽16.5米,沟宽26.4厘米。
9月开始栽培,株行距10厘米×13.2厘米,覆土1.6厘米,浇足水。
每年立夏季节收获(5月份收获)。
2.子株繁殖:施肥整地同上。
春、秋栽种,春季1~4月开始分株栽培,秋季8~12月分株栽培,株行距10厘米×13.2厘米,覆土1.6厘米,浇足定根水,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
生长旺盛期追施少量尿素,每667平方米用5公斤尿素对水灌浇,促进生长。
3.种子繁殖:春季1~4月,秋季6~12月均可用种子播种。
为了调整猫爪草的休眠期,种子采收后立即播种。
施足底肥,耙细整平,做好苗床,浇足底水,把种子均匀播在苗床上面,用三合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
保持畦面湿润,湿度过大会引起烂种,140天出苗。
如用薄膜覆盖60天出苗。
出苗后通风炼苗,苗高6.6厘米移栽大田,随挖随栽,株行距10厘米×13.2厘米,成活后追肥同上。
4.田间管理:猫爪草有两个最佳生长期:霜降至小雪,惊蛰至清明。
栽培成活后应及时松土除草,不要伤根。
猫爪草属冬性生长药材,在不低于-40℃均能安全越冬,无需特殊管理。
5.种株贮藏:立夏收获后,将猫爪草茎叶剪掉贮藏,在室内铺一层10厘米厚黄沙,然后把草茎铺在黄沙上面,厚10厘米,再铺一层黄沙,可铺5~6层,保持黄沙湿润。
也可在原生长地里让其自然越冬,8月浇水,9月猫爪草破土而出,15天苗齐,10月随挖随分株栽培。
6.收获加工:春季5~6月,秋季9~10月开始收获,挖出地下根茎,除去地上茎叶,洗净泥土,晒干即可出售。
7.药用功能:性味辛、苦、平,有小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