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简介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原名辽宁省水文总站,始建于1954年。
1996年8月,经辽宁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辽宁省水文总站更名为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在辽宁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负责全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
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水文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负责全省防汛抗旱水文情报预报和旱情监测分析;负责全省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监测并为水资源调查评价提供有关资料;负责全省水文水资源信息的收集、汇总、审定,并为水事纠纷、水行政案件裁决提供有关资料;负责实施水文分析计算;全省防汛通信网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全省水文自动遥测系统的审查;编制《辽宁省水资源公报》、《地下水通报》、《水质月报》等水文水资源信息;全省水平衡测试等工作。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实行四级建制垂直管理,下辖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盘锦、铁岭、朝阳、葫芦岛14个市级水文机构。
截止2007年底,已有大连等8个市级水文机构,台安等5个县级水文机构实现了地方政府和省水利厅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全省水文系统共有职工近1500人,在职人员853名,其中教授级高工23人,高工及其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3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12人。
硕士及在读硕士54人,博士及在读博士3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2人,千人层次2人。
16人次被列为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省科技奖评审专家、省科技资金评审专家、其他论证专家。
共有水文(位)站122处,雨量站558处,墒情站77处,地下水站501处,水质监测断面61处。
各类水文站网对江河、湖泊、渠道、水库的水位、流量、水质、水温、泥沙、冰情、水下地形和地下水资源,以及降水量、蒸发量、墒情、潮水位等实施监测,每年收集监测数据100余万条。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现已取得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甲级资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甲级资质、测绘乙级资格、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乙级资质、国家一级检定水槽、水环境监测国家计量认证、防汛仪器检测中心国家计量认证等证书。
累计完成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厂、沈阳金新浆纸业有限公司林板浆纸一体化工程、辽宁国电康平发电厂、辽宁红沿河核电厂施工期用水、华电彰武发电厂新建工程、抚顺热电厂、锦州北方煤化工有限公司新建工程等70余个水资源论证项目。
开展了辽浑太河灌溉期水平衡测试、辽宁省灌溉水利用系数测试、北方农业节水理论与技术研究、辽浑太流域农业灌溉水资源监控及优化利用技术研究、沈阳市城区地下水源热泵取回水技术研究、重要水源地蓝藻污染监测预警研究、旱情监测及评价体系研究等多项重大科技项目,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2项,其中辽河流域防洪调度新方法及应用研究成果荣获辽宁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水文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
水文是水利建设的尖兵、防汛抗旱的耳目、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哨兵、现代水利的基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自1902年,清政府在海城牛庄设水文测候所并开始降雨观测,辽宁水文已走过百年历程。
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做出了巨大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项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近年来,共有26人次被授予省部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先后获得“辽宁省水利系统先进集体”、“辽宁省文明单位”和“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面对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文事业提出的更高要求,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领导班子正团结带领全省广大水文职工,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坚持“技术立局、人才兴局、服务强局”的发展方针,弘扬“忠于职守、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辽宁水文行业精神,围绕“水情是核心、监测是基础、水资源水质是支柱、信息化是保障、
创新是动力、人才是根本、五个服务是目标”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技术导向型水文向服务导向型水文转变、数据服务型水文向成果服务型水文转变、行业水文向社会水文的转变,从全面服务的角度,提供更准确、更及时、更可靠的服务。
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辽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历经百年沧桑的辽宁水文事业,将与时俱进,谱写新的篇章,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