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第一章
第一章 光纤的基本理论
光纤的结构
光纤的基本理论 光纤的基本参数 单模光纤
28
结构特性:几何尺寸、分类
光纤的特性:
光学特性:折射率、数值孔径 传输特性:损耗和色散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一、分析光纤的导光原理; 二、理解光纤损耗和色散的概念 ; 三、掌握光纤单模传输条件的计算。
难点:
光纤传输的波动理论
作用:带宽可达1-2 GHz· km,适用于中等容 量(34-140 Mb/s)中等距离(10-20 km)系统。
3. 单 模 光 纤 ( Single Mode Fiber, SMF ) , 2a=4-10 μm,其信号畸变很小。 作用:大容量(565 Mb/s-2.5 Gb/s)长距离 (30 km以上)系统要用单模光纤
光接收机
光纤----传输通道
有三种危害
损耗(Loss) 色散(Dispersion) 非线性效应( Nonlinearity)
功率降低 脉冲展宽
畸变
光发射机----PCM加载到光源上
驱动电路
电信号输入
光 源
LED、 LD、 DFB
光输出
调制器
通道耦合器
光接收机---接收光信号
光信号 光检测器 前置放大器 主放大器 再生码流 均衡器 判决器
DWDM:密集波分复用
三.光纤通信的应用
四.特点
1.光波作为载波,速率高、信息量大; 2. 光纤,损耗小、中继距离大; 3.抗电磁干扰;
4.保密性好;
5.尺寸小、重量轻; 6.资源丰富。
各种传输线路的损耗特性
光纤通信的缺点
1、光纤的弯曲半径不易过小。 2、切断和连接操作复杂。 3、分路、耦合麻烦。
特种单模光纤
n1 n2
n3
2a ′ 2a
(a)
(b)
(b)
(a) 双包层; (b) 三角芯; (c) 椭圆芯
双包层光纤 色散平坦光纤(Dispersion Flattened Fiber, DFF) 色散移位光纤(Dispersion Shifted Fiber, DSF) 三角芯光纤 椭圆芯光纤 双折射光纤或偏振保持光纤。
2 2
光纤的数值孔径 NA仅决定于光纤的折射率
n1和n2 ,与光纤的直径无关。
光纤的数值孔径 NA 越大,纤芯对光能量的束缚
越强,光纤抗弯曲性能越好;(集光能力越好)
2 2 NA n1 n2
公式可知,NA越大,n1,n2的差值越大;经光纤传输
后产生的信号畸变越大,因而限制了信息传输容量。
选择适当的 NA , 通常用于通信的光纤 NA 的取值
范围为0.1~0.3之间。
4、相对折射率差Δ
n1 和n2 差值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光纤的性能,引入 相对折射率差来表示它们相差的程度,用Δ表示,即
n n 2 2n1
2 1
2 2
弱导光纤,有 n1 ≈ n2 ,此时
2 2 n1 n2 2 2n1
a0=a 折线变为螺旋线 a0=0 斜射线变为子午线
6.时间延迟(时延)
时间延迟
入射角为θ的光线在长度为L(AC)的光纤中
传输,所经历的路程为
Lmin L;
L max L AB L BC
LAB LBC ;
n1 L; n2
多模阶跃光纤最大时延差
Tmax Tmin
纤芯中速度为
全反射条件: 光线由光密介质 光疏介质 入射角>全发射临界角
光纤的导光特性:是基于光线在纤芯和包层交界面上 的全反射。把光线限制在纤芯中传输。 光纤光纤种类:子午线 斜射线
2.子午线在光纤中的传输 n0 :空气折射率 n1 :纤芯折射率 n2 :包层折射率 且n1>n2>n0
(1)临界入射( i max 空气中的入射临界角)
1975年 1310、1550nm MM-LD 静态单纵模DFB-LD 动态单纵模DFB-LD
商用:DFB-MQW-LD多量子阱激光器
MMF to SMF DSF色散位移光纤
NZDSF
商用:大有效面积NZDSF
三.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
第一阶段:70s 波长:850nm 光纤:多模光纤 MMF 速率:10-100Mb/s 距离:10km
max
Lmax Lmin v v
c v n1
ma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n1 L n12 c n2 c
时间延迟差在时域产生脉冲展宽,或称为信号畸变。
它限制了光纤的传输带宽
7. NA 与 max 的关系
max L n12 c n2
1. 3U
2. 1250nm-1650nm 损耗<0.5dB/km
光
1960 梅曼 红宝石激光器
1962 半导体激光器
1966 高锟 论文预言 1970 康宁、损耗20dB/km 波长1310、1550 nm低损耗窗口
1970 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 850nm SMF
1975年 1310、1550nm MM-LD 静态单纵模DFB-LD 动态单纵模DFB-LD
第二阶段:80s 波长:1310nm 激光器:MM-LD 光纤: MMF:<100Mb/s,10km SMF:1.7Gb/s, 50km
第三阶段:80-90s 波长:1550nm 激光器:SM-LD 光纤:SMF 2.5GBb/s,100km
第四阶段:90s,波长:1550nm OA :光放大器(EDFA)
2.根据光纤传输模式的不同分类 ( 2)多模光纤:传输多个模式的光波。包括 A 阶跃型光纤。。。短距离,小容量通信
B 渐变型光纤。。。中距离,中容量通信
3.按照制造光纤所用的材料分类
石英系光纤
多组分玻璃光纤 塑料包层石英芯光纤 全塑料光纤
4. 根据光纤的工作波长分类
0.85m;
1.31m;
偏压控制
AGC 电路
时钟 提取
中继器—恢复原来的信号
3R: 放大(Reamplifying)
重定时(Retiming)
整形( Reshaping)
二.光纤通信的发展
Fire beacons 狼烟
1880年,贝尔(Bell)发明了 “光电话”。
光电话存在问题:1.光源
2.传输媒质 光纤通信的发展方向:
绪论 光纤 光发射机 光接收机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
光纤通信
教材:
光纤通信(第二版) 顾婉仪 人民邮电出版社
参考书:
1.光纤通信及网络技术 徐宝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光纤通信(第四版 ) Gerd Keiser 电子工业出版社
绪论
光纤通信的含义
发展历史、现状 光纤通信特点
一.光纤通信的含义
NA sinmax
NA sin max
sin max n1 cosc
n1 sin c n 2 sin 2 n 2 sin2 c cos 2 c 1
2 1
NA n1 cos c
cos c
2 2 n1 n2
n1
NA sin max n n
国际电联ITU-T 的光纤标准
G.651:多模光纤 G.652:第一代单模光纤(用量最大的) G.653: 1550nm 零色散单模光纤 G.654 :1550nm 波长衰减最小光纤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G.656:
光学传输原理
分析光纤传输原理的常用方法:
几何光学法
通过分析光束在光纤中传播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 射线光学法分析问题的两个角度 •多模阶跃光纤 •多模渐变光纤
多模阶跃折射率光纤的射线光学 理论分析
全反射 光纤的数值孔径 光纤的相对折射率差 最大群时延差
光纤通信课程 第一章
45
1.光的全反射
(1) 反射与折射 n1 sin 1 n2 sin 2 90 (2) 全反射临界 2 n2 临界角 c arc sin n1 (3) 全反射 1 c
与内光线入射角的临界角 c 相对应,光纤入射光的入射 角 i 有一个最大值 max ,称为光纤端面入射临界角(简称
入射临界角)。
c 90 1
n0 sin i n1 sin 1 sin max n1 cosc
(2)全反射传输 i max 当 i max 时, c 临界角, 光线在纤芯和包层交界
1.根据光纤横截面上折射率分布的情况来分类
(1)阶跃型光纤 (2)渐变型光纤
阶跃光纤的折射率分布
渐变光纤的折射率分布
根据电磁场理论:光波存在许多不同的模式 2.根据光纤传输模式的不同分类
单模光纤
(1)单模光纤:传输一个模式的光波,光线以直线形状
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纤芯直径只有4~10 μm。只有 阶跃型光纤。。。长距离,大容量通信
通信(Communication) 光通信(Optical Communication) 光纤通信(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部分电磁波频谱
频率 波长 名称 紫外线 可见光线 (光纤通信用) 近红外线 远红外线 亚毫米波 1m m 10 m m 100 m m 1m 10 m 100m 毫米波 (EHF) 厘米波 (SHF) 分米波 (UHF) 米波(VHF) 短波(HF) 中波(MF)
1.55m
实用光纤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
1. 多 模阶跃光纤( Step Index Fiber, SIF ),
一般2a=50μm,特点是信号畸变大。 作用:相应的带宽只有 10-20 MHz· km ,只能用 于小容量(8 Mb/s以下)短距离(几km以内)系统。
2.多模渐变光纤( Graded Index Fiber, GIF),2a为50μm,特点是信号畸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