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劳动合同法》课件解析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劳动合同法》课件解析教学讲义PPT课件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七)订立劳动合同的要求
主体资格要适格。 用人单位要建立职工名册。 如实告之对方有关情况。 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
收取押金,扣押劳动者相关证件。
劳动合同各执一份。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一)在劳动合同履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工时制度 标准工时制
——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 40小时,每周至少保证劳动者休息1天。 ——加班每天不得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每天 不超过3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不定时工时制
——不能实行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 可
以到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执行不定时工时制。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岗位的员工没有加班费。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应当:
——到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报批。 ——应当在劳动合同中约定。 ——应当在规章制度中有具体实施办法和工资计发办法。
——无故拖欠工资的,除支付拖欠工资外还应按应付工 资的50%—100%向劳动 者加付赔偿金。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3、关于最低工资方面的规定 ——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为企业工作,企业支
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不包括: ——依法应由劳动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劳动者依法应得加班加点工资; ——劳动者在国家规定的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2、关于工资支付方面的制度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 替代货币支付,工资 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 人单位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 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若扣除后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则按最低 工资标准支付。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无法执行无法实行标准工作制的,可以申请综合 计算工时制。即以周、月、季、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 作时间,但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当与 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即平均每日不超过8小时, 平均每不超过40小时。
★实行综合工时制应当:
——到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报批。 ——在劳动合同中约定。 ——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具体实施办法并告知劳动者 。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2、约定条款
(1)试用期 (2)培训服务期 (3)保守秘密(竞业限制) (4)补充保险。 (5)福利待遇。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五)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第25条规定:“除劳动者 违反培训服务期约定和竞业限制约定外,用人 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
约定违约金的情形
1、劳动者违反培训服务期 2、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
(三)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解雇保护)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 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
2、劳动者在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 动能力的;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六)劳动合同的无效
劳动合同无效是指由于法定的理由自订立之日起就没 有法律效力,不能继续履行的劳动合同。
部分无效的劳动合同是指由于法定的理由自订立之日 起,部分条款就没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形 2、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确认机构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 3、劳动合同无效时劳动报酬的确定
害等特殊环境下工作领取的津贴; ——补贴的伙食、住房等非货币性收入。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4、关于女职工三和医疗期的规定
女职工三期:包括孕期、产期、哺乳期,一般就 是指女职工从怀孕到婴儿一周岁的这段时间。
医疗期: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停止工 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时限,一 般为3—24个月。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二)劳动合同的变更 1、劳动合同变更的定义 2、劳动合同变更的内容 3、法定变更的情形 由于不可抗力或紧急事件等,造成原劳动合同无法履
行。 由于法律法规规定修改,导致劳动合同中的部分条款
内容与之相悖而必须修改。 4、用人单位变更的法律后果 5、劳动合同变更的要求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合法变更的原则; 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文本各执一份;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
(一)劳动合同解除的概念
——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双方结束劳动关系。
(二)劳动合同解除的形式
1、双方协商一致解除 2、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单方解除 4、经济性裁员
(三)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四)经济补偿金的计发 (五)用人单位违反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
1、必备条款:共9项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劳动合同的期限。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三)订立的时间
劳动合同的订立时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实际用工之前。 2、实际用工之时。 3、实际用工之后。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四)劳动合同的期限
劳动合同从期限上分三种形式: 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 同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四)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
《劳动合同法》课件解析
主要介绍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和立法 进程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 五、劳动合同的终止 六、《劳动合同法》修正案
一、《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 和进程
(一)立法背景
——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关系日益多 元化、市场化和复杂化
(1)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企业 机制转换 、思想观念转变 ;
(2)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和经济结构 调整进程加快;
(3)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 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多种用工形式出现。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二)订立的形式
1、口头形式 ——非全日制用工
2、书面形式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