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


(1)凝胶的陈Βιβλιοθήκη (aging) (2)凝胶的干燥 (3)凝胶的烧结(sintering)
3)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OINC) (1)有机改性硅酸盐 是由有机-无机单体经过溶胶-凝胶过程 聚合成的一类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也 称有机-无机硅氧烷材料。
(2)缔合型OINC 在这类OINC材料中,有机聚合物与无机 网络之间虽然不存在直接的共价键的作用, 查两相之间通过氢键和缔合/偶合平衡相互作 用,使两相体系表现出与存在共价键睦相似 的特性。如聚烷基恶唑啉与二氧化硅无机网 络能够形成很强的氢键作用,使两相达到 “分子水平”复合。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三个阶段来 表述: (1)单体(即先驱体)经水解、缩合生成溶胶粒 子(初生粒子,粒径为1 nm左右); (2)溶胶粒子聚集生长(次生粒子,粒径为6 nm左右); (3)长大的粒子(次生粒子)相互连接成链,进 而在整个液体介质中扩展成三维网络结构, 形成凝胶。
2)溶胶-凝胶法的工艺过程
二、纳米复合材料 1、概述 纳米材料是指尺度为1 nm一100 nm的 超微粒经压制,烧结或溅射而成的凝聚态固 体。它具有断裂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等 特性。
自从德国Gleiter等发展了惰性气体凝聚法,即在高真 空超纯条件下将超微金属粉末的制备和成型结合在一 起原位压制成固体材料,并对其性能和结构进行研究 以来,世界各国先后对这种新型纳米材料给予极大关 注。近年来更是对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及应用前景 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据美国贤料显示,纳米结 构材料在美国市场将从1996年的4,130万美元增至 2001年的14,860万美元,年增长速率将超过29%。 纳米材料已成为当前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领域中的 研究热点,被视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 其中就 包括纳米复合材料
(2)水热法 主要利用水热沉淀和水热氧化反应合成 纳米粉。通过这两种反应可得到金属氧化物 或复合氧化物(ZrO2、Al203、Y203、BaTi03 等)在水中的悬浮液,得到的纳米晶尺寸一般 在10 nm一100 nm范围内。此外还用高压水 热处理使氢氧化物进行相变,通过控制高压 釜中的压力和温度, 以获得形状规则的超细 纳米粉,颗粒尺寸为10 nm~15nm。
3)、化学气相法 化学气相法是利用高温裂解原理,采用直 流等离子、微波等离子 或激光作热源。使 前驱体发生分解,反应成核并长大成纳米粉 体。此法与传统的湿化学法不同,它更适台 于制备纳米非氧化物粉体。该法的忧点是能 获得粒径均匀、尺寸可控以及小于50nm的 超细粉沬。粉末可以是晶态也可以是非晶态。 缺点是原料价格较高.且对设备要求高。用 该方法可将二甲基二氯硅烷-氯系统或六甲基 二硅胺烷(HMDS)作为前驱体来制备SiC粉体。 低浓度、短停留时间和快速冷却是化学气相 法制备无团聚纳米粉体的关健
(3)共价型OINC 制备过程中,如在所用聚合物的侧基或主 链未端引入像三甲氧硅基等能与无机组分形成 共价键的基团,应能赋予OINC具有两相共价 交联的优点,明显增强OINC的弹性模量的拉 伸强度。
(4)互穿型有机-无机网络(IPOIN) 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工艺,加入交联单体 使交联聚合反应与金属醇盐的水解同步进行, 以形成有机-无机同步互穿网络的方法。其 休战优点是:
5、超塑性 超塑性是指材料在断裂前产生很大的伸 长量,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受中温(0.5Tm)、 中等到较低应变速率(10-6~10-2S-1)条件下 的细晶材料中。 一般认为陶瓷具有超塑性应该具备两个 条件:1)较小的粒径,2)快速的扩散途径 (增强的晶格、晶界扩散能力)。
6、光电性能及纳半导体。
(4)微乳液法 微乳液一般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和 水组成的透明、热力学稳定的各向同性体系。其中 含有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单分子层所包裹 而形成微乳液滴状物,称为微反应器。通常所用的 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的 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等或离于型的碱金属皂活性剂。 据报道.用醇盐化合物、油和水形成微乳液制备出 无团聚的酸钡立方形纳米晶.用射线法测定的线宽 来计算其尺寸为6 nm—7 nm,由于乳液中微液滴 的大小决定钛酸钡的尺寸.同时液滴大小仅受表面 活性剂分子的亲水性部分的尺寸所控制,因此使纳 米晶颗粒粒径分布较窄。这正是此方法的特点。
(3)冰冻干燥法 冰冻干燥硝酸盐溶液制备纳米BaTiO3:首先 快速冰冻钡和铁的硝酸盐溶液,随后在低温 下挥发溶剂,得到冰冻干燥的硝酸盐前驱体, 然后热处理得到BaTiO3。X射线放射测定发 现,温度在600℃以上,经10 min热处理, 得到纯BaTiO3,。用TEM可观察到均匀、粒 度为10nm一15nm的稳定立方相纳米晶体。
2)纳米-微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陶瓷复合材料性能的改进
复合体系 韧性 (MPa.m ) 3.5 3.8
1/2
强度 (MPa) 350 520
最高工作温度 (℃) 800 1200
Al2O3/SiC
Al2O3/Si3N4
3.5
4.7
350
850
800
1300
MgO/SiC
1.2
4.5
340
700
600
1)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 溶胶—凝胶法以金属机化合物(主要是金属醇 盐)和部分无机盐为前驱体.首先将先驱体溶 于溶剂(水或有机溶剂)形成均匀的溶液,接着 溶质在溶液中发生水解,水解产物缩合聚集成 粒径为1nm左右的溶胶粒子(sol),溶胶粒子 进—步聚集生长形成凝胶(gel)。因此也有文献 称溶胶—凝胶法为SSG法,即溶液—溶胶—凝 胶法。
2、纳米粉体的合成 1)纳米粉体的物理制备方法。 惰性气体冷凝法制备纳米粉体 高能机械球磨法 其它方法:电子束蒸发不、激光剥离法、 DC或RF溅射法。
2)纳米粉体的化学制备方 (1)湿化学制备纳米粉体法 湿化学法:简单,易工业化规模生产 共沉淀法; 乳浊液法;
以氧化锆为例,在含有可溶性阴离子的盐溶 液中,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OH-、CO3-、 C2O42-、SO42-)使之形成不溶性的沉淀, 经过多次洗涤,再将沉淀物进行热分解,即 可获得氧化物纳米粉体。但此法往往易得到 硬团聚体,会对以后的制备工艺特别是致密 烧结带来困难。研究表明,可通过控制沉淀 中反应物的浓度、PH值以及冷冻干燥技术来 避免形成硬团聚,以获得颗粒分布范围窄、 大小为15nm一25nm的超细纳米粉。
3、纳米固体材料和纳米-纳米复合材料 通过添加剂或第二相来抑止晶粒生长和采 用快速烧结工艺是目前研究的两大主要途径。 前者的典型例子是:在Si3N4/SIC纳米复合材 料系统统中。 当SiC加入量达到一定体积分数时,可阻 止Si3N4成核、生长面形成纳米—纳米复合材 料,后者的作用是,设法在烧结过程中尽量 降低烧结温度,缩短烧结时间,加快冷却速 度等:其中比较有效的是采用微波烧结、放 电等离子烧结(SPS)、燃烧合成等技术。
纳米复合材料(nanocomposites)是 指分散相尺度至少有一维小于100 nm 的复合材料(含有纳米单元相的复合材 料 )。从基体与分散相的粒径大小关系, 复合可分为微米一微米、微米一纳米、 纳米一纳米的复合
根据Hall—Perch方程,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晶 粒尺寸平方根成反比。这表明,随晶粒的细化 材料强度将显著增加。此外,大体积的晶区将 提供足够的晶界滑移机会,导致形变增加, 纳 米晶陶瓷因巨大的表面能,其烧结温度可大幅 下降。如用纳米ZrO2细粉制备陶瓷比用常规的 微米级粉时,烧结温度降低400℃左右, 即从 1600℃下降到1200℃左右即可烧结致密化。
4、纳米-微米复合材料 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对高效热机的耐高温材 料,目前主要研究氧化物和非氧化物陶瓷为 代表的高温结构陶瓷。 1)纳米-微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分类:分为晶内型纳米复合材料和晶界型纳 米复合材料。
陶瓷纳米-微米复合材料的首次成功是CVD 法制备了Si3N4/TiN复合材料,将接近5nm的 TiN粒子或晶须的弥散相分布于Si3N4作为基 体的微米晶粒中或处于晶界上
纳米微粒的熔点可远低于块状金属。例如 2nm的金颗粒熔点为600K.随粒径增加,熔 点迅速上升,块状金为1337K;纳米银粉熔 点可降低刮373K。此特性为粉末冶金工业提 供了新—工艺。
利用等离了共振频率随颗粒尺寸变化的性 质,可以改变颗粒尺寸,控制吸收边的位移, 制造具有一定频宽的微波吸收纳米材料,可 用于电磁波屏蔽、隐形飞机等.
3)、量子尺寸效应 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某一值时,金属费米 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 的现象以及纳米半导体微粒存在不连续的最 高被占据分子轨道和最低未被占据的分子轨 道能级而使能隙变宽现象均称为量子尺寸效 应。
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微观粒子具有的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为隧道 效应。近年来,人们发现某些宏观量也具有 隧道效应,称为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2)、表面效应 纳米微粒尺寸小,表面能高,位于表面 的原子占相当大的比例。随着粒径减小,表 面原子数迅速增加.这是由于粒径小,表面 积急 剧变大所致。
例如,粒径为10nm时,比表面积为90m2/g,粒径 为5nm时,比表面积为180m2/g,粒径下降到2nm, 比表面积猛增到450m2/g。这样高的比表面,使处 于表而的原子数越来越多,同时表面能迅速增加。由 于表面原子数增多,原子配位不足及高的表面能,使 这些表面原子具有高的活性,极不稳定,很容易与其 他原子结合。例如金属的纳米粒子在空气中会燃烧, 无机的纳米粒子暴露在空气中会吸附气体,并与气体 进行反应。
1400
Si3N4/SiC
4.5
4.7
850
1550
1200
1400
5、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用适当的方法将有机物与无机物复合,得 到了接近分子尺度上复合的有机聚合物-无机 物复合材料,在复合层次上,与传统的有机聚 合物基复合材料不同,并且由此带来一些独特 的性能,这种材料被称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 材料或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制备的常用方法有:溶胶-凝胶(sol-gel) 法、插层复合(intercalation)法和原位复合 (in-situ)法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