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劳动法的基础理论
法的渊源之概念 法的渊源之分类 劳动法的渊源: 1、正式渊源 2、非正式渊源 A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 B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C 集体合同
劳动法的渊源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1、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 务(实体合法)。 2、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 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程序合法)。 3、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 劳动者(告知程序)。
兴业第银一行—章—安劳愉动人法生— 的—基法础律理顾论问服务
劳动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劳动法概述
1802年,英国通过了《学徒健康和道德法》,代表着现代劳动法的产生。
第一节 劳动法概述
法律进化——工业劳动社会化的法律调整
第一节 劳动法概述
劳动的概念 (一)何谓劳动? (二)何谓劳动法中的劳动? 1、从属性 2、契约性 3、职业性 4、有偿性
第一节 劳动法概述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之一 劳动关系: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1、人身性与财产性的兼容(人物两分法) 2、从属性与平等性的兼容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之二 附随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1、劳动行政关系 2、劳动保险关系 3、劳动市场服务关系 4、劳动团体关法概述
一、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 (二)基本原则的作用 1、立法准则 2、适用准则 3、行为准则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劳动权平等原则 (二)劳动自由原则 (三)倾斜保护原则
第一节 劳动权
劳动权的概念:人类享有的与劳动相关的权利。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1804年法国《拿破仑法典》 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
第一节 劳动权
劳动权的体系: 宪法中的劳动权:个体劳动权、集体劳动权 劳动法中的劳动权。
宪法中劳动权的法律效力?
第三节 劳动法的体系与地位
劳动就业法
劳
动
法
劳动关系协调法
体
系
劳动保障法
第三节 劳动法的体系与地位
劳动法与相邻部门法之间的关系 1、与民法 2、与行政法 3、与社会保障法
劳动法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