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的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在PCOS的应用(二)
IR是PCOS的重要特征之一, 高胰岛素血症一方面通过增加卵巢雄激素的产 生, 导致高雄激素血症; 另一方面是导致PCOS代谢异常改变的中心环节。目前
人们对二甲双胍在PCOS治疗中的认识已经大为扩展,在原有改善IR和减重作用
的基础上,该药对子宫内膜功能、高雄激素血症、月经周期及排卵功能均有改 善作用。对于合并糖耐量异常(IGT)或代谢综合征且单纯生活方式调整无效
相互作用
[1]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第2版)[M].卫计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2014:950-952
二甲双胍的药学特性(二)
接上表 本品可降低T2DM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增加 肌肉、脂肪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 ;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及储存, 降低TC、TG水平。 本品非缓释制剂主要由小肠吸收,缓释制剂由胃肠吸收。不与血浆蛋白结 合,以原形随尿液经肾脏排出(肾功能不全时,可导致药物蓄积)。T½约 1.7-4.5h,。
参考文献
[1]赵欢欢.二甲双胍50年进程[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8年10月第35卷第10期. [2]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第2版)[M].卫计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2014:950-952. [3]母义明,纪立农等.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年8月第22卷第8期.Chin J Diabetes,August 2014,Vol.22,No.8. [4]纪立农.2014年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M].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胃肠 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年6月第19卷第6期 Chin J Gastroenterol Hepatol,Jun 2010, Vol.19 No.16.
[1]纪立农.2014年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M].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2]母义明,纪立农等.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年8月第22卷第8期.Chin J Diabetes,August 2014,Vol.22,No.8.
二甲双胍在改善脂质代谢及改善NAFLD患者的血清酶谱方面的应用
二甲双胍的临床 应用进展
主要内容:
1、二甲双胍的研发史 2、二甲双胍的药学特性
3、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进展
二甲双胍的发现及历史
1、中世纪,山羊豆,又称法国紫丁香,富含胍类成分,可减少尿糖; 2、1920-1950年,先后开发出先后开发了苯乙双胍、丁双胍及二甲双胍; 3、1957年,二甲双胍首次应用于临床; 4、1970s,苯乙双胍在大多数国家退出市场,二甲双胍因其很少发生乳酸酸 中毒而仍在临床使用; 5、1995年,二甲双胍在美国批准上市; 6、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进一步明确了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药 物治疗的基石; 7、2006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共同发 布新共识,指出二甲双胍是贯穿2型糖尿病治疗全程的一线用药; 8、总之,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治疗中的经典用药之一,也是被多国指南推荐 的糖尿病治疗的一线用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应用十分普遍。
[6]蔡晓波,陆伦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解析[J].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年11月22日. [7]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8]杨昱,刘超.2013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指南解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4年2月第30卷第2期 Chin J Endocrinol Metab, February 2014, Vol. 30, No.2. [9]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8年7月第43卷第7期 Chin J Obstet Gynecol,July 2008,Vol.43,No.7 [10]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生殖与避孕.2015年4月第35卷 第4期 April 2015,Vol.35, No.4. [11]Th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posropean Society of Endocrinology 2014.
的PCOS患者,建议加用二甲双胍。
[1]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8年7月第43卷第7期 Chin J Obstet Gynecol,July 2008,Vol.43,No.7 [2]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生殖与避孕.2015年4月第35卷第4期 April 2015,Vol.35, No.4.
[1]赵欢欢.二甲双胍50年进程[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8年10月第35卷第10期.
二甲双胍的药学特性(一)
适应症 用法用量 禁忌症 不良反应 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T2DM,对肥胖者有减重作用,亦可缓 解高胰岛素血症。 0.25g-0.5g起始,po qd/bid/tid,日最大剂量一般不超过2g。 过敏;DKA;心衰心梗;DM合并严重并发症;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者;酗 酒者、妊娠期;哺乳期。 低血糖(少见);体重减轻;乳酸酸中毒;头痛;胃肠道;减少维生素 B12吸收,但贫血少见。 与SU、胰岛素合用,协同降糖;可加强抗凝药作用;可加强加压素的升压 作用;与利尿剂、糖皮质激素、CCB、甲状腺制剂等合用可减弱本药效果; 可减少维生素B12的吸收;与酒精合用,酒精可增强本药对乳酸代谢的影 响,易导致乳酸酸中毒。
1、改善脂质代谢。二甲双胍在治疗T2DM的同时,可改善患者脂质代谢,降低 血浆TG、TC及LDL-C,对HDL-C改变不明显。
2、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酶谱。NAFLD是一种与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
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改变生活方式以及减轻体重、改善IR仍是NAFLD的 首选治疗。当患者存在明显的肝损害 (如血清转氨酶大于3倍正常值上限)、肝
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指南推荐有心血管获益证据的降糖药物。
其主要作用机理如下; 1、二甲双胍目前已被证实可以降低血糖、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和胰岛素抵抗(IR)(尤其是肝脏和肌肉),减轻体重、改善血脂(主要
以TG、TC和LDL-C为主),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二甲双胍可直接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流量。
[1]Th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position statement from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Endocrinology 2014.
二甲双胍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糖尿病可能是多种肿瘤如乳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等的 危险因素。近年来许多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能显著降低肿 瘤发病风险及病死率。多项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 酶(AMPK)通路,而AMPK通路的激活除了影响代谢外,还可能抑制肿瘤的 发生与发展。目前认为其主要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点: 1、胰岛素有促进有丝分裂作用,因此下调胰岛素水平可以间接抑制肿瘤细 胞生长,二甲双胍可降低胰岛素水平; 2、二甲双胍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激活AMPK通路,可抑制肿瘤细胞增生; 3、二甲双胍明显阻滞了肿瘤干细胞细胞周期进展,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 可以明显诱导细胞凋亡,同时其还能抑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表达。
功能不全或失代偿期肝硬化等情况, 可安全使用ACEI、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
胍、吡格列酮、罗格列酮 )以及他汀类等药物, 以降低血压和防治糖脂代谢紊 乱及动脉硬化。
[1]母义明,纪立农等.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年8月第22卷第8期.Chin J Diabetes,August 2014,Vol.22,No.8.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胃肠 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年6月第19卷第6期 Chin J Gastroenterol Hepatol,Jun 2010, Vol.19 No.16. [3]蔡晓波,陆伦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解析[J].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1年11月22日.
[1]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2]杨昱,刘超.2013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指南解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4年2月第30卷第2期 Chin J Endocrinol Metab, February 2014, Vol. 30, No.2.
二甲双胍在PCOS的应用(一)
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常
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高雄激素征、卵巢多囊样表现等 ,同时可伴有肥
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是T2DM、心脑血管病和子宫内膜 癌发病的高危因素。PCOS患者罹患T2DM几率较正常人群升高5~10倍。
4、可能降低T2DM患者肿瘤的发生风险 已明确的药物作用
最基础的药物作用
降糖:T2DM
二甲双胍在降糖方面的作用机理
抑制肝脏糖异生 降低FPG
提高肌肉、脂肪 对葡萄糖 的利用降低PPG
减少小肠内 葡萄糖的吸收
二甲双胍
改善IS,提高 β 细胞 对血糖的应答
减少ATP合成 激活AMPK 减少脂肪合成 减轻IR
药效学
药动学
[1]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第2版)[M].卫计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2014:950-952
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进展
1、改善脂肪合成与代谢(TC、TG、LDL-C) 2、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酶谱 3、提高PCOS患者雌二醇水平,改善多毛,诱导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