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对中职语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

浅析对中职语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

浅析对中职语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摘要:2008年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修订),在这个文件的指导下,
中职语文教学开始尝试各式各样的创新教学,但是在创新过程中却出现了譬如泛德育化、泛
人文化,随意性、低俗化等弊端。

因此中职老师应该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对我们的中职语文进行行之有效的创新改革,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

本文就如何促进我们中职语文有效地创新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改革创新教育观念教学方式鲜活资源实践活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向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语文教育应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文素养,打好语文基础,重视文化传承,走进社会生活,强化美育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职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教育因素,教材所选录的文学作品,或绘景状物,或写人记事,都是编者精心选择的典范文章,理应成为中职老师培植学生人文素养的丰厚沃土。

那么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就应从传统教学理念和形式中解脱出来,大胆改革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今后中职语文老师应如何做好语文教学创新改革工作,是我们老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更新教育观念,践行教学相长
首先,必须打传统的观念,以开放、务实、创新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去从事教学,才有可能尽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过去,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具有无比的师道尊严而高高在上,是神圣不可侵犯,老师必须在德行上贤于学生、知识上高于学生、能力上强于学生。

老师的社会地位也曾经被极度扭曲,既有过“牛鬼蛇神”被踏翻在地的梦魇,又有炫目的虚幻拔高与经济地位的窘迫尴尬交织,老师很难坦然自信地对待工作与学生,也因此与学生有了难以突破的隔膜。

特别是现在的职校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大多数收到过同学与老师不同程度的歧视,自尊心和自我意识却又特别强,给教学带来很大障碍。

其实,人无完人,老师跟他们一样,也有许多的不懂,需要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这样的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间的差异,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他们平等地对话。

才可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学生有什么问题也乐意拿来与老师分享,才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还要树立学习意识。

在传统意识中,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就行了,而新形势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要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要求教师的知识储备一定多于学生是不现实的,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接触新鲜事物,会学到老师所不知道的东西。

所以,教师必须强化学习意识,不必害怕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要虚心地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才有可能走在学生前面,带领学生一起进步。

而且教师本身更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笑起来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所以,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它必须是真实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

一位优秀教师曾把语文课堂比喻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是通过古今中外的对话探寻真理的天堂。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气氛。

这种气氛是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就意味着合作,意味着分享,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专业,紧密联系职业素质培养这个主线,精心地组织教学,以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比如在《鸿门宴》的教学中,传统的教法是先放一遍录音,然后教师逐句逐段地翻译、讲解课文内容、结构、写作特色,课后习题。

一篇如此生动有趣的课文,就这么按部就班地讲解完了。

而我则是这样处理的:先从人物形像说起,虽然,项羽和刘邦都是学生很熟悉的人物,但对他们的生平经历却未必清楚。

于是我就先从二人的出身、个性、经历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史实说起,然后要学生结合课
文讨论、分析他们成败的缘由。

学生熟悉了课文这后,再让他们自己模拟一曲《鸿门宴》。

于是,教室就成了渑池,课桌就成了酒桌,学生参与的兴致就高涨了,他们尽力扮好自己的角色,努力做到惟妙惟肖,特别是樊哙瞪着眼、煞气逼人地“闯”宴时,让大伙笑翻了,全体学生都动活起来了,起来了,笑起来了,效果自然不言自明。

三、敢于对教材进行取舍,让更多的鲜活资源注入语文课堂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是:语文教师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材的全部,不敢有丝毫的改动,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

现在看来,这种观念不能适应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对语文学习广泛而丰富
多样的需要。

作为新课改时期的中职语文教师,面对兴趣广泛的学生,应敢于拓展阅读范围,开阔阅读视野,展示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从而有效地建立起一坐由课内到课外的桥梁。

对于教材中一些不能有所作为的课文,应大胆舍弃,把一些课外实用文章,大胆纳入教学内容。

四、让实践活动如入语文教学中
语文实践活动是将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整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活动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活动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在知识的道路上勇于探究,并培养搜索和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综合客观环境的要求和个人发展的需求,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也需要相应的改革,中职学生一般具有思维灵
活,活泼好动的特点,而语文教学是要达到培养和提高他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标。

中职学校的语文实践活动应该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开展富有创造性和实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离开课堂,走出书本,面向社会,开拓视野。

利用各种渠道,组织和策划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得到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

结语:
俗话说“教无定法”,好的语文课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

但只有遵循因材施教、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改革的原则,并灵活把握和运用,我们的职教语文教学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万君华.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浅谈[j].职校论坛.2011(35)
[2]侍述春.中职校语文实践活动探索[j].现代阅读.2011(12)
[3]赵青云.中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1(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