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皮肤结构与功能

皮肤结构与功能


三、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 成。其厚薄因身体不同部位及营养状况而 异。皮下脂肪具有:防止散热、储备能量、 缓冲机械性冲击及参与体内脂肪代谢等功 能。
四、皮肤附属器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毛囊、皮脂腺、小汗腺、 大汗腺及指(趾)甲等。
1. 毛发与毛囊、毛发由角化的表皮细胞构成,分为 长毛、短毛及毳毛(cui毛)。毛发露出皮面以上的 部分称毛干,在毛囊内的部分称毛根,毛根下端略 膨大为毛球。毛球下端向内凹入部分称毛乳头,内 含结缔组织、神经末梢及毛细血管,为毛球提供营 养;毛球下层靠近乳头处称毛基质,是毛发及毛囊 的生长区。并有黑素细胞。毛囊由表皮下陷而成。 自毛囊口至皮脂腺开口部称漏斗部,皮脂腺开口至 立毛肌附着处为峡部。立毛肌下端附着在毛囊下部, 上端附着于真皮乳头下层。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一、表 皮 :表皮(epidermis)属于复层鳞状上皮。 1. 角质形成细胞(kc) : 是表皮的主要成分,
根据其发展阶段和特点,可将表皮分为五层。由 里向外分别是: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 和角质层。生理情况下,表皮基底细胞分裂周期 13~19天;表皮的更替时间28天,基底细胞分裂 周期加上更替时间称表皮更新时间,约为47天。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成人皮肤面积约1.2~2.0m2,新生儿约 0.21m2。其厚度不包括皮下组织,约0.5~ 4.0mm,重量占人体总体重的16%。眼睑 最薄,掌跖最厚。皮肤的表面有皮嵴和皮 沟。皮沟将皮面划分为皮野。指纹由皮沟 和皮嵴所组成,其形状各不相同,终生不 变。皮肤颜色的深浅因人种、年龄、性别 及部位不同而异。
4. 顶泌汗腺: 又称大汗腺,属大管状腺体。 其分泌部位于皮脂肪层中,通常导管开口 于毛囊皮脂腺入口和上方,少数直接开口 于皮肤表面,主要分布于腋窝、乳晕、肛 门及外阴等处。分泌物呈乳状液,无气味, 若排出后被细菌分解,即产生臭味,如腋 臭。顶泌汗腺的分泌主要受性激素影响,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学习要点
掌握表皮各层、皮肤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 熟悉皮肤的超微结构。了解真皮、皮下组 织的结构与功能、皮肤的血管、淋巴管、 肌肉和神经。
内容要点

第肤(skin)位于体表,由表皮、真皮和皮下 组织组成,并与其下的组织相连。其间有 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和皮肤 附属器。在口、鼻、肛门、尿道口、阴道 口等处与体内管腔黏膜相移行,是人体最 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3. 朗格汉斯细胞: 是来源于骨髓的免疫活 性细胞,约占表皮细胞的4%左右。氯化金 ATP酶染色阳性。电镜下,细胞内有特征性 的Langerhans颗粒。细胞表面有多种标志, 包括IgG、IgE和C3b等的受体以及CD1a、 CD4、CD45、S-100等抗原。有识别、处 理入侵抗原的功能。在皮肤迟发性超敏反
应、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免疫和免疫监视等 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
4. 麦克尔细胞 散在分布于基底细胞之间, 一般认为来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推测该 细胞的功能与感觉有关。
二、真 皮:真皮(dermis)来源于中胚层,是整个皮 肤的支架结构,由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 维、细胞和基质构成。胶原纤维是真皮结缔组织 的主要成分,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但缺乏弹 性。网状纤维较细小,是一种未成熟的胶原纤维, 主要分布于乳头层、皮肤附属器、血管和神经周 围等处。弹力纤维缠绕在胶原纤维之间。弹力纤 维使皮肤具有弹性,受牵挂后易恢复原状。基质 是一种无定形的均质状物质,充填于纤维和细胞 之间。主要成分为粘多糖、水、电解质及血浆蛋 白等。真皮中的细胞主要有:成纤维细胞、组织 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及噬黑素细胞等。
1)基底层:由一层圆柱状细胞组成,呈栅 栏状排列。其长轴与表皮下基底膜带垂直。 胞浆嗜碱性,胞核浓染呈椭圆形,位置偏 下方。基底层与真皮的交界面呈波浪状, 表皮向真皮伸入的部分称表皮脚,真皮向 表皮突出的部分称真皮乳头,两者相互镶 嵌,其间交界处有表皮下基底膜带,它对 表皮与真皮的连接和支持、表皮的代谢和 物质交换及免疫功能等有重要作用。相邻 的基底细胞、棘细胞间以桥粒相连。基底 细胞与真皮以半桥粒相连。基底膜带 (BMZ),具有渗透的屏障作用,可阻止 分子量大于40000的物质通过。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2)棘层:位于基底层上方,由里向外, 棘细胞渐趋扁平,电镜下,胞质内出现许 多200~300nm椭圆形被膜颗粒,其内含有 双极性磷酸脂质,可在角质形成细胞外形 成一层薄膜,使之具有屏障作用。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3)颗粒层:位于棘细胞层上方,由2~4 层梭形细胞组成。在颗粒层与角质层之间 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形成一个防水屏障,使 体内水分不易渗出,也阻止体外水分向内 渗入。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4)透明层:仅见于掌跖的表皮,位于颗 粒层上方。有防止水及电解质通过的屏障。
(5)角质层:位于表皮的最外层。抵抗摩 擦,阻止水分、电解质及微生物的通过, 起到屏障作用
2.黑素细胞
位于基底细胞层,来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约 占基底细胞的10%。此外,也可见于毛发、黏 膜、眼色素层和软脑膜等处。在暴露部位的皮 肤、乳晕、腋窝、生殖器及会阴区较多。其功 能是产生黑素。每个黑素细胞借助树枝状突起 伸向邻近的基底细胞和棘细胞,输送黑素颗粒。 每个黑素细胞的树枝状突起大约与10~36个 角质形成细胞相接触,形成1个表皮黑素单元。 主要起到遮挡和反射光线的作用,保护细胞核 免受辐射损伤。
2.皮脂腺:由腺体和导管构成,导管由复层 鳞状上皮构成,开口于毛囊上部,位于立 毛肌和毛囊的夹角之间,立毛肌收缩时可 促进皮脂排出。皮脂腺分泌皮脂润滑皮肤 和毛发。
3. 小汗腺 :分汗液和调节体温的作用。除 唇红区、包皮内侧、龟头、小阴唇及阴蒂 等处外,小汗腺遍布全身,以足跖、腋、 额部较多,背部较少。(有大小汗腺之分) 小汗腺属单管状腺体,可分为分泌部和导 管部。导管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