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知识练习100题附答案(1分)“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诗歌《咏柳》中的名句,请问这首诗的作者是A.王维B.贺知章C.李白D.韩愈B《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
语言文字运用(1分)成语“凿壁偷光”说的是谁的故事A.欧阳修B.李清照C.匡衡D.刘禹锡C凿壁借光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
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语言文字运用(1分)《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哪位著名僧人A.玄奘B.鉴真C.皎然D.灵澈A玄奘,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县人,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鉴真,俗姓淳于,江苏扬州江阳县人,后东渡日本,成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
皎然,唐朝诗僧,俗姓谢,湖州长城卞山人,据说是谢灵运的十世孙。
灵澈,本姓杨氏,越州会稽(今绍兴)人,修行于云门寺,刘长卿有诗歌《送灵澈上人》。
语言文字运用(1分)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屈原B.司马相如C.王勃D.纳兰性德C“初唐四杰”是唐代初年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语言文字运用(1分)清代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是A.罗贯中B.曹雪芹C.吴承恩D.蒲松龄D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而且两人都是明代小说家。
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
语言文字运用(1分)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端午节习俗的一项是A.赛龙舟B.吃粽子C.喝雄黄酒D.登高望远D登高望远属于重阳节的习俗。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相关的描写。
语言文字运用(1分)“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古代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A.秦始皇B.唐太宗C.武则天D.乾隆帝B由于唐太宗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的政策,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
唐太宗在位期间只使用一个年号,为“贞观”,故史称“贞观之治”。
语言文字运用(1分)我国古代著名中医典籍《本草纲目》的作者是A.神农B.华佗C.李时珍D.扁鹊C明代李时珍用了大约27年的时间修改编写完成《本草纲目》。
在这个过程中,李时珍参考了800多种书籍,多次去各地进行实地考察,采集样本,耗费了非常大的心血。
语言文字运用(1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已成为千古名篇。
这是苏轼在哪个节日有感而发写下的诗篇A.春节B.端午节C.中秋节D.清明节C这首《水调歌头》有一首小序,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由诗歌中“月”这个意象,也能看出创作时间应该是在中秋节。
语言文字运用(1分)生肖,又称属相或十二年兽,是用来代表年份的十二种动物,统称为十二生肖。
按照十二生肖的顺序,“鼠”后面的生肖是A.猴B.龙C.兔D.牛D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语言文字运用(1分)“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出自我国哪本蒙学读物A.《论语》B.《百家姓》C.《三字经》D.《千字文》这是《三字经》开头的两句。
意思是: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语言文字运用(1分)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谦让”这个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是A.孔融让梨B.闻鸡起舞C.守株待兔D.望梅止渴A孔融让梨的故事:一天,孔融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
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语言文字运用(1分)“七步成诗”是哪位诗人的故事A.陶渊明B.曹植C.屈原D.王维B魏文帝曹丕称帝以后,非常嫉妒弟弟曹植的才能。
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曹丕打算借机杀曹植,就要曹植于七步之内作出一首完整而且合乎韵律的诗。
曹植明知曹丕故意为难自己,但君命难违。
想到迫害自己的人是自己的亲兄长,曹植感到异常悲愤。
他吟下这首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这首诗,感到很惭愧。
现在“七步成诗”已成为一个成语,形容人才思敏捷,能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语言文字运用(1分)我国有许多或巍峨或秀丽的山峰,它们也得到了许多诗人的吟咏。
“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线上应该填入的名山是A.泰山B.华山C.黄山D.庐山这句诗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大意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语言文字运用(1分)文学史上被合称为“李杜”的诗人是A.李商隐和杜牧B.李清照和杜荀鹤C.李白和杜甫D.李世民和杜审言C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合称“李杜”,代表着唐诗的最高成就。
语言文字运用(1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位诗人写下的名句A.孟浩然B.王安石C.陶渊明D.白居易C这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语言文字运用(1分)下列成语中不包含十二生肖的是A.打草惊蛇B.亡羊补牢C.马不停蹄D.如鱼得水D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语言文字运用(1分)下面哪个故事不是出自《三国演义》A. 桃园三结义B. 武松打虎C. 赤壁之战D. 草船借箭B武松打虎的故事出自《水浒传》。
语言文字运用(1分)在《西游记》和民间神话“宝莲灯”中有一个人物,额头上有第三只眼睛,可辨别妖魔鬼怪,手持三尖两刃刀,还带着一只名为“哮天犬”的神兽。
这个人物是A. 玉皇大帝B. 太上老君C. 后羿D. 二郎神D二郎神,又称二郎真君、清源妙道真君等,是中国民间和道教的神祇人物。
语言文字运用(1分)秦观《鹊桥仙》一词中写道:“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请问民间传说中,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的人物是A. 牛郎和织女B. 梁山伯和祝英台C. 董永和七仙女D. 白娘子和许仙A相传牛郎和织女被王母娘娘拆散,并被王母金簪化作的银河隔开,只能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相见。
为了让牛郎和织女相会,各地的喜鹊就会飞过来用身体紧贴着搭成一座桥,此桥就叫做鹊桥。
牛郎和织女便在这鹊桥上相会。
语言文字运用(1分)汉字六书指的是①象形②指事③拼音④会意⑤形声⑥假借⑦转注⑧通假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④⑤⑥⑦C. ①②③⑥⑦⑧D. ①②④⑤⑦⑧B汉字六书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1分)下列的字都是指事字(象形字加上指示的符号),短横为指示的符号,左侧的字是“本”,右侧的字是“朱”,中间的字是A.来B.末C.木D.车B题目中提示了左边的字是“本”(本义是树木的根部),右侧是“朱”(本义是一种红心木头),可以推测出“木”的形状,题目又提示短横为指事的符号(特指木的顶端,就是末梢),所以是末(本义“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1分)下列汉字中的形声字是A.月B.刃C.休D.鼻D“月”是象形字,像月亮的形状。
“刃”是指事字,刀刃上加一点。
“休”是会意字,人靠在树旁休息。
“鼻”是形声字,从自(形符),从畀(bì,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来指代鼻子。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1分)古代汉字是有很多关联的,比如下面这些字(又,本义右手)(双,繁体作雙,本义一只手抓住两只鸟)那么“兵”(本义双手持兵器“斧斤”)的小篆,最可能是哪个字A. B. C. D.AA兵:双手持兵器“斧斤”。
B及: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
C秉:表示以手持禾。
D共:拱手,打拱。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1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月亮B. 姻缘C. 美女D. 光明A此处是月亮的意思,注意语境。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1分)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天干顺序的第五位A. 戊B. 戍C. 戌D. 戎A注意区分形近字,同时记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戍是戍守边疆的那个字。
戌是十二地支之一,排在第十一位。
戎,róng,从十从戈。
古代兵器的总称。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1分)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A.欧阳修B.欧阳询C.欧阳海D.欧阳靖B注意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1分)“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文章B.书法C.雕刻D.武艺B唐朝张环權《书断》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字迹的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
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或议论深刻、确切。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1分)“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A.酒窝B.眼睛C.嘴角D.腮帮A靥,《说文》中的解释是:姿也,从面厭声。
本义:面颊上的酒窝。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1分)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A.花之君子者B.花之隐逸者C.花之妖娆者D.花之坚韧者B见原文: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1分)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稷”字代表的是A.土地之神B.五谷之神C.战争之神D.房舍之神B注意“稷”字有个“禾”字旁,稷本义指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后来引申为五谷之神。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1分)下面是“鼎”的甲骨文,思考一下它的最初用途是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C.烹煮器具D.屋宅装饰C鼎,象形文字,本来是本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图中的“鼎”很像火上的大锅。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1分)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A.菊B.梅C.竹D.松A在中国画中,松、竹、梅是常被表现的题材,在“文人画”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1分)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以下字形演变猜测这个字是A.鸟B.象C.猪D.马D马(繁体“馬”)是象形文字,注意多数字体中都画了鬃毛和马头。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1分)乐府名诗《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焦仲卿和哪位女性的爱情悲剧A.罗敷B.柳如是C.刘兰芝D.文姜C《孔雀东南飞》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1分)“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