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东莞市“三旧”改造工作情况介绍

2019年东莞市“三旧”改造工作情况介绍

东莞市“三旧”改造工作情况介绍REPROT TEMPLAT
2019年4月
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东莞市共完成改造约3.12万亩其中:
旧厂 2万亩
旧村 0.86万亩
旧城 0.26万亩
直接拉动投资约1131亿元
社会资金投入1030亿元
城市基础设施 121个
公益事业项目 41个
公共绿地 717.5亩
产业转型升级项目 376个
宜居社区 100个总面积 7030亩投资额超亿元项目 116个
高新技术产业和
现代服务业项目57个
改造盘活存量土地 3.2万亩
拓展用地空间 8470亩
节地率 27%
优产业——楷模家居“工改工”项目
(一)基本概况: 位于东莞市厚街镇塘西路与康乐南路交汇处,总用地面积约8.6公顷。

通过“旧厂活化”和“空地加建”的方式实施改造,一是对原有6.9万平方米建筑物进行升级改造,二是在厂区空地上加建1栋现代化厂房和1栋办公楼
(二)改造主体:楷模家居公司
(三)改造模式:市场主导的企业整体收购厂区并着手升级改造(四)改造方向:集约高效、设施齐全的工业厂房、研发中心(五)项目进展:项目于2016年10月动工建设,预计2019年6
月封顶,建设周期约为3.5年改造前改造后
优产业——楷模家居“工改工”项目
主要做法:
一、开通绿色审批通道
按照 “并联审批、快审快办、限时办结”原则,通过申领“办事卡”对各类审批事项实行并联审批
二、实行“三产反哺二产”
项目只提高容积率不改变用途,不但无需补缴土地出让金,而且还能获得约343万元的专项财政补助改造成效
一、盘活存量空间,集约节约用地
1.容积率从0.3提高到1.6,
2.年产值从5000万元提高到4亿元
二、推动二次创业,促进产业升级
三、废物循环再用,绿色生态改造
提品质——广深科创长安科技商务区连片改造项目
(一)改造范围:总用地面积1267亩,是广深科创走廊省级节点,也是全市连片改造试点
(二)改造主体:长安镇政府、小天才公司、万都公司、城中四季公司、中正公司等
(三)改造模式:以政府主导改造为主,原权利人自行改造为辅
(四)改造方向: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高地”、“商务平台”和“创新中心”
(五)项目进展:自2014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片区内已先后实施了5宗改造项目,万科金色悦府、小天才研发中心、城中四季、中正大厦等4宗项目已完成改造,OPPO企业总部改造项目正在动工建设,改造面积276亩,累计投资金额达38亿元
02典型案例提品质——广深科创长安科技商务区连片改造项目
小天才研发中心改造前小天才研发中心改造后
广深科创长安科技商务区改造前
广深科创长安科技商务区改造后
提品质——广深科创长安科技商务区连片改造项目
主要做法:
一是高起点规划。

专门聘请中规院深圳分院和香港大学建筑学院的专家开展规划研究,以省级创新节点的要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立足未来发展,搞好顶层规划设计,指导片区的整体规划建设
二是高水平开发。

采用“政府主导、规划管控、名企引领、社会参与”的开发模式,积极学习借鉴各地园区建设和“三旧”改造的先进经验,确保成熟一片、改造一片
三是高强度投入。

科学设置项目进驻条件,适当提高投资额、容积率和产出率等各项标准
四是高效能运营。

成立专门招商机构进行招商引资,加强企业服务和园区管理,全面提升运营效率
提品质——广深科创长安科技商务区连片改造项目
通过采取政府整体统筹谋划、不同改造模式相结合、完善各方利益分配机制等多种手
段,广深科创长安科技商务区克服了以往改造中存在的“项目零散、功能单一、品质
不高”等问题,极大地提升了整体城市品质和周边环境条件,有力助推当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发展,达到了连片改造的预期效果
目前,片区内签约和在建项目有30多个,先后引进了OPPO企业总部、小天才研发中心、天安数码城产业研究中心、满京华文化尚城、万科金色悦府等一批重大项目,预计投资额
达200多亿元,在片区内的核心位置还将建成四至五栋的超高层总部大厦
改造成效
促振兴——东城区牛山钟屋围改造项目
(一)基本概况:位于东城区牛山社区莞长路西侧,东莞市第一中学及高级中学东南部,拆迁征地范围的土地面积为19.07公顷,改造后实际出让面积10.7公顷,还包括回迁房2.75公顷,公共绿地、道路等公共设施用地5.62公顷;拆迁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共拆房屋1013间,涉及344户、800多人
(二)改造主体:东城区牛山股份经济联合社(实际合作主体应为东城街道牛山经济联合社钟屋围分社)、东莞市卓越天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东莞万科集团、东莞中天集团
(三)改造模式:市场主导的村企合作模式
(四)改造方向:用于居住用途,规划建筑面积约36.25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为3.4,预计投资32亿元
(五)项目进展:2012年11月启动,2017年7月开始预售,目前已接近全部完工
02典型案例 促振兴——东城区牛山钟屋围改造项目
东城区牛山钟屋围项目改造前东城区牛山钟屋围项目改造后
02典型案例
促振兴——东城区牛山钟屋围改造项目
主要做法:
一、注重发挥农村集体的自主性。

充分利用省"三旧"改造政策,由集体通过表决方式申请将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并引入合作企业进行改造,避免政府与集体在征地拆迁中产生对立矛盾
二、注重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引入专业房地产企业参与改造,既能以市场化拆迁谈判手段,高效平稳地解决了300多户村民的拆迁难题,又可充分利用市场资金,解决旧村改造资金难题
三、注重充分履行政府的角色职责。

当地政府从征地拆迁的主导方转变为“三旧”改造的协调者、监督者、引导者。

在前期征拆阶段做好面积丈量和意见征询,保证村民意愿充分表达;在项目建设阶段监督落实建设进度和项目质量,维护村民利益不受损害;在后期运营阶段引导开发商履行社会责任,完善各项公共配套建设
02典型案例促振兴——东城区牛山钟屋围改造项目
改造成效
(一)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

集体共获得土地出让金返还款2.05亿元、临街商铺1000平方米和社区管理用房350平方米,不仅偿还了政府借款,还通过理财得到较大的收益,集体经济获得较大发展。

拆迁群众获得的征地补偿款超过3000万元,回迁房面积超过8.5万平方米,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大增强
(二)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旧村整体面貌得到彻底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实现大幅提高,通过“拆三留一”政策和异地捐建的方式,政府和开发商还为当地实施建设了小学、卫生服务中心、公共绿地、市政道路等一大批基础和公共配套设施,逐步补齐了公共功能短板
(三)改造思路更加开阔。

改变了以往政府大包大揽的旧村改造思路,以政府统筹规划、尊重村民意愿为前提开展市场化改造,无需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还解决了各种历史遗留问题、社会治理难题,体现了基层治理中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思想,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添砖加瓦
03存在问题
(一)“钉子户”问题。

在实施“三旧”改造尤其是连片改造的过程中,因少数人不合理的利益诉求,容易产生“钉子户”。

目前,针对“钉子户”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均缺乏有效解决手段,常常导致项目陷入僵局,大大提高了改造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严重阻碍项目实施
(二)税费征管问题。

尽管省已出台《广东省“三旧”改造税收指引》,但由于历史票据不完善、适用对象条件不明确、各地处理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改造项目在计税过程中仍遇到不少困难和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改造企业的税费负担,急需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指引》
(三)“工改工”动力不足问题。

“工改工”项目受拆迁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等多种因素影响,与一级市场拿地相比,并不具备成本优势,导致“工改工”项目市场动力严重不足,企业积极性普遍较低
04下一步计划新一轮
城市更新政策机制深化改革《单元划定方
案编制和审查
工作指引(试
行)》
《单一主体挂
牌招商操作规
范(试行)》
《“1+N”总
体实施方案审
批操作细则
(试行)》《关于深化改革全力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的意见》
谢谢!L A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