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拿原理与手法

推拿原理与手法

? 用手指或手掌着力在体表,通过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强力 地静止性用力,产生振颤动作。
? 常单手操作,亦可双手同时操作。多用于治疗内科病症, 如痛经、胃痛、便秘等。
? 8、点按法: ? 用拇指或弯曲食指或肘尖部点按在人体腧穴部位。 ? 刺激性强、止痛作用强。 ? 9、拿法: ? 用拇指和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人
?(三)推拿的作用 ?1、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推拿的作用有: ?(1)疏经通络 ?(2)滑利关节 ?(3)通畅气血 ?(4)调节脏腑 ?(5)强身健体
?2、现代实验证明,推拿对人体各个系统均能 产生不同作用。
?(1)心血管系统
?促进血液流动,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阻力, 改善心功能。
?(2)呼吸系统
?改善呼吸道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3、推拿的临床应用
? (1)治疗运动系统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 肩周炎、退行性腺关节炎、网球肘、肌筋膜炎、急 慢性损伤。
? (2)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后遗症、颅脑外伤 后遗症、面神经炎、脑瘫、三叉神经痛、截瘫、单 瘫。
? (3)治疗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 心神经官能症。
?(五)整复类手法
? 1、摇法
? 使关节行被动的环转活动称摇法。是体 有颈部、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的摇法。
? 摇动方向与幅度须在患者生理许可范围 内进行,由小到大,由轻到重。能够滑利关 节,调节局部受力结构。
? 2、扳法:
? 利用一对作用方向的力使病变关节向某一特定 方向作强制性运动,并突破该关节的病理或生理限 制位以达到分离粘连,正常复位的操作。
体部位进行节律性的提捏。 ? 操作由轻到重,动作和缓连贯,常用于颈、肩部及四肢。 ? 10、拍叩法: ? 用虚掌或拳背、掌根、小鱼际、指尖或桑枝棒拍打叩击
体表,称拍叩法。 ? 常用于腰背部及四肢,击打力度要适度。 ? 11、踩跷法 ? 在特制的踩床上用足代替手的动作作用于患者体表。可
以用足跟行推法、揉法、振法,足掌行振法、搓法、足趾或 足跟行点按摩。 ? 12、放松手法是推拿手法的基础,是施整复手法的前提。
?(二)手法的基本要求:
? 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三)手法பைடு நூலகம்分类
? 1、按作用方式分:放松手法、整复手法 ? 2、按操作程序分:单一手法、复合手法 ? 3、按动作形态分:摆动类、磨擦类、振动类、挤
压类、叩击类和运动关节类。
?(四)放松类手法
? 1、滚法: ? 以手背近小指侧部份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
? 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全身,特别是腹胀、 便泌,常用于头面部。
? 4、擦法:
? 用手的大鱼际或掌根、小鱼际附着于人体,进 行直线的来回摩擦。
? 操作时腕关节伸直,手背与前臂相平,擦的方向与 肌纤维平行,用力要稳、均匀、连续, 100~150 次/ 分。温热作用强,可涂药膏,常用背部,胁肋部或 四肢。
? 5、抖法:
? 双手捏住患者上肢或下肢远端,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 上下抖动,常用于上肢,放松四肢肌肉。
? 6、搓法: ? 双手掌面挟住患者一定部位,相对用力快速搓揉,同时
作上下往返移动,称搓法。
? 操作时双手对称用力,搓动快,抖动慢。
? 适用于四肢及腰背、胸胁部,最常用于放松上肢肌肉。
? 7、振法:
推拿的基本原理和 基本手法
王艳锋
岳阳市中医院
?一、推拿的基本原理
?(一)推拿的概念
? 推拿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是医者根据患 者病情采用手法治疗的一门中医学科。具体 来说是以中医经络腧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特 定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 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目的。
?(二)推拿的发展
? 作为一种古老的医疗手段,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 时期,按摩疗法就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内经》中就记 载了按摩治疗痹症、瘘症、口眼歪斜和胃痛等。秦汉时期曾 诞生了我国首部推拿专著《黄帝歧伯按摩十卷》(已佚)至 魏、晋、唐、宋时期、推拿运用日益广泛,没有按摩专科, 有了按摩专科医生。到明代,除了按摩科,还形成了小儿推 拿的独特体系。我过现存最早的推拿书籍《小儿按摩经》即 成于此时期。也是自此时小儿推拿命名开始,按摩逐渐正名 为推拿。至清代、民国时期,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中医 药事业发展步入低谷,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推拿亦未能 幸免。直到新中国成立乃至改革开放,祖国医学才得到重视 并快速发展,逐步建立了推拿专业教育、科研及医疗人才队 伍。目前,全国中医院都设立了推拿专业系专业,各级中医 院开设推拿科,与国际间的交流也蓬勃发展。全国推拿中心 现设立于上海中医院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3)消化系统
?调节胃、肠道的蠕动,调节胃液分泌,增强 消化吸收,促进溃疡的修复和愈合。
?(4)运动系统
? 解除肌肉痉挛,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 促进损伤修复,调节局部生物受力结构,纠 正解剖位置异常,帮助突出物的回纳、部份 回纳或位移。
?(5)神经系统
?镇痛作用,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
?(6)免疫系统
掌指关节突起部位附着于人体,通过前臂作主动摆 动,带动腕部作屈伸和前臂外旋的复合动作。
? 操作时肩、臂尽可能放松,肘关节做屈(约 120度) 频率约 90~120 次/分。接触面越在,适用于肩、背、 腰、臀及四肢肌肉丰厚处的放松。
? 2、推法: ? 用拇指、掌根或肘部着力与一定部位行单方向
施力的直线运动。
? (1)颈部板法:
? (4)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便秘、胃下垂、慢性结 肠炎、小儿腹泻、慢性胃炎。
? (5)其他:治疗糖尿病、痛经、乳痛、哮喘、失 眠、声门闭合不全、慢性鼻炎、近视眼、风湿、类 风湿关节炎。
?二、推拿的基本手法
?(一)手法的定义
? 医者用手或肢体其他部位,或借助某些器物, 按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人体体表操作的方法,称推 拿手法。
? 施力方向与肌纤维方向垂直,用力要稳、深, ,带动 肌束移动,速度约 60~90次/分,压力大,接触面小, 人体各个部位均可使用。文称弹拨。
? 3、揉法:(抹法)
? 用掌根、大鱼际或手指吸定于人体部位,腕部 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带动腕部作环旋转动。拇指 罗纹面紧贴皮肤,作旋转或往返移动,称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