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优秀教研组建设”研修班:学习笔记淮南市田家庵区第一幼儿园业务园长:徐琴2011年5月24日(周二上午)报告一:《源于问题的园本教研活动》中国福利会托儿所所长陈磊教研组活动到底为了什么?解决“我”的问题一个幼儿园的质量取决于教研活动幼儿园园本教研过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源于问题)(提供支持)教师专业成长解决问题(推广成果)幼儿园的成功是一个团队合作成功,不是个人成功,借介别人成果、经验是进步的捷径。
一、教研内容如何挖掘。
1、从教学现场的问题而来。
(1)、来自教改热点:教改中的热点难点。
思考点:a:大空间支持幼儿动作的宽幅性b:主题式唤起幼儿的综合经验c:开放式有利于幼儿的旁观和交流(2)、从认知技能到情趣情感。
思考点:a:认知活动在情趣化环境中开展b:幼儿作品在立体化背景中呈现c:操作成就在审美化情景中满足(3)、从虚假到真实。
思考点:a:真实物地使用支持幼儿在真实环境中体现游戏的乐趣,让游戏情节更富有情趣。
b:真实物的添加提高了游戏的挑战性,满足了孩子对成人世界的新奇感,推动了游戏的动力。
2、来自现场办公(操作性墙面)。
(1)、现场办公中发现问题。
(2)、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
(3)来自与教师的交流(假日宝宝)。
(4)来自教师的随笔(托班户外活动材料)。
二、、教研过程需要管理1、提供信息保证教研的效度(信息源)。
2、提供资源,保证教研的需要(资源支持)。
3、及时把脉,保证教研的质量(过程监控)。
4、营造氛围,保证丰富的学习环境(同伴学习)。
三、教研结果如何推广?1、带着问题看活动----托班操作墙面的活动展示。
2、带着问题看活动系列教学实践展示活动。
3、教师沙龙。
4、教研简报。
源于问题的园本教研给幼儿园带来了什么?1、求真、求实、求新的教研氛围的形成。
2、保教质量的全面提升。
报告二:《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现状及思考》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爱华一、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2、幼儿园教师专业化于职业尊严。
二、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从传统教研到园本教研的转型。
1、教研组织功能从行政性走向专业性。
2、从研究教材教法走向研究幼儿的学习。
3、教研内容从主要研课,走向研究一日生活。
4、教研动机从任务驱动走向问题驱动。
四、园本教研质量的内涵存在。
1、研究问题的针对性-----真问题吗?(1)、研究那些问题。
(1)这些问题是怎么提出的。
2、个人反思-----关注数量还是质量。
(1)、反思是教师的自觉行为吗?(2)、有多少个人反思的案例在教研中用于同伴互助。
(3)、这些年的教研积累了多少经典的反思性实践案例。
3、问题研讨的方式——对话还是发言?4、理论学习——有读书的习惯和热情吗?5、教学观摩——听课评课的价值何在?6、一课多研——目的性何在?五、教研引领者在园本教研中的作用。
观摩延吉幼儿园教学活动活动名称:灰狼家的小饭桶们(大班情景阅读)授课教师:俞音活动过程:1、小朋友,饭桶是指什么?小饭桶们是谁呢?2、猜猜怎么了人家才叫它饭桶呢?听故事《灰狼家的小饭桶们》3、讲述故事,提问:你看见动物谁在埋怨?4、动物们商量要改变,改变什么?5、它们不知到哪里不受欢迎,到城里看到城里的动物们怎样生活的?师生共同归纳:吃饭端端正正、洗澡干干净净、刷牙白白的、出门前打扮的漂漂亮亮。
6、还学会了,模仿了许多动作,这个动作在干什么?(幼儿模仿文明行为)7、幼儿创编“上海欢迎你”的动作。
8、狼家的小饭桶们后来怎么让别人喜欢上他们的。
9、我们一起照一张“全家福”吧。
(欢迎你的动作)10、教师小结:要受大家欢迎,还有许多文明行为、彬彬有礼的行为要慢慢学。
报告三:《构建多效和谐的教师队伍》——浅谈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几点措施延吉幼儿园业务园长王晓燕业务上的指导:培训——基础+特色。
1、新教师:培养教师的基本功。
2、发展型教师:教学中的策略。
3、成熟型教师:教学中的研究能力和总结能力。
第一部分:培训——基础+特色一、两个基础。
1、学习多样化。
2、个性学习基础化。
二、两个基础1、用两个不同的方法锻炼教师。
(1)、新教师——多重指导。
(2)、发展型教师——搭建平台。
(3)、成熟型教师——加强辐射。
2、用不同的标准来要求教师。
(1)、参与教研活动的标准。
(2)、参加实践活动的标准。
第二部分:凝聚——制度+特色一、以制度来规范教师的言行。
1、必不可少的定于教育。
2、切实可行的制度管理。
二、用活动凝聚教师的情感。
报告四:《以有效的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浦南幼儿园园长林剑萍园本教研必须强调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围绕幼儿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一、让教师发出自己的声音。
1、营造“说”的氛围。
2、架构“说”的平台。
3、提高“说”的能力。
(1)、教研组成员根据自愿的主题轮流主持活动。
(2)、教研组长则予以全程辅助。
(3)、教研组成员相互支持。
两个链接:第一:个体智慧与群体智慧的链接。
第二: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链接。
一、园本教研让教师有兴趣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1、将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1)、概念界定阶段(2)、寻找有利的理论知识(3)、开展教研活动2、结构紧密式与结构松散式相结合。
(1)、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教研向像科研那样严谨)。
(2)、注重计划的设计过程(源头保证教学质量)。
(3)、确立计划设计标准。
(结构合理)。
观摩浦南幼儿园环境观摩徐悲鸿幼儿园观摩幼儿园教学活动:可爱的长颈鹿(中班)授课教师:杨星韫活动过程:一、回忆以前老师带幼儿玩吹泡泡情景1、请幼儿在画纸上吹泡泡,要求吹出三个大泡泡和泡泡和三个小泡泡2、提醒幼儿泡泡要画在不同的地方。
二、教师带幼儿观看ppt课件,感知长颈鹿的不同特征。
1、找找长颈鹿的主要特征。
2、观察它的不同动态。
3、请幼儿说说它的头、身体、长长的脖子的变化。
三、师生共同探索长颈鹿的动态画法。
1、教师用儿歌的形式把泡泡变成长颈鹿。
2、请幼儿说说泡泡还可以怎么变。
3、师生互动再变一次。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幼儿,有的幼儿没画眼睛、花纹等,教师都及时予以指导。
四、|欣赏与评价1、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么画出长颈鹿的?2、请幼儿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说说长颈鹿在干什么?什么地方很有趣?观摩徐悲鸿幼儿园环境报告三:《幼儿美术活动实施的方法与策略》徐悲鸿幼儿园园长陈新风一、建立正确的幼儿美术教育理论。
1、注重幼儿想象的保护和开发2、注重幼儿审美能力的开发。
3、注重幼儿创作兴趣的呵护。
二、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的选择缺乏美术元素。
2、表现技能与形式比较缺乏。
三、幼儿美术教育指导重点与要求。
1、幼儿美术教育指导重点。
2、幼儿美术教育的要求。
(1)、重体验感受,尽量少用范例和示范。
(2)、逐步建立能抓住物体特征,举一反三。
(3)、画满,有生命。
四、处理好几个关系。
1、技能训练与想象。
2、表现过程与想象。
3、材料运用与想象。
2011 年5月26日(周四下午)观摩中福会幼儿园观摩教学活动:逛了一圈(大班)授课教师:朱蓓蓓活动过程:一、有趣的图片教师:“这里有一幅图,你能看到些什么?”二、一本特别的书1、教师:“接下来依然要用到我们的眼睛,请你们看一本有点特别的书。
”2、你们平时会去那里逛逛?3、自主阅读。
三、交流我的发现1、交流分享。
“看完了吗?把书翻到你想与大家分享的那幅画面,摊开放在桌上就行,谁有愿意就第一个先来。
”2、设疑激趣。
“逛到电影院就结束了?这本书就这样看完了吗?”3、寻找和发现。
幼儿继续从书中发现特别之处,提问“你们发现什么了吗?”4、第二次自主阅读(放音乐)要求幼儿把绘本倒过了看,还能看出不同的内容。
5、教师小结:教师带着幼儿梳理阅读顺序“原来逛到电影院之后还没完,还能往下逛,接着是餐厅——停车场……我们到家了”6、思考:“记得吗,我刚才说这本书有点特别,现在你理解他特别在哪里了吧。
”四、教师带幼儿一起欣赏故事。
参观中福会幼儿园环境园长介绍幼儿园概况、课程理念、办园特点2011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