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炮制学 (2)

中药炮制学 (2)

名词解释枫Оo偞12:39:03
a62353485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反制:反制是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以热制寒。

抢水洗:风选:连刀:饮片:看水头:伤水:药物吸水过多。

泛油:泛油又称“走油”,是指药物中所含挥发油、脂肪、糖类等,因受受热或受潮而在表面出现油状物质和返软、发黏、颜色变浑,发出油败气味等现象。

对抗同贮法:是采取两种以上药物同贮或采用一些特殊气味的物品同贮而起到抑制虫蛀、霉变的贮存方法。

炒黄:逢子必炒:火候:炒炭存性:炒焦法:土炒法:麸炒法:提净法:蜜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炼蜜拌炒的方法。

制霜法:燀法:将药物置于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间,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

扣锅煅法: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

简答题
1炮制对四气五味影响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不同的性和味相配合,就造成了药物作用的差异,炮制通过对药物性味的影响,来达到调整药物治疗作用的目的。

炮制对药物性味的影响大致包括:一是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二是通过炮制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性味,扩大药用的用途。

2简述中药炮制品贮藏过程中变现象
炮制品常见的变异现象包括:虫蛀即被虫蛀蚀;发霉即表面或内部寄生或繁殖了霉菌;泛油即表面出现油状物质和返软、发黏、颜色变深,发出油败气味等;变色即炮制品的天然色泽起了变化,气味散失即炮制品固有的气味散失或变淡薄;风化即含结晶水的矿物药脱水而成为粉末状;潮解熔化即固体药物外部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黏连即树脂类或胶类药物黏结成块;挥发即药物的挥发成分挥散,失去油润,产生干枯或破裂;腐烂即鲜活药材发生败坏现象。

3简述净选加工的目的及常用的方法
净选加工是中药炮制的第一步骤,其主要目的是1.分开药用部位,使作用不同的部位分别应用,使之更好地发挥疗效;2.将药物进行分档,使其在水处理和加热过程中分别处理,达到均匀一致;3.除去非药用部用,使用药剂量准确或减少服用的副作用;4.除去泥沙杂质及虫蛀霉变品,保证药物符合用药的净度。

采用的方法有:挑选、筛选、风选和水选四种方法。

4甘草作为炮制辅料时,为什么能起解毒作用
甘草汁制药的作用是缓和药性和降低毒性。

其机理是:甘草中的甘草酸能解毒,它能吸附毒物,水解后产生的葡萄糖醛酸,能和有羟基或羧基的毒物生成体内不易吸收的产物从尿中排出;甘草酸还具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加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5简述炒黄法的炮制目的
炒黄的方法是将药物置锅中,用文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稍深,和/或发泡鼓起,和/或种皮爆裂,并透出固有气味为止。

炮制目的是:1.缓和药性或降低毒性2.破坏酶保存苷,利于贮存3.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增强疗效
6清炒法包括哪些?其炮制目的是什么?
清炒包括:炒黄、炒焦、炒炭。

炮制目的是:1.增强疗效2.降低毒性或消除副作用3.缓和或改变药性4.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5.利于贮存
7楂、焦山椒、山楂炭的功效有何区别?
8苍耳子炒后为什么能去毒?
苍耳子的毒性成分主要是毒性蛋白和苍耳子苷,其中毒蛋白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其毒性常损
害肝、心、肾等内脏实质细胞,出现黄疸、心率不齐、蛋白尿,尤其以损害肝脏为甚,能引起肝昏迷而迅速死亡。

炒制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并使所含的苍耳子苷也凝固在细胞中不易溶出,因此能破坏其毒性。

9简述黄连各炮制品的临床功能?
黄连生用苦寒性较强,长用于泻火解毒,清热燥湿。

酒炙黄连能引药上行,缓其寒性,善清头目之火。

姜炙黄连缓和其过于苦寒之性,并增强其呕吐作用,以治胃热呕吐为主。

吴茱制黄连抑制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

10为什么熟大黄能缓和泻下作用,大黄炭能止血?
熟大黄泻下作用缓和是由于大黄中具泻下作用的结合型蒽醌类衍生物及番泻苷,经过酒蒸以后含量大大降低,尤其是结合型大黄酸显著减少,番泻苷仅余微量,因此,泻下作用缓和;大黄炭能止血是因为大黄炭中番泻苷及结合型蒽醌衍生物几乎不存在,泻下作用极弱,而具止血作用的大黄酚和大黄素-6-甲醚含量显著增高,前者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伤口渗出、改善血管脆性、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生成的作用,后者也明显的促凝作用,另外炭素也具有吸附作用,因此大黄炭能止血。

11简述醋炙法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醋量较少不能与药物拌匀时,可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物拌匀。

2.先炒药后加醋时,宜边喷醋边翻动药物,使之均匀。

3.火力不宜过大,一般用文火炒之。

4.树脂类和动物粪便类药物,不能先用醋拌,否则黏连成块,或呈松散碎块,使炒制时受热不均匀,以致炒不透或易炒焦。

12先炒药后加盐水的炮制方法适用于哪些药物?为什么?
13简述炮制用蜜的炼制方法和理由
14简述麻黄各炮制品的临床功能
15为什么煅淬能将坚硬的药材变成酥脆?
16 简述扣锅煅观察观察火候的方法
17为何常用蒸法炮制黄芩?请简述其机理
18简述黄芩各炮制品的临床功能?
生黄芩清热泻火解毒能力强,用于热入气分,湿热黄疸,乳痈发背。

酒制如血分,并可借黄酒升腾之力用于上焦肺热及四肢肌表之湿热。

黄芩炭清热止血为主,用于崩漏下血,吐血衄血
19地黄有哪些炮制品?各有何作用
20为何黑豆汁制首乌后其泻下作用减弱而补益作用增强?
首乌中含结合型蒽醌衍生物,具泻下作用。

其所含卵磷脂具补益作用,经黑豆汁蒸制20小时以后,结合型蒽醌含量降低,致使致泻作用减弱,而卵磷脂及还原糖含量随蒸制时间延长而增长,还原糖也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因此两者协同,使补益作用更加突出。

21简述姜半夏的炮制方法及炮制作用
22发酵与发芽法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药物的发酵与发芽均系借助于酶的作用,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通过发酵和发芽的过程,改变药物原有的性能,增强或产生新的功效,扩大用药品种,以适应临床辨证论治各方面的需要。

23简述升华制霜法
24雄黄为何“忌火煅”
25何为水飞法,简述水飞法的目的?
目的:1.除去杂质,洁净药物2.使药物质地细腻,便于内服外用3.防止药物在干蹍过程中粉末飞扬,污染环境和身体健康4.除去药物中可溶于水的毒性物质。

适用范围:水飞法适用于不溶于水的矿物药、贝壳类药物的炮制;提净法适用于溶于水的矿物药的炮制。

论述题
1试述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有哪些影响?
酒,醋制增强疗效。

酒能溶解游离生物碱或其盐类,药物经酒制后能提高生物碱的溶出率,从而提高药物疗效;醋能与游离生物碱结合成盐而易被水溶出,增加水溶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提高疗效;加热使生物碱发生降解,降低药物毒性,如毒性的乌头碱在高温条件下水解成毒性小的多的乌头原碱,但是加热也会使对热不稳定的生物碱失去活性,如山豆根;一些小分子生物碱如槟榔碱,一些季铵类生物碱入小檗碱易溶于水,因此在水泡,水浸等操作时,应精良缩短与水接触时间,即用少泡多润法,减少生物间的流失,保存药效;净选可获取药物的有效部位,提高药材质量。

2试述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有哪些影响?
加热可使挥发油挥发,水制使挥发油香气散失,因此有效成分是挥发油的药物宜“不见火”或抢水洗;含刺激性挥发油的药物,可加热使其挥发油含量散失,缓和药性。

还有一些药物经加热炮制后,不仅挥发油含量下降,而且质也发生变化,产生新的成分,有的还改变药物作用,如煨肉豆蔻,荆芥炒炭等。

3炮制品在贮藏中有哪些常见的变异现象?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
4中药炮制品的目的。

举例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3)增强疗效。

(4)改变或曾巧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5)便于调剂和制剂。

(6)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

(7)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8)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

5药物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各式用于哪些药材,举例
6炙法与炒法的异同点有哪些
7大黄有哪些常用的炮制品,其临床功效及适应征有何不同
8黄柏的炮制工艺,炮制作用及临床作用各是什么?
9白矾炮制时应注意些什么?为何其炮制温度应控制180~200°之间
10叙述川乌的炮制工艺及炮制作用,阐明其炮制原理,叙半夏的炮制工艺及炮制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