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页岩气钻井地质及工程设计要点

页岩气钻井地质及工程设计要点

页岩气钻井地质及工程设计要点
一、封面
页首写构造:大地构造单元名称。

井别:参数井(或调查井)、压裂井等。

井型:直井等。

页首下写项目名称:××省××页岩气××井地质及工程设计
页倒二行:编制单位。

页末:编制日期(出稿时年月日)。

二、扉页
页首:项目设计名称。

页中:项目名称、承担单位、编制单位、项目负责、设计人、参加人员、单位负责、审核等。

页末:编制日期(出稿时年月日)。

三、责任表及目录
责任页表:井号、井别、井型、主管单位、项目名称、承担单位、项目负责、设计人、参加人、项目组意见、专家论证意见(右下角签字、日期)、主管单位(右下角签字、日期)。

目录:可按二级大纲级别设置目录及章节所在页码。

以上一至三项无须页码。

四、正文
1 目的和任务
扼要说明本项目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2 井区位置概况
2.1 井区位置和交通
叙述井位所在区主要的行政隶属(省、县、乡或镇、村)地理位置、地理坐标、铁路、公路干线及要道、井场进出公路相通等情况。

附交通位置示意插图(图内外框、坐标数据、比例尺、井位位置等)。

2.2 井区自然地理
1. 地形地貌:主要阐述井位及其附近的地形(平缓或宽阔、土地、植被、井位标高、高差、平坝面积等。

2. 水源、电力、通讯:重点叙述井位处钻探工程用水距离、水量及其保障等情况,扼要叙述电力和通讯情况。

3 基本数据
列表说明页岩气钻井地理位置、构造位置、井口坐标(经纬、直角)、井口标高、设计井深、目的层位、钻探目的、设计目的、完井方式、录井情况、随钻实验情况等。

4 钻探设计依据及目的
4.1 设计依据
根据有关资料或报告简要阐述页岩气厚度、地层、构造、测试结果、页岩气稳定情况、相关结论等。

4.2 钻探目的
简要叙述钻探所达到的目的:目的层系、获取岩芯地层、了解的地层、获取地层厚度、有机质含量、岩石力学特征、页岩储集能力、页岩含气量系列参数等,为××提供地质依据。

5 井区地质概况
5.1 区域地层
简述区域由老到新有关主要的地层(系、统、组)。

5.2井区地层
由老到新详细阐述井区钻井遇地层及其上下地层系、统、组、段的岩性、厚度、接触关系,附相关地层插图。

5.3区域构造
简述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轮廓,与本井区有关的褶曲、断裂并加以综述。

附区域构造插图。

5.4井区构造
先综述井区构造基本形态:地层志向、倾向、倾角极值及一般值、发育断裂和褶曲条数、长度、断距。

分述有关褶曲、断裂具体情况。

5.4构造演化特征
综述沉积环境、沉积相、构造运动及其演化情况等。

6 设计地层剖面及预计目的层位
6.1 设计地层分层
据相关资料由新到老阐述钻遇地层主要岩性、厚度(分层深度),以其及显示类别、显示层段、取芯层段(井段、芯长)、故障提示(防漏、防斜、防塌等)、取芯原则等列表说明。

6.2 预计目的层位
阐述钻遇目的层系地层分段的主要岩性、厚度、钻井工程时应注意的事项。

7野外地质调查、测量设计
7.1 地质填图设计
1. 工作方法:叙述踏勘、测剖面、了解地层层序和地层厚度、地形图底图比例、定点采用工具。

一般要求以全野外调绘、内业成图方法。

填图方法以追索法为主还是穿越法为主(辅)或二者并用。

2. 工作量及技术要求:叙述地质填图工作面积、地质观测点个数、填绘地层界线条数及分界线地层代号。

叙述地质观测点应达到的密度、各地质界线及构造线点距、褶曲最低长度和最低断距要求、卡片填写要求等。

7.2 实测剖面设计
根据井区地层出露情况叙述应设计的实测标准地层剖面、典型地层剖面、厚度地层剖面、过井地层剖面的数量。

7.3 路线地质调查设计
叙述区域踏勘及井区踏勘路线长度应达到的公里数量、井区地质填图观测路线长度应达到的面积比密度及设计长度。

7.4 岩芯鉴定描述设计
简述岩芯鉴定工作量米数。

阐述岩芯描述内容: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层理、节理、裂隙、胶结物及类型、充填物、夹层、结核、包裹体、生物化石、接触关系等,目的层系泥、页岩还应仔细观测节理、裂隙发育情况等。

叙述岩芯分层原则和要求。

7.5 测量设计
1. 控制测量:技术依据、控制网布设及其要求。

2. 工程测量:测量方法、采用仪器、测量数量及网度要求。

8 物探设计
8.1时频大地电磁测深设计
叙述井位范围面积、采用网度、垂深及目的要求。

8.2电法设计
叙述过井“十字”剖面间距、点数、垂深范围要求。

8.3测井设计
叙述各井深段采取测井的手段及参数项目、测井执行的技术规范及工作要求、资料解释要求、提交测井成果。

9 钻井工程设计
9.1 井身结构设计
叙述井身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列表及插图分别说明井身结构一开、二开、三开等设计情况及注意事项。

9.2 钻井设备及工具
列表并说明钻井采用的设备(如钻机、钻杆型号等)及工具。

9.3 钻具组合设计
列表说明一、二、三开等井眼尺寸、井段、钻具组合情况。

9.4 钻头及钻进参数选择
列表说明各井段钻具(如钻头)型号、尺寸、钻进参数(如钻压、转速、泵量)。

9.5 钻井液设计
叙述钻井液设计原则、设计依据、钻井液配方及建议,列表说明各井段钻井液性能,叙述钻井液如何配制及维护处理。

10 完钻层位及原则
10.1 完钻层位
叙述钻探工程须完成的地层层位。

10.2 完钻原则
叙述完钻应遵循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1 完井方法及注意事项
11.1 完井方法
叙述各井段钻进时套管、裸眼和钻井情况。

11.2 注意事项
针对页岩特点说明钻井注意井壁缩颈或坍塌等注意事项。

12 资料录取及实施要求
12.1 综合录井
叙述综合录井采取的手段及井段技术要求。

12.2 简易水文观测
叙述简易水文观测的层段、观测内容及要求。

12.3 取芯及岩芯编录
叙述取芯层段及深度、取芯应达到的工程程度(如采取率等)及岩芯编录各项要求。

12.4 含气性现场解吸
叙述含气性现场解吸的仪器或设备要、技术操作要求。

12.5 选送样品要求
列表说明采样数量、各层段采样数量及要求,叙述样品采、送、测试单位及要求。

13 钻井工程及施工要求
13.1 井身质量要求
叙述井身井斜、水平位移允许范围及井身轨迹要求、井径要求、钻井丈量要求(列表说明)、
13.2 阶段施工要求
分别叙述一、二、三开等施工阶段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12.4 其它技术要求
叙述在钻井过程中设计变更、保证工程质量等提出的其它技术要求。

14 提交资料及要求
14.1 提交资料
1. 设计资料:合同书、钻井地质设计、钻井工程设计、录井工程设计、地球物理测井设计。

2. 地质资料:地质日报、地质班报表、录井草图、取芯段统计表、岩屑描述表、岩芯描述记录本、简易水文观测记录、井口坐标实际测量数据。

3. 钻井类:钻井班报表、钻井日报表、钻井井史、钻具丈量记录、井下复杂情况与钻井事故报告、泥浆班报表、钻时记录表、套管记录表、完井交接书。

钻井工程成果资料:钻井工程总结报告、钻井液技术总结报告、取芯技术总结报告
4. 录井类
各种录井资料(包括图件、数据),完井地质总结报告、气测录井总结报告
5. 测井类:测井原始记录、现场回放曲线、测井数据、现场测井解释小结。

测井成果资料:标准测井图、组合测井图、综合解释成果图、目的层段曲线放大图、井斜投影图、测井解释表、测井解释报告。

14.2 资料提交要求
叙述各工作结束后提交纸质、电子档资料的完整程度、及时性。

15 经费预算
15.1 预算概况
简述工程项目起止时间、工程复杂程度、地形等级、岩石级别、地区调整系数。

15.2 预算编制依据及方法
简述工程概算编制所采用依据、方法。

15.3 预算编制说明及结果
简述预算编制依据说明,总述预算结果,分述各项预算情况。

钻井工程、综合研究好处明细表。

16 施工及安全保障措施
16.1 施工安全措施
叙述安全组织结构(列成员表)、安全应急组织、安全报告程序应采取的手段的措施。

16.2 安全预防措施
叙述井内事故预防措施、机械及人身事故预防措施、H2S安全指导方针。

16.3 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
叙述治安联防方案、重大节假日安全保卫方案、治安保卫制度、工地门卫制度、住宿安全管理制度、民工住宿区安全管理措施。

16.4 施工环保措施
叙述钻井作业井场场地要求、井场配备的工程环保设施、井场环保工程要求、井场环境保护管理、钻井井场“三废”综合利用及排放标准。

16.5 紧急情况处理措施
叙述并插图说明防井喷、失火、伤亡应急预案、车辆事故应急预案、井内事故应急预案、野外事故应急预案、机械性外伤应急预案、触电事故应急预案、煤气中毒与中暑急救应急预案。

16.6 保证工期措施
简述保证工期按时完成任务应采取的措施。

16.7 现场其它保证生产措施
简述现场其它(如车辆、通讯、监理房等)保证生产应配备的设施措施。

17 设计附件
委托书、项目通知书、地形地质图、钻井工程设计图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