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模拟检测卷有答案.docx

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模拟检测卷有答案.docx

号一北大版数学三年下册期中模卷有答案★ :90 分★ 分 :110 分★二三四五附加分得分一、我会填空。

(16分 )1.在里填上“ <”“ >”或“ =”。

3 千克300 克40 吨4000 千克2000 克 2 千克2.7 千克 =() 克3000 千克 =() 吨3.12 个 25 的和是 (),25×40 的的末尾有() 个零。

4. 面上秒不停地走是() 运。

5. 小房的抽是推拉型的, 开抽的程是() 运。

6.剪一剪 , 移一移 , 填一填。

A向() 平移 () 格得到 B。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位名称。

一根黄瓜重 120()一个三年的学生重 36()卡的重量是 2() 1只的量是 60()8.( 易 ) □÷ 5=6⋯⋯□ , 个算式中 , 余数最大是 () 。

二、判断。

( 的打“√” , 的打“ ? ” )(4分)1.50 ×24 的与 240×5的相等。

()2.225 ÷5的商是三位数。

()3.一管牙膏重90 千克。

()4.平行四形是称形。

()三、算。

(33 分)1.直接写出得数。

(12 分)11×9=108÷9=40×22=150×30=120÷5=13×30=85÷5=60×21=50×70=12×40=11×60=40×11=2.用竖式计算。

( 带※的要验算 )(12 分)78÷6=816÷8=※245÷7=34×21=18×23=36×15=3.脱式计算。

(9 分 )756÷7÷616×2×24720÷(3 ×2)四、剪一剪。

(8 分 )1.( 易错题 ) 把图①向左平移 5 格。

2.把图②向上平移 2 格。

五、解决问题。

(39 分 )1. 水果店运来 28 箱苹果 , 每箱 15 千克。

水果店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5 分 )2.(10 分)48元3元9元15元(1)王老师给学生买了 12 个书包 , 要花多少钱 ?(2)王老师带 289 元, 最多可以给学生买多少个文具盒 ?3.一列火车 6 小时行了 672 千米 , 它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 分)4.同学们去观看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 , 三年级有男生 175 人, 女生 177 人, 每 8 人乘坐一辆面包车 , 三年级共需要多少辆面包车 ?(6 分)5.( 合肥· 期末 ) 丽丽上学 , 如果每分钟走 96 米, 要 6 分钟到达。

放学沿原路返回用了 8 分钟, 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6 分)6.小明与爸爸进行跳绳比赛。

爸爸 2 分钟跳了 260 下, 小明 3 分钟跳了 309 下, 他俩谁跳得快 ?(6 分)附加题。

(10 分 )在正方形的广场四周植树 , 每边植树 16 棵, 每两棵之间的距离是 12 米( 每个顶点都植树) 。

这个广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期中模卷一、 1.>> = 2.70003 3.3003 4. 旋 5.平移 6.右7 7.克千克吨吨 8.4二、1.√ 2. ? 3. ? 4. ?三、 1.991288045002439017126035004806604402.78 ÷6=13816÷8=102245÷7=3534×21=71418×23=41436×15=5403.18 768120四、五、 1.28 ×15=420(千克 ) 2.(1)48 ×12=576(元 )(2)289 ÷9=32(个 ) ⋯⋯ 1( 元) 最多能32个 3.672 ÷6=112( 千米 ) 4.(175+177) ÷8=44( ) 5.96 ×6÷8=72( 米 ) 6.260 ÷2=130(下 ) 309÷3=103(下 )130>103爸爸跳得快附加 (16-1) ×12×4=720(米 )一、培优题易错题1 .三个小朋友比赛,看谁写出带“春”字的成语多。

小明写出了12 个,小可写出了8 个,小红也写出了 8 个。

小可写出的8 个成语小明都写出来了,小红写出的成语中有 6 个小明和小可也写出来了。

(1)将小明,小可以及小红写出成语的个数画图表示出来。

(2)他们三人一共写出了多少个成语?【答案】( 1)(2) 12+8+8-8-6=14(个)答:他们三人一共写出了14 个成语。

【解析】【分析】( 1)画一个大圆表示小明写的,在大圆内画一个小圆表示小可写的,然后画一个小圆与原来的两个圆部分重叠,表示小可写的;(2)三人中小可写的 8 个和小明的都重复, 6 个成语三人都重复,用每人写的个数和减去重复的个数即可求出一共写出成语的个数。

2 .下面的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答案】解: 4×3=12。

答:下面的早餐有12 种不同的搭配。

【解析】【分析】一种饮料可以搭配 4 种点心,共有 3 种饮料,所以可以用乘法解决。

3 .▲、●、■、★代表四个不同的数,“→”表示“大于”.根据下图表示的意思,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答案】解:▲ 都比其它三个大;★ 大于■ ,也大于●,而■ 大于●,所以▲ >★ >■ >●.答:按从大到小排列是▲>★>■>●.▲ 比其它三个都大,然后根据另外三个【解析】【分析】先理解箭头标示的意义,从左上角可以得到图形的大小关系从大到小排列即可.4 .4 位老师带 36 名优秀学生参观科技馆,怎样买票合算?票价成人10 元学生 5 元团体( 10 人以上) 6 元【答案】方案一:老师购成人票,学生购学生票;4× 10+36 ×5=40+180=220(元)方案二:购团体票;(36+4)×6=40 ×6=240(元)方案三: 4 位老师和7 名学生购买团体票,剩下的29 名学生购买学生票;36+4-11=29 (人)11× 6+29 ×5=66+145=211(元)211 <220< 240。

答:购买 11 张团体票和29 张学生票最省钱,需要211 元。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最佳方法问题,方案一:买36 张学生票和 4 张成人票,分别求出需要的钱数,然后相加即可;方案二:都购买团体票,就是购买(36+4)张团体票,用张数乘上票价求出需要的钱数;方案三: 4 位老师和7 名学生购买团体票,剩下的29 名学生购买学生票,分别求出需要的钱数再相加;然后比较三个方案,哪种方案最省钱就选哪种。

5.小明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 岁,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小明 4 倍,妈妈今年多少岁?小明今年几岁?【答案】解: 4+1=540÷ 5=8(岁)8× 4=32(岁)答:小明今年8 岁,妈妈今年32 岁。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和倍应用题,和倍应用题的公式是:两数和÷两数的倍数和=小数,小数×倍数 =大数,如果把妈妈的年龄和小明的年龄看成一个整体,则妈妈占其中的 4 份,小明占 1 份,则两人的年龄和刚好平均分成 5 份,用年龄和÷(4+1)=小明的年龄,然后用小明的年龄×4=妈妈的年龄,据此列式解答。

6 .把长 2 厘米,宽 1 厘米的长方形按下图所示的方法一层一层地摆,所得的图形周长多少厘米?【答案】解: 2×4=8(厘米)1× 4=4(厘米)(8+4)×2=24(厘米)答:所得的图形周长是24 厘米。

4 个小长【解析】【分析】如图,将这个图形的部分边平移之后变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方形的宽之和,方形的边长,长是所有正方形边长之和。

最后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

7.班级图书角有许多课外书,同学们经常来借书,只知道:第一组借走了一半多一本;剩下的书,第二组借走了其中的一半多两本;再剩下的书,第三组借走了其中的一半多三本;最后,图书角还剩下 6 本书。

你知道图书角原有多少本课外书吗?【答案】从后往前推理,第三组借走其中的一半多三本,剩余 6 本,则第三组借的其中一半为9 本,20 本,剩下的书为40 本,第一组借再剩下的书为 18 本,同理,第二组借的剩下的书其中的一半为走其中的一半为 41 本,原有的书为 41×2=82本。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逻辑推理的应用,采用逆推法解答,先求出第三组借书时的本数,用(图书角剩下的本数 +3)×2=第三组借书时剩下的本数;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出第二组借书时剩下的本数,最后求出图书角原来的图书本数,据此解答。

8 .妈妈买来三种水果共10 千克,苹果比香蕉重 2 千克,橘子比香蕉轻 1 千克,三种水果各有多少千克?【答案】解:香蕉的重量:( 10-2+1)÷3=9÷3=3(千克)苹果的重量:3+2=5(千克)橘子的重量:3-1=2(千克)答:香蕉有 3 千克,苹果有 5 千克,橘子有 2 千克。

【解析】【分析】把苹果的重量减去 2 千克就和香蕉一样重,总重量也减少 2 千克;把橘子的重量加上 1 千克就和香蕉一样重,此时总重量也增加1 千克。

此时的总重量( 10-2+1 )千克,此时三者重量相等,因此用此时的总重量除以3 求出香蕉的重量,进而求出苹果和橘子的重量即可。

22 人,全班每人至少订了这两种期刊9 .三年级二班订《米老鼠》的有 24 人,订《智力大王》的有中的一种,两种都订的有 4 人.三年级二班一共有多少人?【答案】解: 24+22﹣ 4=46﹣ 4=42(人)答:三年级二班一共有42 人.+订《智力大王》的人数-两种都【解析】【分析】根据容斥原理,用三年级二班订《米老鼠》的人数订的人数 =三年级二班的总人数,据此列式解答.10.连一连,回答。

饮料和点心各选一种,有几种搭配方法。

【答案】解:答:饮料和点心各选一种,有 6 种搭配方法。

【解析】【分析】每种饮料都会有 3 种点心与之搭配,先分别连线,再数出搭配的种类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