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废气颗粒物采样

废气颗粒物采样

三、压力 测压力使用皮托管和压力计。(3012H)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烟气参数的测定
三、压力 1、动压和静压的测定
2、大气压的测定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烟气参数的测定
四、流速 气体流速与气体动压的平方根成正比。
Vs = 0.076 K p 273 + t s ⋅ Pd
n
V s = 0 .076 K p 273 + t s ⋅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锅炉设备出力的测定
目前一般可采用流量计法、水表法和水箱法。当所 测锅炉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可采用燃料消耗量法进行测 试。以设备设计单位时间燃料消耗量与实际运行单位时 间燃料消耗量的比率来查取K值(下表)。 比率% 运行三年以 内K值 运行三年以 上K值 70~<75 75~<80 80~<85 85~<90 90~<95 ≧95 1.6 1.3 1.4 1.2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目
圆形管道
圆形断面将管道断面划分为适当 数量的等面积同心圆环,各测点均在 环的等面积中心线上,所分的等面积 圆环数由管道直径大小而定,按下表、 下图确定环数和测点数。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目
圆形管道分环及测点数的确定 管道直径 mm <200 200—400 400—600 600—800 >800 环数 1 1~2 2~3 3~4 4~5 测点数 2 2~4 4~6 6~8 8~10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烟尘、粉尘等颗粒物和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采样方法
铅及其化合物用上述方法采样。化验方法有火焰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络合滴 定法三种。 汞及其化合物可用上述方法采样,亦可用烟气采样 器配以吸收液采集。化验方法为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冷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镉及其化合物用上述方法采样。化验方法有三种。 砷、镍、铬、锡、锑、铜、锰等均可用上述方法采 样。化验方法多种。 采样发现,重金属样品质量很小,采样及样品保存、 运输时须格外小心。
烟气参数的测定
六、烟气成分 烟气成分主要有O2、CO、CO2,主要是O2的测定。
除奥氏气体分析仪法。 电化学法、氧化锆氧分析仪测定O2。 定电位电解法测定CO。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排放浓度、排放量的计算
一、排放浓度的计算
m C = ×106 Vnd
' i
n '
Vnd 为标准下采样体积,按不同的采样方法计算。
废气颗粒物等采样及测定
长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刘克良 二○一一年十月 一一年十月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监测内容与监测要求
监测内容
固定污染源的污染物监测主要包括各种炉、窑在运行燃烧过 程中产生的烟尘、工艺粉尘以及废气污染物的监测。除特定工艺 排放外,其主要监测内容为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物以及烟气林格曼黑度等。根据国家 现行标准要求,锅炉设备主要监测项目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 化物及烟气林格曼黑度等;相关测试项目包括锅(窑)炉运行负 荷(出力)测定、烟气温度、流速、氧含量、湿度等。燃用固体、 液体的气体燃料的锅炉国家测试项目有所区别。 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焚烧设备还须监测汞、镉、 铅、镍、锡、砷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饮食业监测油烟;沥青生 产、搅拌行业须监测沥青烟,等等。
简述出力测定
1.2 1.1
1.1 1
1.05 1
1 1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其他炉窑生产工艺设备负荷要求
水泥行业验收监测,应在设备正常生产工况和达到 设计规模80%以上时进行;对水泥厂日常监督性监测, 采样期间工况应于当时正常运行工况相同,不得任意改 变当时的正常工况。 生产工艺中对物料或工件进行冶炼、焙烧、烧结、 熔化、加热等加工的工业炉窑设备的监测应在最大生产 能力的热负荷下进行。 达到上述要求,不计算出力系数。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烟气参数的测定
烟气参数包括:温度、含湿量、压力、流速、流量及烟气成分。 一、温度 常用仪器有玻璃管水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热电阻温 度计及红外测温仪等。 水银温度计有易破碎、测杆较短、精确度不高等缺陷。 热电偶温度计原理。温度范围广,可测1600℃以下温度。 热电阻温度计原理。可测1600℃以下温度。 热电偶、热电阻温度计测温准确、最大误差不大于±3℃。 红外测温仪速度极快,误差大。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目
测点距离圆形管道内壁的距离表示法(以3环为例)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目
矩形管道
矩形断面,按断面尺寸分成若干等面积小矩形块,测点位于等面积 小矩形块中心,每个小块面积应小于0.1m2 。测点位置见下图。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目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监测前的准备工作
固定污染废气污染物的监测是一项较为繁重的工作, 要求测试者对现场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据现场情况,确 定测孔位置,落实工作平台、测孔及电源等准备工作。 测试前还应对测试仪器进行检查,预先排除故障,检查 气密性。采样前还需对可能积灰的管道进行积灰清除工 作。
采样滤筒的准备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监测内容与监测要求
监测要求
1、固定污染源监测必须在设备运行稳定后进行。 2、验收锅(窑)炉及除尘设备必须前后断面同时进行监测,测 试时应在设计负荷下进行;复测锅炉只须监测除尘器出口断面, 必须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情况下进行。测试中每个断面采样 次数不得少于3次,每个测点采样时间不少于3min,每个断面累 计采气总量不得少于1m3。 3、监测仪器必须定期检定/校准、每年还须进行期间核查和仪器 间比对,监测仪器在进行废气监测后,必须充分清洗传感器。
工业锅炉烟尘监测及其他生产工艺粉尘监测 管道直径1000mm以下圆形管道、截面积小于1m2 的矩形管道按上述要求确定采样点数。 电站锅炉和生产工艺粉尘监测圆形管道直径 大于1000mm或矩形管道截面积大于1m2时,测点 数依次增加,原则上总数不超过20个。 当然,矩形管道测点位于等面积小矩形块中 心,每个小块面积可大于0.1m2。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目
测点距管道内壁距离(管道直径的倍数)
测点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备注 1环 2环 3环 4环 0.146 0.854 管道直径的倍数 0.067 0.250 0.750 0.933 0.044 0.1456 0.294 0.706 0.854 0.956 0.033 0.105 0.195 0.321 0.679 0.805 0.895 0.967 0.022 0.082 0.146 0.227 0.344 0.656 0.773 0.854 0.918 0.974 5环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流量计校准
用崂应7050型烟尘(气)校准仪为例说明 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进入初始状态,首先自检。仪器显示: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烟尘、粉尘等颗粒物和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采样方法
二、采样系统与装置 采样系统由采样管、颗粒物捕集器、干燥器、净化器、流量计、控制 装置、抽气泵等组成。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烟尘、粉尘等颗粒物和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采样方法
二、采样系统与装置 采样系统由采样管、颗粒物捕集器、干燥器、净化器、流量计、控制 装置、抽气泵等组成。 三、采样步骤(皮托管平行测速采样法) 1 1、确定采样点数、与采样口相对位置、设定采样时间,在采样枪管上作 出标记。 2、记录并在仪器上输入滤筒编号,系统校零同时选定所需采样嘴。 3、用含湿量枪测定管道内湿度,需12分钟,自动保存。 4、开始采样,第一采样点采样完成,系统提示,立即将采样枪管移到第 二采样点,依次移动采样枪。 5、采样完毕,自动关闭抽气泵。小心取出采样枪,用镊子取出滤筒,轻 轻敲打采样弯管,并用细毛刷将弯管内的尘粒刷入滤筒内,包好滤筒,放 入专用盒中保存,滤筒之间避免接触。后在实验室内处理。 6、数据处理。

i =1
Pdi n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烟气参数的测定
五、流量 测定断面的湿排气平均流速和测定断面面积,可计算出湿 排气流量:
Q s = 3600 ⋅ F ⋅ V
标准状态下干排气流量:
s
Q sn = Q s ⋅
B a + Ps 273 (1 − X sw ) ⋅ 101325 273 + t s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C
=

i =1
C i'
n
α' C = C'⋅ α
21 α = 21 − O2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排放浓度、排放量的计算
二、排放量的计算
G = C ' ⋅ Qsn ×10 −6
三、净化效率的计算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监测
监测方法概述
1、固定污染源中烟(粉)尘测试通常采用过滤计重法,即用采 样枪管从烟道中抽取一定量的含尘烟气,通过捕集装置将烟 (粉)尘、重金属等捕集下来,然后捕集尘量和抽取的烟气量 求出烟尘排放浓度,再根据烟尘浓度和烟气量计算烟尘排放量。 这种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取决于从烟道抽取的那部分烟气样品是 否能代表整个烟道断面烟尘的分布情况,这就要求采样断面的 气流和烟尘浓度的分布应当是均匀或有较确定的规律性。因此, 正确选择采样位置和确定采样点的数目是非常重要的。 2、固定污染源中烟气成分的测定尽量与烟(粉)尘测试同时进 行,采样位置要求同上,注意避开漏风部位。气态污染物或水 蒸气在烟道内分布均匀,不需多点采样,也无需等速采样,在 烟道中心位置采样即可。3012H、德图等简介一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