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活动宣传资料内容_世界环境保护
日
篇一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不断地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流动,为人类提供产品(如粮食、蔬菜、水果、木材等)和服务(如调节气候、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
地球环境需要人类珍惜的资源主要有哪些?
1.三大生命要素:空气、水和土壤;
2.六种自然资源:矿产、森林、淡水、土地、生物物种、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和天然气);
3.两类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荒野、灌丛等)、水生生态系统(如湿地、湖泊、河流、海洋等);
4.多样景观资源:如山势、水流、本土动植物种类、自然与文化历史遗迹等。
6.5世界环境日宣传资料二、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社会?
可持续发展社会是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生存能力构成危害”的新型社会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
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方面有: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文化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是要人类吸取在上个世纪极大地破坏了地球环境的教训,帮助地球环境得到恢复,使当代人能把她完好地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公民了解和关心下列问题:
1.哪些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2.哪些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3.如何能够持续利用地球资源;
4.如何能够尽量减少对地球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5.如何监测环境受损伤的信号;
6.如何医治地球环境目前的创伤。
世界环境日基本介绍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
中国从1985年6月5日开始举办纪念世界环境日的活动,以“青年人口,环境”为主题。
自此之后,每年的6月5日全国各地都要举办纪念活动。
1993年北京被选为举办庆祝活动的城市,其主题是“打破贫穷与环境的怪圈”。
20xx年4月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篇二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
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发展方式,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正使生态系统滑向不可恢复的临界点,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恶化,人类文明所赖以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设立世界环境日,就是要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世界环境日也是联合国提高全球环境意识、敦促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1973年1月,联合国大会根据人类环境会议的决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负责处理联合国在环境方面的日常事务,促进和协调联合国内外的环境保护工作。
负责确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
这些主题基本反映了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很有针对性。
每年6月5日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布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
从1987年开始,unep每年还要选择一个城市作为联合国的宣传活动中心。
许多国家的政府、民间团体和人民群众每年也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世界环境日的背景
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
出席会议的国家有113个,共1300多名代表。
除了政府代表团外,还有民间的科学家、学者参加。
会议讨论了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制定了对策和措施。
会前,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夫·斯特朗委托58个国家的152位科学界和知识界的知名人士组成了一个大型委员会,由雷内·杜博斯博士任专家顾问小组的组长,为大会起草了一份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
这次会议提出了响遍世界的环境保护口号:只有一个地球!会议经过12天的讨论交流后,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Declaration of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简称《人类环境宣言》)和具有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共同努力。
《人类环境宣言》提出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引导和鼓励全世界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
《人类环境宣言》规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呼吁“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
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各国政府和人
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和后代而努力”。
会议提出建议将这次大会的开幕日这一天作为“世界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主办城市
80年代
1987 –内罗毕,肯尼亚1988 –曼谷,泰国
1989 –布鲁塞尔,比利时
90年代
1990 –墨西哥城,墨西哥1991 –斯德哥尔摩,瑞典1992 –里约热内卢,巴西1993 –北京,中国
1994 –伦敦,英国
1995 –比勒陀利亚,南非1996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1997 –汉城,韩国
1998 –莫斯科,俄罗斯
1999 –东京,日本
21世纪
2001 –阿德莱德,澳大利亚
2002 –都灵,意大利以及哈瓦那,古巴2003–深圳,中国
2004–贝鲁特,黎巴嫩
2005–巴塞罗那,西班牙
2006–旧金山,美国
2007–阿尔及尔,阿尔及利亚
2008–特罗瑟姆,挪威
2009–惠灵顿,新西兰
2010–墨西哥城,墨西哥
2011 –基加利,卢旺达
2012 –新德里和孟买,印度2013 –里约热内卢,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