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总体效应与时空差异杨希吕德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本文基于时间和空间的视角,采用1987年至2009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区域、分时期研究FDI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对外贸易的影响。
结果显示:FDI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和地域空间差异,并且FDI对贸易影响随时间变化产生的区域转移效应也十分明显。
关键词:FD对外贸易总体效应时空差异作者简介:杨希(1987-),女,湖北鄂州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吕德宏(1969-),男,陕西永寿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一、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关于FDI与国际贸易国外学者主要讨论两方面:一是FDI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因果关系。
Muchielli和Chedor(1999)、Graham(2000)等分析得出FDI对东道国出口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而Zhang和Felmingham(2001)的研究结论是出口规模的扩张能吸引FDI的流入。
二是FDI与国际贸易之间是替代效应还是互补效应。
替代关系理论认为贸易障碍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资本的国际流动,即表现为投资对贸易的替代,同时国际资本流动的障碍也会产生国际贸易。
Belderbos和Sleuwaegen(1998)、Blonigen(2000)等学者研究证实了此观点。
互补关系理论认为FDI可以在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创造新的贸易机会,使贸易在更大的规模上进行,即表现为投资与贸易的互补。
Goldberg和Klein(1999)、MariamCamarero(2004)等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与FDI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二)国内文献国内学者蔡小勇、余子鹏(2005)利用2003年中国30个省份的出口总值、机电产品出口总值及当年实际利用FDI值,分析了FDI对中国出口及地区差异影响,结果表明FDI对西部落后地区出口的带动作用最大,对中部地区出口的带动作用最小。
王少平等(2006)利用1992年至2003年我国三大地区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FDI对不同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动态效应。
结果表明东部地区FDI对出口有显著的创造效应和较强的替代效应,而对中、西部地区其创造效应不显著并且替代效应相对较弱。
梁瑞(2008)研究发现我国FDI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和西部地区较为显著,但FDI对东部地区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最大,西部次之。
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FDI对两国贸易流量的影响方面,即替代性和互补性问题。
国内学者的研究大部分结果表明FDI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但这些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各区域由于自然和经济条件不同而导致FDI的贸易效应可能具有显著差异,在更深层次上分析FDI对我国区域贸易失衡状况、转移效应等方面问题。
基于此,本文利用1987年至2009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FDI对我国区域对外贸易的阶段性影响进行实证,从而对我国FDI的贸易总体效应进行全面分析。
二、研究设计(一)样本及数据选取本文采用中国30个省市(西藏因部分数据缺失)1987年至2009年的面板数据。
1987年合资2008年各省进出口额、实际利用FDI、GDP与公路铁路总长度,2009年实际利用FDI数据来源于各省统计年鉴及各省统计信息网,2009年其他变量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
其中各省的进出口额和实际利用FDI以万美元为单位;各省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以2000年的名义GDP为基期调整得到实际GDP,然后按当期汇率调整为万美元;汇率是IFS所公布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2000年为基期进行了指数化调整;各省铁路与公路总长度以公里为单位,所有数据均采用对数形式。
(二)模型设立为研究FDI对我国三大区域对外贸易的影响,在实证分析中除了把当年实际FDI作为解释变量,还将各地区贸易绩效与其经济规模联系起来。
经济规模是决定外商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因此,引入各省GDP这一变量作为经济规模的测量指标。
同时,根据影响贸易收支的一般理论,影响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变量主要是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及国内外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而影响进出口相对价格的关键因素是汇率。
因此,引入汇率这一解释变量,在文中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表示。
另外,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基础设施除了是影响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FDI的关键因素。
因此,引入各省公路和铁路里程数作为基础设施状况的替代变量,该替代变量用ROAD表示。
基于上述分析,选取影响对外贸易的四个主要经济变量———外商直接投资、国民生产总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公路铁路里程数作为解释变量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东、中、西部对外贸易的影响。
基本计量模型设定如下:lnEXit=β0+β1lnFDIit+β2lnREERit+β3lnGDPit+β4lnROADit+uit(1);lnIMit=β0+β1lnFDIit+β2lnREERit+β3lnGDPit+β4lnROADit+uit(2)模型所用的被解释变量分别为三大区域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的自然对数,分别用LnEX、LnIM表示。
解释变量包括各省FDI、各省GDP、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各省铁路公路里程数的自然对数,分别用LnFDI、LnGDP、LnREER、LnROAD表示。
在进行面板数据分析时,如果模型形式设定不正确,估计结果将与所要模拟的经济现实偏离甚远,因此首先应选择合适的模型。
为此运用EViews6.0进行冗余固定效应检验,构造F统计量:F=(S1-S2)/(N-1)2荠F(N-1,NT-N-K)(3)———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杨希吕德宏:FDI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总体效应与时空差异146·综表3不同阶段FDI 对中部地区进出口贸易影响的面板GLS 回归结果LnFDILnREERLnGDPLnROAD常数调整R2F值样本范围中部地区LnEX0.02(0.78)-0.55***(-2.98)-0.08(-0.60)3.62***(3.33)-23.70**(-2.07)0.9247.291987-1992LnIM-0.06(-0.93)-1.97***(-3.96)1.71***(3.87)3.36(1.43)-40.34(-1.56)0.8524.48LnEX-0.02(-0.23)0.59(1.21)-0.04(-0.20)0.46**(2.40)4.99**(2.60)0.6311.901993-2001LnIM0.12*(1.84)-2.29***(-5.82)0.92***(4.93)1.00***(4.83)-4.15**(-2.26)0.9165.40LnEX-0.15*(-1.97)-3.37***(-4.84)1.03***(8.32)0.45***(3.75)8.57**(2.67)0.9271.402002-2009LnIM0.05(0.69)-2.97***(-4.83)1.05***(9.07)0.06(0.57)8.44**(2.90)0.9488.35注:括号内为t统计量,*、**、***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显著。
表2不同阶段FDI 对东部地区进出口贸易影响的面板GLS 回归结果LnFDILnREERLnGDPLnROAD常数调整R2F值样本范围东部地区LnEX0.10**(2.27)-0.48(-1.64)0.44*(2.00)0.71(1.23)0.43(0.06)0.9596.011987-1992LnIM0.21***(4.26)-0.42(-1.40)0.92***(4.23)-0.37(-0.76)2.57(0.39)0.99337.24LnEX0.32***(5.63)0.20(0.91)0.56***(5.28)0.58***(5.41)-5.52***(-6.98)0.99594.291993-2001LnIM0.90***(8.09)-1.04***(-3.29)0.77***(5.22)0.54**(2.56)-10.09***(-6.27)0.97251.87LnEX0.09(1.49)-3.75***(-10.71)0.72***(11.13)0.45***(6.29)14.35***(8.73)0.99850.182002-2009LnIM0.07(1.22)-3.82***(-11.59)0.84***(12.78)0.24***(4.06)15.28***(9.64)0.99619.46表1FDI 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总体回归结果LnFDILnREERLnGDPLnROAD常数调整R2F值冗余固定效应F值随机效应Hausman值样本范围模型1(OLS估计)LnEX0.19***(8.33)-0.31(-1.29)1.30***(26.85)-0.62***(-15.22)-0.85(-0.79)0.85997.691987-2009LnIM0.40***(14.60)-0.22(-0.76)1.09***(18.49)-0.65***(-13.04)-0.54(-0.41)0.83835.69LnEX0.06***(4.97)-0.61***(-6.46)0.79***(24.07)0.44***(9.07)-1.82***(-4.17)0.981008.6182.321987-2009LnIM0.18***(11.26)-1.09***(-8.87)1.03***(21.27)0.20***(3.06)-2.31***(-4.08)0.97610.2774.27模型2(FX估计)LnEX0.07***(5.06)-0.62***(-5.25)0.89***(21.31)0.26***(4.73)-1.50***(-2.73)0.881276.97213.571987-2009LnIM0.17***(9.16)-1.00***(-6.69)1.12***(20.92)0.06(0.90)-2.48***(-3.52)0.891359.0711.21模型3(RE估计)注:OLS表示混合模型估计,FX表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估计,RE表示个体随机效应估计;括号内为t统计量,*、**、***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显著其中,S1、S2分别表示混合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的残差平方和。
N为截面个体,K为解释变量个数,T为时期数。
如果F统计量大于临界值,则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选择混合模型。
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可分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为此进行Hausman检验,其统计量为:H=(β赞-β)2β赞β荠χ2(k)(4)其中,β赞、Sβ赞是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系数和标准差,β、Sβ是个体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系数和标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