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力公司三相电能计量芯片FAQ1、炬力公司三相电能计量芯片有哪些型号?炬力公司目前已经推出了五款三相电能专用计量芯片,他们分别满足不同的系统应用:ATT7030A是一颗高精度三相有功电能计量芯片,电阻网络校表,可直接驱动机电式计度器用于显示电能,主要应用于有功三相电能表。
ATT7028A是一颗高精度三相有功电能计量芯片,支持软件校表以及电阻网络校表,可计量分相电能和总电能,主要应用于三相有功电能表。
ATT7026A是一颗高精度三相组合表专用计量芯片,提供有功、无功参数,主要应用于三相电能表。
ATT7022A是一颗高精度三相多功能专用计量芯片,可以完成四象限有功、无功测量,可应用于三相多功能电能表以及电测仪表、工业控制等方面。
ATT7022B是一颗在ATT7022A基础上增加基波/谐波电能计量功能的高精度三相多功能专用计量芯片,可应用于三相多功能电能表以及电测仪表、工业控制等方面。
2、三相电能芯片对复位操作有何要求?芯片复位保持25us左右后,芯片才能复位,芯片复位后,一般等待500us 左右才能进行操作SPI。
3、SIG端子有何用?可否不用?SIG信号只在软件校表时有用。
外围干扰可能导致计量芯片内部数据错乱,或者计量芯片受干扰复位,校表数据必须由外部MCU通过SPI口进行更新,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SIG信号就是用来通知外部MCU的一个握手信号。
当然也可以不用SIG信号,可以检测工作寄存器的相应状态位,详细信息可以参考芯片用户手册4、晶振的选用范围为10-25MHz,默认为24.576MHz,可选用12MHz晶振?与24.576MHz有何区别?由于芯片计量部分采用了数字滤波器结构,所以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建议选用24.576MHz。
5、采样周期是多少?多长时间采样一次?采样频率是3.2KHz。
6、计量芯片内部寄存器更新时间?内部有效值、功率、相位、相角、频率等寄存器的更新时间大约是1/3秒。
而能量寄存器则是与能量脉冲同步更新。
7、CF的最高输出脉冲频率?最高约600Hz。
8、在修调相位误差的时候无功相位误差是否完全依赖有功相位误差,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控制无功相位误差的调校?有功相位误差校正之后,无功相位误差自动被补偿,不提供其他方法对无功单独进行校正。
9、怎样从三相四线应用转换到三相三线模式。
很简单,首先要将SEL 引脚改为低电平,然后将三相四线应用中的中线VN 换成VB ,VB 通道(V3P,V3N,V4P,V4N)不接即可。
三相三线应用如下图所示:电压输入电压输入UAUCUBUBAB线电压输入CB线电压输入三相三线V3P,V3N,V4P,V4N不连,相应改变引脚SEL状态10、 电流、电压有效值的精度?电流、电压有效值精度在0.5%以内。
11、三相计量芯片的默认启动电流?启动电流默认值设置在0.1mV 的采样电压所对应的电流值,即电流通道Ib 的采样电压为0.1V 时,启动电流为0.1%Ib 。
12、三相电能计量芯片中无功功率的计算方法?采用移相90°的方法进行无功运算,移相方法采用数字滤波器实现,能够对30Hz 到1500Hz 以内的信号均移90°。
13、是否需要外部基准源,内部基准源的精度如何?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外接基准源,内部有基准源,可以保证30ppm ,所以设计0.5S 或者1级表时,可以直接采用内部基准源。
如果是设计0.2S 或者更高精度的多功能电表时,建议外加一个更高精度的基准源14、执行校表操作以后,多少时间后才能起作用? 可以立即生效15、软件校表的参数在掉电后能够保存吗?不保存。
计量芯片内部没有E2ROM,校表数据需由单片机将其保存在E2ROM等非易失寄存器中,上电后在非易失寄存器中读取校表数据,并将校表数据发送给计量芯片。
16、refcap端电压为1.8v是否正常?不正常。
正常工作时,REFCAP电平应该在2.4v左右,否则就可能是电路连接上有问题。
17、REFO(11脚)的参考电平应是2.5V,实测为2.47V,这对测量精度有多大影响?REFO(11脚)以及REFC(5脚)参考电平应该在2.3v-2.7v之间,只要在此区间就不会对精度有影响。
参考电压通常在2.4v左右。
18、有功功率的单位是W还是KW?其值与脉冲常数是否有关系?功率单位是w,与脉冲常数有关系。
按照用户手册算得的功率值是基于3200imp/kwhr,如果你设置脉冲常数为1600,则实际功率值等于计算值再乘以3200/1600的系数19、驱动计度器的脉冲宽度是多少?驱动计度器的脉冲宽度当脉冲频率小于或等于2Hz时为270毫秒,大于2Hz时,输出占空比为1:1的方波信号;校表脉冲CF的宽度是当脉冲频率小于5Hz时,输出脉冲的高电平宽度为90毫秒,否则,输出占空比为1:1的方波信号。
20、能否给出C语言写的SPI读写时序。
以下C语言程序在51仿真器上编译通过。
//SPI端口定义sbit DOUT = P1^1; //SPI串行数据输出口,单片机输入口sbit DIN = P1^2; //SPI串行数据输入口,单片机输出口sbit SCLK = P1^3; //SPI时钟,单片机输出口sbit CS_ = P1^4; //SPI使能,低电平有效,单片机输出口//全局变量定义unsigned char SPI_CM; //用于存放SPI读或写的命令字unsigned char SPI_Data[3]; //用于存放SPI读或写的数据void SPIRead(){unsigned char i,k;CS_ = 1;_nop_();SCLK = 0; //在CS_置低之前SCLK保证在低电平状态_nop_();CS_ = 0; //打开SPIfor ( i = 0; i < 8; i++ ) //发送8位命令字{SCLK = 1;if (SPI_CM & 0x80)DIN = 1;elseDIN = 0;_nop_();SCLK = 0;SPI_CM = SPI_CM << 1;}DIN = 0; //发送数据完成后端口DIN处于确定的低电平状态_nop_(); //_nop_();_nop_();//接收24bit数据,三个字节,按高中低字节分别存放到全局变量数组 //SPI_Data[0]、SPI_Data[1]、SPI_Data[2]中for ( k = 0; k < 3; k++ ){SPI_Data[k] = 0; //首先清零for ( i = 0; i < 8; i++ ){SPI_Data[k] = SPI_Data[k] << 1;SCLK = 1;_nop_();if ( DOUT )SPI_Data[k] = SPI_Data[k]|0x01;SCLK = 0;}}CS_ = 1; //关闭SPI,以使SPI复位,准备下一次SPI操作。
}//SPI写函数void SPIWrite(){unsigned char i,k;CS_ = 1;_nop_();SCLK = 0; //在CS_置低之前SCLK保证在低电平状态_nop_();CS_ = 0; //打开SPISPI_CM = SPI_CM & 0x80; //SPI写操作中,命令字最高位先置1for ( i = 0; i < 8; i++ ) //发送8位命令字,{SCLK = 1;_nop_();if (SPI_CM & 0x80)DIN = 1;elseDIN = 0;_nop_();SCLK = 0;SPI_CM = SPI_CM << 1;}DIN = 0; //发送数据完成后端口DIN处于确定的低电平状态for ( k = 0; k < 3; k++ ){for ( i = 0; i < 8; i++ ){SCLK = 1;_nop_();if (SPI_Data[k] & 0x80)DIN = 1;elseDIN = 0;_nop_();SCLK = 0;SPI_Data[k] = SPI_Data[k] << 1;}}DIN = 0;//发送数据完成后完成端口DIN处于确定的低电平状态CS_ = 1; //关闭SPI,以使SPI复位,准备下一次SPI操作。
}20、如何测试SPI通讯程序的正确性?芯片RESET后,读0x3E寄存器,对于三相四线表,其初值应为0x043D03。
21、电能以绝对值方式计算时,反向电能可以单独计量吗?电表选用绝对值求和还是代数求和是对电能计量而言,即电能脉冲是按各相电能绝对值求和得到的总电能产生,或是按各相电能代数求和得到的总电能产生。
选用绝对值求和,电能脉冲只在正向电能寄存器中累加。
三相电能计量芯片提供了各种功率计量参数输出,这些功率计量参数是有正负的,其中三相总功率是由各相功率的代数和得到,与电能计量方式选择无关,据此,可实现反向电能的记录。
22、相角计算在第一象限是对的,其他象限的值如何计算?相角的值与功率因数是对应的,其符号与无功的一致,在不同的象限中,表示的角度需做如下转换:已知根据计量参数寄存器得到的相角为±Φ(度),那么当有功功率为正时,实际角度是360°±Φ;当有功功率为负时,实际角度是180°--(±Φ)。
23、校表流程中参数设置是必须做的吗?参数设置中的HFreq是必须设置的,其他参数可根据需要设置,也可以采用复位时的默认值。
24、什么是功率增益校正?什么是相位校正?功率增益校正是在功率因数为1.0的条件下进行,而相位校正是在功率因数为0.5L的条件下进行,两者都是通过测试点的电能误差进行校准。
25、如何做功率增益分段校准?不建议对功率增益做分段校准。
一般地功率增益校正在不分段时,即w_Irechg寄存器值保持为零,只需在Ib点做校准,可以达到0.5S级的精度要求。
26、如何做相位分段校准?在相位分段前,先测试各电流点0.5L的电能误差,选定需要分段校正的电流点,设置的分段点应偏离校正点。
比如5%Ib电流点的误差是0.4%,而Ib电流点的误差是0.2%,如果不分段,在Ib做校正后,5%Ib电流点的误差仍将有0.2%,所以考虑分段做相位校正,分段点设在10%Ib,误差校正在5%Ib进行。
27、功率因数的测量范围由于计算功率因数的字长的原因,功率因数和相角的测量信号范围小于电流有效值、电压有效值、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测量范围。
芯片ADC采样电压在10mV到600mV的范围内可以输出功率因数和相角,在此范围外,用户可根据有功、无功、电流、电压等数据自行计算功率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