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哲学批判

法哲学批判

16
细目续9
C.警察和同业公会 230节 作为一种权利的特殊福利 a.警察 231-234节 对普遍权威的需要 235-240节 市民社会对经济管制的需要 241-245节 市民社会中的贫困 246-248节 市民社会的殖民扩张的倾向 249节 到同业公会的过渡 b.250-255节 同业公会 256节 从市民社会到国家的过渡
21
细目续14
对外主权 321-324节 作为一个个体(个人)的国家 325-328节 军人等级和战争 329节 主权者【王权】在外交事务上的权威
22
细目续15
B. 国际法 330-331节 国际法的地位 332-333节 国家间条约 334-339节 战时国家间关系 340节 从国家到世界历史的过渡
18
细目续11
一、内部构成(国内法,内部国家制度本身) 272-274节 合理的宪法的环节(王权、行政权和立法权) a.主权者的权力(the power of sovereign,王权) 275节 主权的三个环节 普遍性 1.276-278节 主权者的统一 2.279节 作为个体的人格和主体的主权者 3.280-281节 作为自然的个体的主权者【君主】 282节 宽恕(赦免罪犯)的权利 283-284节 特殊性:主权者任命官员的权利 285-286节 个体性:主权的稳定性
第一篇 抽象法 34-104节 第二篇 道德 105-141节 第三篇 伦理 142-360节 第1章 家庭 158-181节 第2章 市民社会 182-208节 第3章 国家 257-360节 第一,国内法 260-329节 260-271节:【从261节开始】 一、内部的国家制度本身 272-320节(合乎理性的国家制度的环节)
7
细目续1
第二章 契约 72-75节 契约关系 76-79节 契约的环节moments of the contract 实在的契约(契约的对象在价值上彼此相等) 与形式的契约【互易契约与赠与契约】 所有权与外在物、与占有 80节 契约的种类【三大类】 81节 到不法的过渡
10
细目续4
第二章 意图(intention)和福利 119-120节 意图的法(权利) 121-125节 自我满足和福利 126-128节 权利和福利 第三章 善和良心(conscience) 129-131节 善 132节 关于善的洞见的法【主观意志的法】 133-135节 道德义务moral duty 136-138节 真的良心true conscience 139-140节 恶 141节 从道德到伦理生活的过渡
3
10、今村仁司等著:《马克思 、尼采、弗洛伊德、胡塞尔—— 现代思想的源 流》,河北教育。 11、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重庆。 12、林喆:《黑格尔的法权哲学》,复旦大学。 13、罗燕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1833-1844)》,中央 编译。 14、郁建兴:《自由主义批判与自由理论的重建》,学林。 15、依波利特: 16、杨适: 18、勒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
11
细目续5【第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篇 伦理生活ethical life 142-143节 作为自由的理念的伦理性的东西 144-145节 伦理的客观性 146-147节 伦理的主观性 148-149节 伦理的义务 150-151节 德性(德行、美德,virtue) 152-155节 伦理的法 156-157节 伦理性的精神(伦理精神)
A. 王权 B. 行政权 C. 立法权
275-286节【12节,中文本292-308页】 287-297节 【10节,308-315页】 298-320节
二、对外主权的批判 第二,国际法 第三,世界历史
6

法哲学原理正文目录细目(依据Allen Wood编H.B.Nisbet译的英文本,剑桥 大学出版社1991)ppt7-24
19
细目续12
b.行政权(执行权) 287-290节 内务的结构 291-292节 公共服务的资格 293-297节 公务员的义务
20
细目续13
c.立法权 298-299节 立法的功能 300节 立法(权)中君主和行政权的作用 301-304节 等级会议 305-307节 上院 308节 下院 309-310节 代理【议员、代表,deputies】的任务 311节 代理的选举 312-313节 两院制 314-315节 等级会议的功能 316-318节 公众舆论 319节 公共沟通(交往)【公开发表】的自由 320节 到对外主权的过渡
14
细目续7
第二章 市民社会 182-184节 人的社会 a society of persons 185-187节 特殊性particularity的发展 188节 市民社会的环节 A.需要的体系the system of needs 189节 主观的需要 a.190-195节 需要的本性及其满足 b.196-198节 工作(work,劳动)的本性 c.199-208节 资源和等级estates
23
细目续16;ppt7-24
C.世界历史 341—344节 作为精神的历史的世界历史 345节 超出道德或伦理判断的世界历史观点 346-351节 作为民族的原则的世界历史的阶段 352-354节 世界历史的四个王国(三个) 东方王国355节 希腊王国356节 罗马王国357节 日耳曼王国358-360节
24
下一次课前阅读任务:全集3卷编者前言。 《1843年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第一 部分及其注释
25
第三次课
一、《全集》3卷“前言”p1-p3.
1、1843年3月17日退出《莱茵报》,到1844年8月,写作《巴黎手稿》。马克思的 哲学思想形成过程的重要时期。转变、转折时期:哲学的【唯心主义到唯物主 义】、政治【(自由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2、“1843年手稿”的写作动机。费尔巴哈的作用。与黑格尔法哲学的关系(1页及 注释1)。 3、几个要点: (1)家庭、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的哲学方面。(第4段,1-2页) (2)现代国家中人的个人存在同社会存在的分离:国家与社会、政治领域和社会 领域,等等。民主制问题。它的哲学基础。(p2). (3)对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颠倒现实关系。思辨唯心主义,在一般层面上, 在法哲学层面上。p2 4、“1843年手稿”作为马克思思想转变的标志。它的一般结论。P3.[转变完成的 标志:《德法年鉴》上的两篇文章] 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得到的成果是:“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 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 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 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 学中去寻找。”(《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
17
细目续10【第三章】


第三章 国家 257-258节 作为伦理理念和客观自由的国家 259节 国家的环节 A.宪法(内部构成或内部国家制度)【B.国际法;C.世界历 史】 260-262节 国家与个人(individuals)的关系 263-266节 国家与建制(institutions,制度)的关系 267-270节 国家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爱国主义、宪法、 宗教 271节 作为有机体的宪法(基本构成,国家制度, constitution)
2
三、历史学材料
5、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 江苏人民出版社。 6、?:《从黎明到衰落》,有关18、19世纪章节。
四、哲学材料
7、费尔巴哈:“黑格尔哲学批判”、“论‘哲学的开端’”、“改革哲学 的必要 性”,尤其是“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未来哲学原理”, 见《费 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 ——《基督教的本质》,商务。 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文本,商务。英文本,中国政法大学【剑桥 大学出版社1991年,Allen W. Wood编辑,H.B.Nisbet翻译】。 9、马克思:《马克思早期政治著作选》,中国政法大学。或网络版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8
细目续2
第三章 不法 82-83节 不法的概念the concept of wrong A.84-86节 非故意(unintentional,无犯意 )的不法 B.87-89节 诈欺deception C.强制和犯罪coercion and crime 90-93节 强制 94-96节 犯罪;97-99节 犯罪的取消(扬弃,cancellation of crime ) 100-101节 公正;102-103节 惩罚和报复 104节 从权利到道德的过渡
第一篇 抽象的法(权利)34-40节 人格 第一章 所有权property 41-53节 人格与物 A.54-58节 取得占有taking possession B.59-64节 物的使用use of the thing C.65-70节 所有权的转让the alienation of property 71节 从所有权到契约的过渡transition from property to contract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阅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
阅读材料:
一、原著材料 1、马恩全集中文2版第三卷。 二、马哲史材料 2、余源培、虞伟人(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历 史》,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5章,尤其是第1、2章。 3、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一卷,北京 出版社。 4、奥古斯特· 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I、II卷,三联书 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