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元朝的统治》教案
提示:唐朝以来,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期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师: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二、行省制度
展示元朝疆域图和忽必烈,以及他的烦恼:幸福的
烦恼啊!这么辽阔的疆ຫໍສະໝຸດ ,该如何治理呢?1、巩固统治措施——中央
学生分析概括
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学生根据问题
结合所学知
识,阅读课本
和分析材料,
进行相互的讨
论
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作业
课后
反思
《元朝的统治》 教案
课题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课时
年级
七年级
备课人
授课人
授课班级
历史核心素养
1、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行省制度的实施
2、掌握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以及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的相关史实
3、正确理解中华文明是由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真谛
重点
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基础;②大体确定了中国后来疆域的轮廓;
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展。
学生根据课
本的内容
进行了解
今天
的新疆、西
藏、云南,
东北广大地
区,台湾及
南海诸岛,
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学生:回族
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讲解
学生:忽必烈
在汉族知识分
子的帮助下,
参照中原历代
王朝的通知方
式,逐步确立
君主专制的中
央集权制度
讲授新课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1、展示元朝形势图(疆域图)引导学生根据地图形成时空观,了解元朝的具体疆域位置,知道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思考: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在地图上展示学生说的这些拓展地区)
3、民族融合
师:元朝时,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那么各民族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是哪个民族?
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中书省、枢密院和
御史台等职责)
2、巩固统治措施——地方(行省)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中书
省的省臣被派往地方执政,称为行中书省事。行省
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其辖区逐渐稳定下来,
进而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
3、设立行省制度的意义
展示两段史料,让学生根据教材和材料进行分析概
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
政机构 。
3、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回顾祖国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史实
4、对西藏的管辖
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元朝对西藏的管理内容识)
四、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
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
治局面,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
括行省制度的意义
①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②行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背景
师: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
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
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
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方的统治。
2、在东南地区
师: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