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激励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综合运用

激励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综合运用

激励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综合运用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incentive theory in Chinese cultural background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导师姓名职称2014年5月团队成员情况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以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

作者(代表)签名: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内容提要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建立和实施适合企业自身的激励机制,激活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壮大至关重要。

我国企业学习借鉴了很多西方激励理论,然而员工的激励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应用激励理论时没有考虑中西方文化环境的差异。

因此,研究激励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运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着眼于中国企业的发展现状,系统研究了已有的激励理论和激励机制,分析了中国文化环境以及目前中国企业激励的问题、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激励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应用问题,提出了一些激励方法,如物质激励、团队激励、培训激励、情感激励、文化激励等,最后建议了几种保障机制如制度保障、系统保障和环境保障等,以保障激励措施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激励理论激励方法中国文化中国企业Abstract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s of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 has brough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the various aspect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 enterprise to establish and carry out an incentive mechanism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enterprise to activate the human resource. Chinese enterprises have learned a lot of western incentive theories. However, employees’incentive problems remain unresolved.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is did not consid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environment when applying the incentive theory.Therefore,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incentive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culture has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research the existing incentive theory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also studies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Chinese enterprise incentive problems and reasons, and on this basis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incentive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culture, then put forward some incentive methods, such as material incentive, team motivation, training, motivation, emotion motivation, culture motivation and so on.Finally suggests several security mechanisms such as system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centives.Key words:Motivation theory, Motivation method,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enterprises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问题的提出 (1)(三)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1)二、相关理论与研究 (2)(一)激励和激励理论的含义 (2)(二)激励理论的分类 (2)(三)中国文化环境研究 (3)三、中国企业中存在激励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一)盲目跟风激励 (4)(二)激励措施的无层次性 (4)(三)激励与约束的不平衡 (4)(四)培训制度和内部晋升制度不完善 (4)(五)文化激励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5)四、激励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综合运用 (5)(一)企业在激励员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5)(二)采取恰当的激励方法与手段 (6)(三)激励机制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五、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运用的保障措施 (8)(一)制度保障 (8)(二)体系保障 (9)(三)环境保障 (9)六、案例分析—华为集团 (10)七、结语 (11)参考文献 (12)后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激励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综合运用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激活企业员工,充分释放和开发员工潜力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这就涉及到激励的问题。

激励理论就是专门研究人的积极性产生与发展规律及怎样激励人的积极性的,早在上世纪初,西方的管理界就注意到了激励问题,从“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假设,再到“复杂人”假设,众多的管理学家提出了林林总总的激励理论,据统计,现在已有几百种不同的激励理论,然而,存在如此之多的激励理论,现实中企业的激励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主要表现为企业中员工缺乏工作热情、离职率偏高等。

建立和实施适合企业自身的激励机制,激活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完成组织目标和发展壮大至关重要,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我国企业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企业创新能力弱,可持续性发展面临挑战。

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中国企业中激励理论没有得到恰当的应用、激励机制建设的滞后应是其核心原因,因此,开拓一条适合当前中国的激励路径至关重要。

(二)问题的提出在世界上中国的企业及员工群体最为庞大。

然而,当前指导中国企业实践的大多数激励理论仍是由西方人提出的关于西方人的理论。

这是因为中国企业起步晚,关于激励的研究、实践基本上全面学习西方的激励理论和激励机制。

但我们应注意到激励理论具有文化局限性,中西方文化有较大的差异,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西方激励理论在中国企业运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这要求我们把西方的激励理论置于中国文化情景下进行融会贯通,以解决中国企业的激励问题。

现实激励问题的存在、激励环境的变化以及激励理论自身的不足,都要求激励理论的灵活运用。

因此,本论文的研究问题是:针对现实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应用激励理论,提出激励方法,以更好地指导中国企业解决实践中的激励问题。

(三)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激励是管理学的核心问题,因为它最终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目前,有关激励的研究成果从心理学到管理学,从激励管理者到激励员工,从大样本实证检验到行为实验,从计时计件工资到员工持股计划,从显性激励到隐性激励……林林总总。

可是,有些激励手段在西方企业中运用的很好,可用在我国激励问题却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这说明我们需要考虑激励的环境因素,灵活运用激励理论。

中国的文化环境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与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西方的激励理论在中国的企业管理的运用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中国的激励路径对于中国人力资源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样能够激活我国的人力资源,给中国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本文主要着眼于中国企业的发展现状,系统研究已有的激励理论和激励机制,分析中国的文化环境特点以及中国企业激励的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激励理论在我国企业的应用问题。

二、相关理论与研究(一)激励和激励理论的含义1.激励的含义激励就是指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努力行为的驱动力。

企业组织中的激励就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其潜能,使其朝着组织目标积极努力的工作行为。

2.激励理论的含义激励理论主要是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的,专门研究人的积极性产生与发展规律的理论,这些理论对于企业建立激励机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激励理论的分类对于西方经典的激励理论,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和总结。

在这里,把激励理论归纳和划分为内容型、过程型、综合型三大类:1.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通过何种激励或诱因才能产生期望的动机和行为。

这种理论主要有: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D.C.Mc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以及爱尔德弗(C. Alderfer)的“ERG理论”等。

2.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是研究管理者所提供的激励因素能否对员工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来激发员工潜力。

这种理论主要有弗鲁姆(H.Vroom)的“期望理论”、亚当斯(J.S.Adams)的“公平理论”、斯金纳(B.F.skinner)的“强化理论”以及洛克(E.A.Locke)的“目标设置理论”等。

3.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式。

波特劳勒激励模式是对激励系统比较恰当全面的描述,公平理论、成就需要理论、强化理论都可以在这种模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该模式证明了激励工作的复杂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