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婴音:以童心看世界

张婴音:以童心看世界

2.因为杭州,你觉得最好的文化生活 是什么?
我想,邀三五位作家,尤其是相约女作 家, 在西湖边举办小型文学沙龙不啻是最 享受的文化生活了。 品茗诵诗、文学评论、 谈天说地, 找回上世纪80年代文学盛装的 氛围和感觉, 让文学来提升我们的精神生 活质量,富有诗意的生活是我们的追求。
3.你想写一本关于杭州的书吗? 如果 想,你最想写杭州的什么?
每天挤车两次。常常踩别人的脚,自己 的脚也常常被别人踩。车上乘客相互吵架, 不足为奇,司空见惯。 这就是城市生活!
(本文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因篇幅 限制,此为开头部分。 )
●杭州问答
1.如果有时光机,你最愿意生活在哪 个朝代的杭州?
历史上曾有这样的一个杭州, 她不自 顾璀璨也不妄自黯淡: 大唐的杭州偏居长 安江南畔,那是一段杭州梳理雏羽,丰满轻 翼的时期,那样一个时代里,钱塘入海,西湖 安睡,柳荫成行,但无车马招摇,春花秋落,却 不争奇斗艳。 有画意诗情,没有感月伤花。 倘若当真生在这样一个侧卧在长安东南偏 南的杭州,兴起可以北上长安,盛唐英姿勃 发;罢了隐于西子故里,岂不自在脱俗?
方卫平(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
●作品选
我不明白……
电线像小河里的波浪似的抖动起来, 能看到远远的电车的两条辫子在电线上滑 动。等车的人立刻大乱起来,大汉们双手叉 门,拦住后面的人,小孩被挤痛了大哭,车 门又将一个人的衣服夹住了, 这人用响彻 云霄的声音大骂售票员。
我背着沉甸甸的双肩书包, 往人缝中 一钻便挤上了。 我心中想,对不起啊,我有 急事,先走一步。
她与 杭州
我出生在杭州。 我们全家在皇亲 巷那幢二层砖木结构的教工宿舍楼住 了二十八年。后来要造新大楼,房子拆 了,我们曾搬到体育场路、竹竿巷、二 圣庙前住过。 最难忘的还是在皇亲巷 的岁月。 记忆最深的是夏天家家户户 在门口乘凉,吊几桶井水喷洒在地上, 摆上竹榻、竹椅,天黑下来我们就在萤 火虫的闪烁中听大人给我们讲故事。
高中毕业我曾在黄龙洞小学做过 代课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奔跑在黄龙洞 附近山上那一片竹林里,孩子清脆的笑 声和风声在竹林间回荡, 宁静而喧哗, 让我从此爱上那一片茂密葱郁的绿色 竹林, 同时也爱上了和孩子有关的一 切。 后来,我开始为孩子们写作。
张婴音:以童心看世界
●作品简介
《我是女孩》:张婴音专门 为青春期的孩子撰写的散文 集。 这是一本写给花季少女看 的书。 张婴音用优美的散文笔 调,第一人称的手法,站在女孩 的立场上, 提出容易被成人忽 视的一些问题, 包括心理、情 绪、生理健康等。
5.接下来你有什么样的计划? 没有太大的计划, 尽我所能再写一些 孩子喜欢的儿童短篇小说。当然,希望能有 一个更高的新的起点, 超越自己以往的短 篇小说创作。
6.延续第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和哪 位古代才子、才女相似?
啊呀, 才子佳人什么只能别人说的!怎 么能把自己放上去比较?不过,那时候白居 易可是在杭州啊! 那我可一定要赶一个他 的签售会,当一把白老的“铁杆粉丝” !只可 惜了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 到时候 就不能在微博上向朋友们(亲们)分享白老 的“最新动态” 啦!
车窗上映着一抹夕阳的余光, 对面大 厦第13层有两块大玻璃,被夕阳照染得金 光灿烂的。小汽车一辆一辆超过电车急驰, 尾部的红灯、黄灯交替闪亮,仿佛在进行一 场超速比赛。 不一会儿,太阳全没了,一串 串的街灯星星般点缀在夜空中, 商店里的 音乐响了,哑嗓子的歌星开始唱歌,烦躁、 难听。
我在车上数那些红的、绿的、蓝的霓虹 灯广告牌。霓虹灯总是这里少一只胳膊,那 里少一条腿,广告牌常常不是《熊猫牌》变 成 了《能 猫 牌 》, 就 是《娃 哈 哈 》 变 成 了 《娃合合》,看到这些我忍不住发笑。
《快乐妈妈和快乐女儿》: 这是张婴音的儿童中短篇小说 集。 每一篇小说都以不同的构 思、独特的视角,关注儿童的生 存和成长状态,演绎发生在家庭 和学校里有趣又有意思的故事。
《天天都有麻烦事》:张婴 音的第一部长篇儿童小说。作品 洋溢着欢快诙谐的气氛,充分张 扬了作者“快乐成长” 的理念。
本 版 文 字 整 理 阿 葱
很想写一部以杭州西湖为背景的成长 小说。 不一定特指杭州的某一个景点某一 个事件,而是那种文化环境,这对一个孩子 的成长是不一样的。 就像一个在杭州长大 的孩子和在北京长大的孩子, 从小经历的 文化生活环境不同,成长的轨迹、思考的方 式、生活态度和精神品格也会有所不同。我 觉得从这个层面来考虑有点意思。
实的,情节是很生动的,语言是活泼的,人
物形象是丰满的。
沈虎根
对童年的理解和悲悯意识, 几乎是驱 动和滋润张婴音艺术情感的全部心理动力 和精神养分。正是这样执著的情怀,才促使 她二十年如一日地迷恋于承担起一个真正 的儿童世界的艺术关爱者、呵护者的角色, 并且乐此不疲。 也许有人会怀疑,把“悲 悯” 这样一个沉甸甸的词语搁在张婴音小 说上是否会显得不那么协调?那么我想说, 当一位作家用她二十年的文学生命表达着 她对于童年、对于成长的疼痛和无奈、忧伤 和呼吁的时候,这一事实所传递的,不正是 一种大悲悯的情怀吗!
青年时报
13
人文杭州·才子佳人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编辑 /刘翔 美编 / 钱曙晔 信箱 /rwhz@
●佳人名片
张婴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现为《家庭教育》 杂志社副编审、浙江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 委会副主任。 浙江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从1980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 发表儿童诗、 童话、散文、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数百篇,计 二百多万字。 曾多次获省内外各种奖项。
王清 (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副总编)
婴音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已经有二十 几年的写作历史了。到目前为止,她出版了 中短篇小说集《快乐妈妈和快乐女儿》,散 文集《我是女孩》和一些儿童故事读本等, 最近出版了一本小长篇 《天天都有麻烦 事》,她的作品获得了一些儿童文学奖项, 这都是值得祝贺的。在她大部分作品中,故 事内容和主题取向, 有一条一予贯之的主 线, 就是今天的儿童怎样才能快乐健康地 成长。 “快乐健康” 应当是她的人生理想, 也是她鲜明的教育理念。
4. 推荐一本或一篇关于杭州的最好 的文字,最能代表杭州这座城市的性情。
记忆中关于杭州的文字读得不多,才 疏学浅。 郁达夫先生写的短篇小说《迟桂 花》倒是读过几遍,印象颇为深刻。 文中提 倡的“迟桂花精神” ,有点符合杭州这座城 市的性情。 迟桂花具有清香、朴素、耐久的 品性, 而杭州西湖那种沉静自得的安然之 美,形象地表现出迟桂花的精神特征。
●论者说她
真正的幽默则是潜沉在河流底部的水 草,随水波轻漾静静地摇曳生姿,灵动柔美 而不随波逐流。 张婴音在《天天都有麻烦 事》中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幽默精神。 温 暖的幽默不是搞笑,不是一种语言的技巧, 而是一种创作的精神。 这种精神不是每个 作者都可以企及的, 而我们却在张婴音老 师的《天天都有麻烦事》中每每有这样欣 喜地发现。
张抗抗(著名小说家)
张婴音从一位少女时代写少年小说开
始,写了20多年,一直写到人到中年,坚持
写儿童小说, 我是一开始就非常喜欢她的
作品的, 并确认她将是我省儿童文学作家
中一位人才难得的后起之秀。 因的成功经
验,遵循了创作的艺术规律,并且充分发挥
了自身的特色。所以,她的作品的生活是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