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基础会计总论

第一章基础会计总论

第一章基础会计总论
考核标准
10%
出勤率
10%
随堂作业
10%
课堂提问
70%
考试
课堂要求 做好随堂笔记 按时完成作业 做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
课程特点
会计基础知识 强调理论、知识、方法 与技能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课程体系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 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第五章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六章 会计凭证 第七章 会计账簿 第八章 财产清查 第九章 会计报表 第十章 会计核算形式
答案:B
会计的本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对经济活动中的人、财、物三大要素 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 (一)基本含义及其内容 ●基本含义: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基本内容: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可归纳为两种:反映(核算
)职能与监督(控制)职能。
●理论依据:
判断题
会计是以货币为唯一计量单位,反映和 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 工作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 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 管理工作
多选题
(★★)会计监督贯穿于会计管理活动的全 过程,不仅体现在过去的经济业务上,还 体现在经济业务发生过程和尚未发生之前 包括
近代会计
20世纪30 年代至今
现代会计
◆所处年代: 20世纪30年代至今。 ◆标志: (1) 会计学基础理论的创立
会计学基础理论是一套以会计目标为中心,相互 连贯、协调一致的概念体系。
(2)会计理论和方法逐渐分化为两个领域
20世纪50年代,传统会计逐步分化为管 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大分支,丰富了会计学 科的内容,增强了会计的功能。
人类生产活动
三、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产物——剩余产品的出现
简单生 产活动
复杂生 产活动
生产活动
劳动 成果
劳动 耗费
对劳动耗费和成 果的比较及剩余 产品的分配等
剩余
会计
人类生产活动
四、结论
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与完善。经济 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全球市场经济一 体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世界商业语言”的 会计必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会 计
总出 纳
大 府
职职 内币
单式记账 法:采用 文字叙述 的形式, 以实物计 量单位记 录所发生 事项的一 种方法。
【例】春秋战国时期韩非的会 计思想
《韩非子· 解老》中有:“ 人有欲则会计乱, 会计乱则有欲甚。” “所谓会计乃计量财物多少, 出入不误,含廉洁理财之意。”
●把官吏的贪欲与会计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互为因果关系 ●会计应廉洁理财、记录计算准确,不给贪利人以机会
奴隶社会以前的会计,标志:没有专 门的会计职业
奴隶社会--15世纪的会计,标志:会 计职业的出现、会计名词的产生
15世纪以后-- 20世纪50年代的会计,标 志:复式记账法的诞生、注重财务收支 核算。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会计,标志:管理 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电子计算机在会 计上的应用等。
会计萌芽时期
(一)会计与生产活动的密切关系
生产活动
劳动 耗费
劳动 成果
人类生 存与发 展的基 础
对劳动耗费和 成果的计量、 计算和记录
会计活动
(二)生产活动的发展推动了会计发展
简单生 产活动
生产活动 会计
★“生产职能的 附带部分。”
--马克思
复杂生 产活动
生产活动 会计
★会计逐渐与生 产职能分离,成为 一种独立职能。
唐宋时期:会计核算的记账方法逐步发展 ,创建和运用了“四柱结算法”。
四柱即“旧管”,“新收”,“开除”, “实在”,其含义相当与现代会计的“期初结 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 结存”。
四柱之间的平衡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或: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上期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存)
生产“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 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 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 马克思:《资本论》
第二节 会计的含义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 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 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 作
会计概念的两层含义:
1、会计的本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对经济活动中的人、财、物三大要素 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周礼·天官·司会》篇中指出:会计, 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 岁成(参互相当于旬报,月要相当于月报 ,岁会相当于年报)。由此可见,西周时 代会计方法已有相当成就。
周王朝严密的财计组织


稽查
天官大宰
小宰
年报 月报
旬报
宰夫
国库
职天泉 金府府
地官
司会 司书 九府出纳
外内玉 府府府
春官、夏官等六卿
2.近代会

公元前11 公元前11世纪
世纪前
至公元15世纪
会计萌 芽时期
古代会计
15世纪至20 世纪30年代
近代会计
◆所处年代:15世纪-- 20世纪30年代。
◆标志:复式记账法(簿记)的诞生、计量单 位的演变等。
复式记账法(簿记)的诞生——是对单式记 账法(簿记)的重大变革,被称之为“会计发展 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A、事前监督
B、事中监督
C、事后监督
D、事后报告
[答案]:ABC
[解析]:会计监督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 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 事后的监督。
判断
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 能,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又是 会计核算的保证( )
[答案]:错
[解析]: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 职能、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 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的保证。
(四)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 1.反映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 2.监督职能是反映职能的保证。
反映 会
计 监督
核算系统 控制系统
单选题
下列关于会计监督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
2、会计的基本特点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 单位
会计所进行的管理,是一种价值形式的 管理
例题
判断题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答案:正确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 经济管理工作
例题
判断题 会计是以货币为唯一计量单位 ,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 种经济管理工作
例题
2. 显著特征
(1)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实物量、劳动量等为辅助 计量单位。
(2)会计主要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 (3)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3. 基本内容
经济 业务
记账
算账
报账
4. 重要作用
形成会计信息系统,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服 务。
(三)会计的监督职能 1. 基本含义
会计分析 方法
会计核算 方法
用以反映和 监督经济活 动的方法
基础方法 研究重点
会计检查 方法
利用会计核算资 料,对经济活动 的效果进行分析 和评价的方法
也称审计,检查 经济活动的合理 合法性、真实准
确性的方法
例题
1、多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B.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生产“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 模进行,监越督是失去纯粹个反人映的性质, 作为●会对计基过本程职能的的控外延制: 和观念总结的簿 记就除越以上是职能必外,要会。计还”具有控制经济过程-、-马分析克经济思效
果、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职能。
(二)会计的反映职能
1. 基本含义
●指会计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 、系统、及时、准确的表现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为经营管理提供会 计信息。
[该题针对“会计职能”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会计的特点
1、管理形式: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 位
2、管理要求: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 监督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 和综合性
3、管理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 、 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 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 编制会计报 表。
会计分析方法 会计检查方法
外部会计: 财务 记账、算账、 会计 报账等
审计
会计
管理 会计
内部会计: 提出预测和 决策方案等
成本 会计
(3)会计记账手段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 起,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科学技术成果在会 计上的应用,引起了记账手段的伟大变革。
会计
20世纪50年代
手工处理
电子计算
机处理
算盘
账本 计算器
二、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原因有多种,根本原因在于:
◆标志:会计人员和机构的产生、会计名词的出现 等。如:在我国的周王朝中就设立了会计机构和专门 人员;“会计”名词也产生于那个时期;同时,也产 生了一定的会计思想。
★早期会计被称簿记——Bookkeeping。
【例】我国周王朝严密的财计组织
(周朝: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41年)
据《周礼》记载,早在西周时代,周 王朝已设立专门管钱粮赋税的官员,总管 王朝财权的官员被称为“大宰”,掌握王 朝计政的官员被称为“司会”。司会主天 下之大计,为计官之长。
公元前11 世纪前
会计萌 芽时期
原始计量与记录时期
◆所处年代:奴隶社会以前的会计。
◆标志:人类已经有了简单的记录、计量行 为,如绘图记事、垒石计数和结绳记事等。但 还没有专门的会计职业与机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