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双螺杆压缩机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1)1.1.双螺杆压缩机的特点 (1)1.2.双螺杆压缩机的应用前景 (1)1.3.双螺杆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2.转子型线设计原则 (5)2.1.转子型线及其要素 (5)2.2.转子型线设计原则 (5)3.设计要求 (6)3.1.设计给定的参数 (6)4.选定型线类型及型线推导过程 (6)4.1.选定型线类型 (6)4.2.型线推导过程 (7)5.转子几何特性 (28)5.1.I级几何特性 (28)5.2.II级几何特性 (31)6.热力计算 (34)6.1.设计要求 (34)6.2.计算理论容积流量 (34)6.3.计算实际容积流量 (34)6.4.设计选型以及各参数选定 (34)6.5.给定绝热效率 (34)6.6.各级具体参数计算 (35)6.7.复算电动机功率 (40)6.8.计算比功率 (41)1. 双螺杆压缩机的特点和应用前景1.1. 双螺杆压缩机的特点就气体压力提高的原理而言,螺杆压缩机与活塞压缩机相同,都属于容积式压缩机。
就主要部件的运动形式而言,又与透平压缩机相似。
所以,螺杆压缩机同时兼有上述两类机器的特点。
1) 螺杆压缩机的优点如下:1)可靠性高。
螺杆压缩机零部件少,没有易损件,因而它运转可靠,寿命长,大修间隔期可达4-8万h.2)操作维护方便。
螺杆压缩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不必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可实现无人值守运转。
3)动力平衡好。
螺杆压缩机没有不平衡惯性力,机器可平稳地高速工作,可实现无基础运转,特别适合用作移动式压缩机,体积小、重量轻、占地面积少。
4)适应性强。
螺杆压缩机具有强制输气的特点,容积流量几乎不受排气压力的影响,在宽广的范围内能保持较高的效率,在压缩机结构不作任何改变的情况下,适用于多种共质。
5)多相混输。
螺杆压缩机的转子齿面间实际上留有间隙,因而能耐液体冲击,可输送含液气体、含粉尘气体、易聚合气体等。
2) 螺杆压缩机的主要缺点:1)造价高。
由于螺杆压缩机的转子齿面是一空间曲面,需利用特制的刀具在价格昂贵的专用设备上进行加工。
另外,对螺杆压缩机气缸的加工精度也有较高的要求。
2)不能用于高压场合。
由于受到转子刚度和轴承寿命等方面的限制,螺杆压缩机只能用于中、低压范围,排气压力一般不超过3MPa。
3)不能用于微型场合。
螺杆压缩机依靠间隙密封气体,目前一般只有容积流量大于0.2m3/min时,螺杆压缩机才具有优越的性能。
1.2. 双螺杆压缩机的应用前景1) 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动力用的喷油螺杆压缩机已系列化,一般都是在大气压力下吸入气体,单级排气压力有0.7 MPa、1.0MPa和1.3 MPa(表压)等不同形式。
少数用于驱动大型风钻的两级压缩机,排气压力可达到2.5 MPa(表压)。
此类压缩机目前的容积流量范围为0.2-100m3/min,越来越被用到对空气品质要求非常高的应用场合,如食品、医药及棉纺企业,占据了许多原属无油压缩机的市场。
2) 喷油螺杆制冷压缩机目前,半封闭和全封闭式螺杆制冷压缩机广泛应用于住宅和商用楼房的中央空调系统,产量远远超过开启式。
此外,螺杆制冷压缩机还用于工业制冷、食品冷冻、冷藏,以及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制冷装置。
在环境温度下工作时,单级螺杆制冷压缩机可达-25℃的蒸发温度,采用经济器或双级压缩,可达-40℃的蒸发温度。
既能供冷又能供暖的冷热两用螺杆机组,近年发展很快。
目前螺杆制冷压缩机标准工况下制冷量范围为10-2500KW。
3) 喷油螺杆工艺压缩机喷油螺杆工艺压缩机的工作压力由工艺流程确定,单级压力比可达10,排气压力通常小于4.5MPa,但可高达9MPa,容积流量范围为1-200 m3/min。
4) 干式螺杆压缩机目前一般干式螺杆压缩机的单级压力比为1.5-3.5,双级压力比可达8-10,容积流量为3-500m3/min。
5) 喷水螺杆压缩机使喷入的水与润滑油隔开,用于一些可能发生聚合反应的气体,向压缩机入口喷入适当的溶剂,以冲掉这些化合物。
6) 其他螺杆机械螺杆压缩机可作为油、气、水多相流混输泵使用,也可作为真空泵使用单级真空度可达98%,能耗较其他类型真空泵低20%-50%。
此外,螺杆机械还可作为膨胀机。
1.3. 双螺杆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3.1.基本结构通常所称的螺杆压缩机指的是双螺杆压缩机。
双螺杆压缩机的发展历程较短,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压缩机。
双螺杆压缩机是一种容积式的回转机械。
由一对阴、阳螺杆,一个壳体与一对端盖组成。
在倒“8”形的气缸中,平行地配置着一对相互啮合的螺旋形转子,分别称为阴、阳转子。
它们和机体之间构成一个“V”字形的一对密封的齿槽空间随着转子的回转而逐渐变小,并且其位置在空间也不断从吸气口向排气口移动,从而完成吸气-压缩-排气的全部过程。
一般阳转子与原动机连接,由阳转子带动阴转子转动。
在压缩机机体的两端,分别开设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孔口。
一个供吸气用,称作吸气孔口;另一个供排气用,称作排气孔口。
1.3.2.工作原理螺杆压缩机的工作循环可分为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过程。
随着转子旋转,每对相互啮合的齿相继完成相同的工作循环,这里只研究其中一对齿。
1) 吸气过程图1示出的螺杆压缩机的吸气过程,所讨论的一对齿用箭头标出,阳转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阴转子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图中的转子端面是吸气端面。
机壳上有特定形状的吸气孔口如图1粗实线所示。
图1 双螺杆压缩机的吸气过程a)吸气过程即将开始b)吸气过程中c)吸气过程结束图1(a)示出的是吸气过程即将开始时的转子位置。
在这一时刻,这一对齿前端的型线完全啮合,且即将与吸气孔口连通。
随着转子开始运动,由于齿的一端逐渐脱离啮合而形成齿间容积,这个齿间容积的扩大,在其内部形成了一定的真空,而此齿间容积又仅与吸气口连通,因此气体便在压差作用下流入其中,如图1(b)中阴影部分所示。
在随后的转子旋转过程中,阳转子齿不断从阴转子的齿槽中脱离出来,齿间容积不断扩大,并与吸气孔口保持连通。
吸气过程结束时的转子位置如图1(c)所示,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齿间容积达到最大值,随着转子的旋转,所研究的齿间容积不会再增加。
齿间容积在此位置与吸气孔口断开,吸气过程结束。
2) 压缩过程a)吸气过程即将开始b)吸气过程中c)吸气过程结束、排气过程即将开始图2示出螺杆压缩机的压缩过程。
这是从上面看相互啮合的转子,图中的转子端面是排气端面,机壳上的排气孔口如图中粗实线所示。
在这里,阳转子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阴转子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图2 双螺杆压缩机的压缩过程图2(a)示出压缩过程即将开始时的转子位置。
随着转子的旋转,齿间容积由于转子齿的啮合而不断减少。
被密封在容积中的气体所占据的体积也随之减少,导致压力升高,从而实现气体的压缩过程,图2(b)。
压缩过程可一直持续到齿间容积即将与排气孔口连通之前。
3) 排气过程图3 双螺杆压缩机的排气过程a)排气过程中b)排气过程结束图3示出螺杆压缩机的排气过程。
齿间容积与排气孔口连通后,即开始排气过程。
随着齿间容积的不断缩小,具有排气压力的气体逐渐通过排气孔口被排出,图3(a)。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齿末端的型线完全啮合,图3(b) 。
此时,齿间容积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孔口被完全排出,封闭的齿间容积变为零。
2. 转子型线设计原则2.1. 转子型线及其要素螺杆压缩机最关键的是一对相互啮合的转子。
转子的齿面与转子轴线垂直面的截交线称为转子型线。
对于螺杆压缩机转子型线的要求,主要是在齿间容积之间有优越的密封性能,因为这些齿间容积是实现气体压缩的工作腔。
对螺杆压缩机性能有重大影响的转子型线要素有接触线、泄漏三角形、封闭容积和齿间面积等。
(1)接触线。
螺杆压缩机的阴、阳转子啮合时,两转子齿面相互接触而形成的空间曲线称为接触线。
如果转子齿面间的接触连续,则处在高压力区内的气体将通过接触线中断缺口,向低压力区泄漏。
阴、阳转子型线啮合时的啮合点轨迹,称为啮合线。
啮合线实质是接触线在转子端面上的投影。
显然接触线连续,意味着啮合线应该是一条连续的封闭曲线。
(2)泄漏三角形。
在接触线顶点和机壳的转子气缸孔之间,会形成一个空间曲边三角形,称为泄漏三角形。
若啮合线顶点距阴、阳转子齿顶圆的交点较远,则说明泄漏三角形面积较大。
(3)封闭容积。
如果在齿间容积开始扩大时,不能立即开始吸气过程,就会产生吸气封闭容积。
吸气封闭容积的存在,影响了齿间容积的正常充气。
从转子型线可定性看出封闭容积的大小。
(4)齿间面积。
它是齿间容积在转子端面上的投影。
转子型线的齿间面积越大,转子的齿间容积就越大。
2.2. 转子型线设计原则(1)满足啮合要求。
螺杆压缩机的阴、阳转子型线必须是满足啮合定律的共轭型线。
(2)形成长度较短的连续接触线。
为了尽可能减少气体通过间隙带的泄漏,要求设法缩短转子间的接触线长度。
(3)应形成较小面积的泄漏三角形。
(4)应使封闭容积较小。
吸气封闭容积导致压缩机功耗增加、效率降低、噪声增大。
所以转子型线应使封闭容积尽可能小地。
(5)齿间面积尽量大。
较大的齿间面积使泄漏量占的份额相对减少,效率得到提高。
3. 设计要求3.1. 设计给定的参数排气量:minQm263/排气压力:2.5MPa供气稳定:60摄氏度电机转速:2960rpm电机功率:250kw4. 选定型线类型及型线推导过程4.1. 选定型线类型考虑到采用油润滑,减少泄漏,提高机器效率和可靠性,因此采用单边不对称销齿圆弧。
本设计采用我国规定的螺杆压缩机标准的单边不对称摆线-销齿圆弧型线。
如下图所示。
单边不对称摆线-销齿圆弧型线a)型线b)啮合线这种单边不对称摆线-销齿圆弧型线与原始不对称型线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径向直线AB及DE倒棱修正,去除了原始不对称型线外圆上的摆线形成点,并使摆线IJ的形成点向内移动。
另外,将圆弧齿曲线扩大一角度,形成保护角,使摆线CD的形成点I处于阳转子外圆之内,保护了对啮合性能很敏感的摆线形成点。
修正后,便于转子在加工、安装、运行及储运中保护摆线形成点。
但使接触线顶点与转子齿顶圆交点之距离略有增大,使通过泄漏三角形的泄漏量增加。
为此,通常限制直线段DE的长度在0.5-2mm 的允许范围之内。
处在低压侧的直线段AB的长度,由于不影响气密性,通常从制造工艺出发,使其与圆弧BC光滑过度。
4.2. 型线推导过程具体型线推导过程,我们是借助于Mathcad这款软件做的,全部参数化设计,以下提供软件中设计的各类参数,同时电子稿里面也会附上源文件,还有各种作图文件。
下图为proe画出的I级转子啮合三维曲线。
5. 转子几何特性 5.1. I 级几何特性5.1.1. I 级齿间面积和面积利用系数 1) 齿间面积阴、阳转子的齿间面积是螺杆压缩机的重要几何性质之一,在对转子型线的各段组成齿曲线建立方程逐个确定其参数变化范围后,可利用解析法求得转子的齿间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