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准大学生防骗手册-6.16

准大学生防骗手册-6.16

陷阱四:逾期后果很严重,容易引发“连环贷”
有个做网络贷款的校园代理私下透露,其实不怕他们逾期,就怕他 们不逾期,一旦逾期之后,那就是按天算利息了,利滚利,越滚越 大,那网络平台就发财了,因为留的有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电话,可 以先威胁他们要告诉老师,还不行那就直接打电话给家长,家长一 般为了不让小孩背上不良信用记录,都会还的。再不济,不还可以 走司法程序么?反正有合同,我们怕什么?而且有一部分学生不敢 让家长知道,就“拆东补西”,很容易引发“连环贷”。
反思—— 理性消费
17
杜绝滥贷,警惕风险 青春不任性
有什么样的消费观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行为。消除大学生借贷消费的弊端,一方面,培养科学消 费观,努力营造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自觉抵制攀比消费、盲目消费的不良 风气,立足实际,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消费观摆正了,就不容易陷入校园贷的陷阱;消费观摆正 了,也会最大化利用好校园贷款带来的便利。
该项兼职对工作经验及学历无任何要求,加之报 酬丰厚,对学子诱惑极大。在骗取受害人信任后,以 购买商品替商家刷信誉或兼职打字为幌子,告知受害 人在购买商品后将返还其本金及佣金。再让受害人登 录其提供的网站链接通过第三方平台网上支付购买网 站内的商品,声称完成任务后才能帮其提高信誉值, 等受害人支付完成后,网站的相关联系人就销声匿迹。
案例三:赌球炒股,殆误终身
2016年3月9日,河南牧业经济 学院大二学生小郑在青岛跳楼自杀。 他则借用同学名义,先后通过各种网 贷平台贷款,总金额超过58万元。 从2015年开始,小郑就开始接触各 种网络贷款,种类达到了数十个。至 案发,小郑已经背负上百万的债务。
案例四:休学停课,荒废学业
西安南郊某大学机械类的大四学生阿木 (化名),一年时间,因为“校园贷”,他 从一个年年拿奖学金的优等生,变成了一个 经常旷课,一学期补考七门,并且四处躲债 的边缘人。2016年9月份,由于长期地旷课 和挂科,阿木和父母商量后不得不办理了退 学手续,跟父母回到他们打工的地方生活。 据郑老师估计,阿木有超过10万元的贷款。
按消费需求结构 消费要量力而行
消费要注重效益
消费要适时
理性消费 树立正确消费观
大学生需具备一定的理财头脑,不能养成贷款依赖性, 要加强风险控制意识和法律意识。选择正规贷款平台,了解 具体条款,避免上当受骗。债务违约时,大学生也应该勇于 承担责任。正确合理利用好“校园贷”,使之成为大学生的 “福音”,而不是“陷阱”。
噱头:
1、0门槛 2、到账快 3、先消费 后付款
网络借贷的陷阱
陷阱一:低息背后,实有高额服务费
有相当一部分网络贷款公司,在贷款到帐后,要收取“指标费用”,其实就 是服务费,比如贷款10000元,可能就会收取百分之十的服务费,贷款人拿 到的钱其实只有9000。
陷阱二:分期还的少,其实是高利贷
有一部分校园网贷的代理,在向同学介绍网贷的时候,一味的强调可以分期,没 什么压力,某高校学生就透露,有代理向他介绍网络贷款,贷5000元,分12个 月还清,每个月仅需偿还551,五百多听起来很划算,可仔细算下来,12个月的 话,该学生总共需要支付6612元(每个月利息135元),折合贷款年利率为 26%,而事实上,年利率超过24%就已经属于高利贷了!
六大要 素分析
警惕“野 鸡大学
的。
故意混淆成人教育、高等自学考试,一些骗子 利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大众化、多元化发 展形势,把普通高等学校与现在其他高等教育 形势混淆。 比如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声称只 要肯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名牌院校。 考生入学后才知道,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 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
张同学称其同学遭遇一个诈骗团伙,该团伙通 过QQ联系、专挑学生下手,谎称可以更改高 考成绩,要求先付费,其身边有几位同学均已 被骗。由于害怕被校方知道更改成绩的事情而 受到处分,所以被骗的同学一般都不报警。骗 子“改分数”的要价不等,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更改 高考成绩
发放助学 金诈骗
院。
一位考生家长的手机收到一条由陌生号码发出的短 信:“你好!我是xx教育局,恭喜你孩子高考获得一批奖 学金。麻烦你提供一个银行账户及身份证,直接转你 银行账户。谢谢!”这位考生家长非常警惕,并没有相 信对方,而是选择向公安机关举报,提供线索。全国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明确,所有资助项目均不要求学生 预先缴纳任何费用,不要求在ATM机或网上进行任何
向受害人发送虚假 的业务订阅情况
再发送“需退订编 辑**到10086
受害人收到后立即 回复,却不知道这 是“补卡验证码”
犯罪分子补卡后,受 害人手机卡成废卡,
但却不知道原因
犯罪分子在受害人挂 失卡之前通过支付宝 绑定的银行卡转走卡
内资金
犯罪分子同时收集受害 人身份证号,父母姓名, 住址等关键信息后,挂
案例五:网贷不良记录,危及个人征信
广西某学院的学生周某,因沉迷赌博向某小额 信贷借款3000元,最后无力偿还,被告上法庭。 法院认为利息过高,但周某仍需偿还本金2000元 及利息1000元。判决生效后,周某仍无力偿还, 也不敢将此事告知父母。因周某未履行生效判决, 该小额信贷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周某因此被列 入失信黑名单,成为“老赖”。因为这3000元, 曾看中的他的某大型企业,在查到其失信之后拒绝 录用。估计其他大型企业也会因为这一”污点“而 拒绝周某,这3000元的代价,实在太大。
家是最温暖的港湾
遇事求父母,切勿自行决
谢谢观看
——安全无小事 人人关注安全——
准大学生防骗手册
——安全无小事 人人需谨慎
准大学生安全教育
时间:2019年6月16日
CONTENTS
——目 录——
Part 01 校园贷
Part 02 电信诈骗
Part 03 招考防骗
大学生最容易陷入的金融陷阱
—第 1 篇—
校园贷
校园贷是什么?
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一项金融借贷服务。在校大学生通过互联网 在校园贷平台完成提交个人身份资料、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 等借款流程操作,就可以申请到一定额度的信用借款,用于消 费、微创业、应急周转、培训助学等用途。
校园贷恶性 典型案件
11
案例一:校园贷只是表,高利贷才是里
大学生尹同学在趣分期申请了分期产品,因为逾期, 还要交滞纳金。一算才知道,借款本金6000元,但是现 在要还1.3万,利息高达30%。这意味着,如果他在此平 台借款1万,1个月后滞纳金的利息金额就是 10000*1%*30=3000元,一年就可滚到36000元,年利 息高达36%。
操作。
这些事情要亮红灯
热情老乡帮忙拿行李:一去不复返 同情心泛滥帮助他人汇款出借身份证、银行卡 带交学费、代交费用等 警惕霸王消费:理个发花了3800 个人信息勿外泄:聊天过程不要泄露个人信息 三样东西不外泄: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 各种网上兼职、交押金、交会费 警惕传销、会让你发大财的老乡、同学等
涉罪、传票、退税、补助金、助学 金、奖学金、贷款、信用卡透支消 费、电话欠费、机票退改签等
常见套路-骗局案例
冒充网上购物客服以订单异常进行退款欺诈
事实上,主流的电商网站都没有这种所谓的交易异常解决流程。
常见套路-骗局案例
冒充招聘人员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一些找工作的网站散布以替商城店 铺刷信誉、兼职打字等类型的招聘广告,并利用QQ与 受害人联系。
一时的消费,仅仅让你高兴的是几天,接下来可能面对的是“漫长的黑夜”。
校园贷的 前世今生
6
校园的信贷市场
分期乐
趣分期 爱学贷
名校贷
2009年,银监会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各大商业银行随后停止针对大学生 发放信用卡,这给予了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成长土壤。
2014年开始,趣分期、分期乐、爱学贷、名校贷等多家专门针对学生的信用贷款,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2016年,校园贷已经成为安全、诈骗、经济、民生的重灾区。其中,不乏因承受心理压力过大而自杀或者猝死 的案例。 2017年,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 业务。
失支付宝重置密码
常见套路-骗局案例
套路太多,不胜枚举 请大家在学习之余多关注相关新闻
1 熟悉各种办事流程 2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遇威胁要镇定) 3 建立大众防骚扰共识(手机来电标记) 4 管好身份证和银行卡(不借不卖,遗失补办)
• 首先保留被骗证据。如:通信记录、聊天记录、转账或汇款记录等 。
• 立即打110报警或到附近派出所报案。
案例二:裸贷害人不浅,或在暗中继续
合肥某职业学校一大二女生,就通
过裸贷借钱用来和男友花销。借来自
用的本金不到5万元,一年不到,欠 下的贷款本金已高达30万元,本息合 计更是达50多万元。因还不起钱,其 裸持身份证照片被曝上网,家人电话 也被催债电话打爆。不得已,家人在 报警同时,正在变卖唯一住房还款。
它具有高科技性、强隐蔽性、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包括网络、电话、短信、QQ、微信 诈骗等。
(一)要求转账支付
1.犯罪分子以公安、税务、社保、医保等政府单位名义恐吓消费者支付欠款、保释金等等。 2.犯罪分子以亲人、领导、同事、朋友名义救急等。 3.犯罪分子以中奖类消息诱骗支付税费、运费、手续费等 4.犯罪分子以补助、救助、助学金为由实施诈骗。
由于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 作程序复杂,加上省外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
木马短信 内部指标
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调整,致使录取持续
的时间较长,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
急切心理,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
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 艺术生 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 交钱录取
常见套路-骗局案例
引诱点击链接类
交学费、返学杂费、开学通知书、课程表、 成绩单、帮班主任投票、照片、交通罚单、 淘宝会员红包群或奖品、手机银行服务到期 等含有链接的信息,点击后木马病毒安装在 手机上,盗走手机绑定的银行卡信息,通过 网银或第三方支付盗取存款,或者点击后是 钓鱼网站骗你转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