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金融商业模式及现状汇编

旅游金融商业模式及现状汇编

众信旅游推出旅游金融产品2016年06月02日03:16《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06月02日第10版)本报电(梦然)近日,众信旅游与中信银行携手推出联名信用卡,持卡用户将在购买众信旅游产品时享受折扣价及会员专属服务,并能获得中信银行信用卡多倍积分、免费航班延误险等多重权益。

此次合作将整合众信旅游及中信银行信用卡优势资源,打造“旅游+金融”产品,以此精准触达具有持续消费能力的群体,并为他们量身打造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

近年来,众信旅游陆续与国内外多家金融机构开展了境外用卡奖励、冠名热门路线旅游团、优惠结算等活动,不断优化提升消费者体验。

众信旅游由出境游运营商升级为全方位出境综合服务平台。

这个平台由出境游业务平台、目的地生活服务平台、海外教育服务平台、移民置业服务平台、出境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以及“出境云”大数据管理分析平台等构成。

在线旅游跨界做金融:只做旅游很难赚钱2015年10月14日06:30南方都市报微博我有话说收藏本文途牛旅游网昨日正式对外推出首付出发、出境保两款互联网旅游金融产品。

其实不只途牛,近年来,各大在线旅游企业都在“跨界”试水旅游金融。

易观智库数据监测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的交易额规模为19.7亿元人民币。

预计到2017年,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221.9亿元人民币。

互联网旅游金融在旅游产业已进入全面布局期。

主攻方向:预授信和理财南都记者获悉,“首付出发”是一款面向个人用户的自营旅游互联网金融产品,可向用户提供“先消费、后付款”的预授信服务。

途牛将在线实时评估客户信用,首期给予“首付出发”用户最高2.5万元的信用额度,总计预授信额度70亿元。

“出境保”则是一款旅游权益与金融权益相结合的消费金融产品。

具体来说,用户将保证金存入“出境保”产品中,在旅游消费下单时可享受立减优惠,属于收益前置。

90天出境保到期后,客户还可获得正常的活期存款收益。

前后双重收益,加上相关的产品促销活动,合计最高年化收益率可达18%。

携程方面昨日向南都记者介绍,此前该公司对外发售了名为“程涨宝”产品,与携程股票涨幅挂钩,最低保底年化返利率为6%。

如果封闭期内,携程股票未达到预期涨幅,“程涨宝”也将按照年化返利6%的比例,向用户赠送礼品卡。

去哪儿则表示,他们也推出了相关产品,如针对去哪儿网消费者的个人理财工具趣游宝及个人小额授信业务拿去花等产品。

未来去哪儿会在平台模式的基础上,向整个旅游金融产业链的上下游扩展。

风控:基于旅游场景和大数据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有风险。

那么旅游企业做金融,又如何把控风险呢?据去哪儿网介绍,他们推出的“拿去花”分期产品的机构坏账目前保持为零。

据途牛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陈杰介绍,其实“首付出发”早在8月份,已经在老客户群体中先试水了。

两个多月的数据显示,目前用户已使用的最高授信额度为1.7万元,常规产品最低首付金额为200元。

截至目前该产品风控成绩优异,坏账率也为零。

陈杰表示,首付出发的风控植根于产业背景,旅游客户身份真实性可验证,线路预订无法转让套现,旅游预订人有社会关系信息,促使用户有更强的还款意愿。

途牛网创始人兼CEO于敦德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途牛已专门成立了信贷事业部,团队成员来自于大型银行、小贷公司、著名金融公司、知名会计事务所等,通过专业的团队来设计和管理首付出发业务,做好风险控制。

劲旅网总裁魏长仁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旅游企业做金融,前期可能会有人才储备和团队建设的问题。

在线旅游企业的高管对互联网金融可以说都很熟悉,但要搭建整个团队还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做金融,特别是做消费金融业务,虽然在线旅游企业本身有大数据,但目前整个中国的征信体系并不健全,一个人的整体信誉程度不是一家企业能够做到的。

易观智库分析师马天骄向南都记者表示,据其了解,此前尝试推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旅游企业,目前并未听到恶意欠款的事件。

“如果个人在在线旅游企业发生了不良信用记录,这个记录更容易被传播,因此消费者还是很谨慎的。

”她表示,任何金融产品都有风险,但“先旅游再还款”,这是促进旅游C端消费的一种手段,旅游企业一定会去做的。

做金融是赚钱的一个方法为何在线旅游企业纷纷跨境涉足互联网金融业呢?于敦德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旅游是最早与互联网结合的一个产业,而现在它又是最早与互产网金融结合起的领域。

在线旅游做金融,这跟产业特性相关。

”他表示,很多消费领域,像医疗和教育,未来都有可能涉足做互联网金融,但目前这些行业还无法做到像在线旅游那样与互联网结合程度这么高。

劲旅网总裁魏长仁表示,旅游产品有几个特点,一是流水大,二是供应链长,这些都是做金融的基础条件。

另外,旅游产品毛利率低,如果只做旅游,很难赚钱,在线旅游企业必须做综合业务,做金融是企业赚钱的一个方法。

采写:南都记者伊晓霞在线旅游金融热潮或可终结出境游保证金问题来源:旅游圈作者:孙明2015-10-2419:15分类:旅游行业评论在线旅游金融热潮或可终结出境游保证金问题最近,在线旅游公司途牛发布了其最新的金融产品,高调宣布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

一时间,“在线旅游+金融”话题在业内外媒体频繁出现,有媒体甚至用了“在线旅游玩金融,边玩边理财”的标题表达对“在线旅游+金融”这一新事物的支持与肯定。

旅游和金融一直都是好基友,此轮热潮未见实质创新旅游金融业务,自古有之。

旅游金融业务和现代旅游业历史一样久远。

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的现代旅游业鼻祖托马斯·库克还创办了最早的旅行支票。

旅行支票可在世界各大城市通行,凡持有旅行支票的国际旅游者可在旅游目的地兑换等价的当地货币,更加方便了旅游者的跨国和洲际旅游。

今天,景区、游乐园、度假村、酒店等硬件的建设和运营都离不开金融手段——投融资;旅游企业之间的现金预收、预付、扎帐和欠款额都是巨量资金流;每年居民旅游消费造就的信贷额也不是小数目。

OTA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启发,开始思考让旅游、金融、互联网三者更高效结合,跨界开发新产品以增加收入。

对大型OTA进军互联网金融业务,有批评人士撰文指出他们缺乏创新:“金融机构的核心价值,在于搜集市场供需双方信息进行专业分析,产生信用评级,以此作为授信额度的标准,进而创新开发出金融产品,有独立的账户体系、支付系统、安全体系、监管体系。

以此评判,OTA的金融试水称不上专业,更难说为金融业创造什么新的价值。

无论是去哪儿上线的“拿去花”,还是与第三方电商金融公司“闪白条”合作;艺龙推出的理财产品,由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欢乐合家”提供;办签证时可以当资产证明的途牛金融产品,前缀为“汇添富”,又是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实际还是基金公司、投资公司、P2P的影子,OTA只是将用户、现金流贡献出来,一起营造“欣欣向荣”的氛围。

”从金融专业角度讲虽乏善可陈,但“在线旅游+金融”的热潮还是让业内人士看到了解决旅游业积弊已久问题的机会。

比如,一直存在并困扰着旅游者和旅游管理部门的出境游保证金问题。

行业痛点——出境游保证金谁来管?2015年10月,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公布一则消费者投诉:有市民称其通过上海傲云旅游咨询公司办理出境游时,被要求缴纳1万元保证金,该公司承诺消费者回国后将全额退还,但游客回国后却以种种理由久拖不退。

一直以来,类似的出境游保证金逾期不还事件在全国各地经常发生。

不止上海,北京、天津、南京等地都曾发生过旅行社向游客收取“出境旅游押金”后,逾期未返还而引发纠纷的报道。

有关旅游主管机关和法律均未对“出境游保证金”作出明文规定,如何收取、管理也均无相关标准。

每次发生类似事件,往往都是旅游者蒙受损失,甚至发展成影响较大的社会事件。

2015年元月,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纷纷报道了300多名北京游客交付给旅游公司的2000多万元出境游保证金无法要回的事件。

部分未拿到保证金的老年游客由于其交给旅行社的保证金是多年积蓄,由此遭受巨大损失,老年生活的经济基础急转直下,造成心情焦虑发病住院。

该报道一经发布,一时间社会舆论热烈。

经相关部门调查,此类事件中的“押金”之所以没及时退还给消费者,是因为一些旅游公司将其作为流动资金使用,一旦资金运作出现问题,便覆水难收。

个别公司如上述的傲云公司更是不具备出境游经营资质,向消费者收取所谓保证金时,也没有与消费者签订“保证金协议”和约定“专款专用”等条款,有向消费者诱骗钱财之嫌。

保证金是一种合理的存在。

绝大部分正规旅游公司还是坚持向消费者收取保证金,主要是为了防止游客滞留国外。

业内人士指出,一般出境旅游服务商要求游客提供存款冻结证明和归国保证金。

其中,存款冻结证明是各国使馆对出境游游客要求提供的财产证明,这部分钱在游客出境期间是被银行冻结的。

而保证金是消费者额外交给送签旅行社做资金担保用的,旅行社此举是为了转嫁风险,因为游客一旦“蒸发”,旅行社就会受到连带处罚,轻则取消送签权,重则被取消经营资格。

虽然无奈,正规旅游公司还是要向游客收取保证金以便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风险,弥补被罚后的损失。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在按约履行旅游合同,并无非法滞留不归等情况下,旅行社就要退还保证金。

如果旅行社不归还保证金,消费者可通过民事诉讼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并依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要求旅行社承担返还保证金及相应利息的民事责任。

但即使通过法律手段,相关金融纠纷也不能获得妥善完满解决,游客的经济损失也未必能够得到补偿。

2015年1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其网站上发布了题为《谁动了我的旅游保证金》的文章*1,以生动详实的案例提醒广大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尽量选择由金融机构等第三方监管的保证金交纳途径,确保资金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

杜绝保证金纠纷的曙光显现据某家已获得基金销售牌照的旅游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介绍,用户在其金服平台认购基金产品,除能够获得与一般基金相同的收益与资产增值,在用户选择该平台出游时,基金资产还可以充当出境旅游保证金、办理签证时用作资产证明等。

但只服务于通过自家旅游平台出境的游客。

根据相关法规,做金融业务要获得牌照,聘请有资质的工作人员,拥有符合规定的资金以抗拒金融风险。

已经成立了基金并获得金融牌照的OTA有风控能力,也有资质帮游客打理资金,相信也可完成资金的托管保值。

从金融业务角度讲,在线OTA金融企业有潜力成为第三方的保证金监(托)管机构。

在此基础上,如果建立行业性的保证金监(托)管机构,或筛选有资质和能力的在线旅游金融机构担任,可以消除送签旅行社不返还保证金的风险,保障资金安全,也有可能为企业自身和游客带来更多收益。

于旅游者、送签旅行社、OTA金融企业和社会稳定都有益。

旅游局可尝试协调并引导金融主管机关出台新规定,批准具有金融资质、熟悉出境业务风险控制的OTA开展出境游保证金监(托)管业务,或作为旅游保证金监(托)管机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