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五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五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五种运输方式经济技术特点比较:1、铁路:速度快、运量大、可靠性强、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可达性差;2、公路:速度快、机动性强、投资少、运量小、运营成本高、可靠性一样、环境污染大;3、水运航线:运量大、投资少、运营成本低、速度慢、可靠性较差、可达性差;4、航空:速度快、机动性强、通达性强、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可靠性一样、可达性差、环境污染;5、管道:连续性强、通达性强、可靠性强、不占土地资源、运营成本低、投资高、适应性差。

五种运输方式的定位比较`:1、铁路:大批量、长距离、较低运费、低风险客货运;2、公路:小批量、多批次、中短距离(<500KM)、灵活机动性较高客货运;3、水路:远洋——长或超长距离、最低运费、定期物资运输;内河、沿海——各种距离、最低运费、定期客货运;4、航空:小批量、超长距离、时效性强、高运费客货运输;5、管道:固定货种、固定路线、连续性好的物资运输。

一、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结合上表)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进展思路2004年03月18日考虑时刻因素的运输方式选择咨询题高更君 黄卫摘要:本文先对各类运输方式做了概括论述,在着重考虑时刻因素的前提下,对运输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利用最小花费来完成运输任务的运输选择模式,并分析了该模型的求解过程,有助于运输消费者选择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

关键词 :运输方式;时刻因素;运输任务;定量分析1 引言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进步、社会进展、经济增长、科技繁荣的基础。

交通作为经济贸易进展的产物和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7%的速度增长,高速的经济增长加速了交通运输事业的进展,交通运输已成为0 运费 距离(km )80 150 铁路 公路 航空 水运我国今后近几十年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

随着我国各类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日益频繁的经济和贸易活动有了可靠的基础支持。

专门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时刻对商务活动者变得十分重要,消费者(旅客和货主)对运佃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的选择更加趋于理性化,高效率、快节奏的经济活动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更高,运输市场的竞争也日趋猛烈。

因此,为了试图在重点考虑时刻因素的条件下优化运输方式的选择,从而对运输消费者选择比较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 运输方式概述运输方式是指以运输工具和运输线路为标志的各种交通运输类型的统称。

目前我国现代化的运输业要紧有铁路、水运、公路、航空和管道等物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尽管它们的产品(客、货在空间的位移)是相同的,但它们的送达速度、输送重量、运输的连续性、保证物资的完整性和旅客的安全性以及舒服程度等各项技术性能是不同的,并用它们对地理环境的适应程度和经济指针(例如运费等)也是不同的。

因此,不同的要求对运输方的选择也应有所不同。

1.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物资或旅客的一种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的短途运输成本高,列车运行受到轨道的限制,机动性差。

然而,和公路与航空运输相比,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输成本低等优点;此外,铁路运输还有受自然条件、季节和昼夜的阻碍小,运输作业连续性强,客、货到发时刻准确,便于统一指挥调度等优点。

这种运输方式最适于长距离大宗物资的运输,也适宜承担中长途的旅客运输,目前在我国客、货运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8年铁路客、货运分不占全国客、货运周转量的35%和32.5%,和往常相比虽有下降的趋势,但当前仍旧是我国要紧的运输方式之一。

2.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是要紧使用汽车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物资的一种运输方式。

这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有:①物资的送达速度快,仅次航空运输,比铁路、水路、管道等运输方式要高出若干倍;②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③运输的连续性较强,仅次于铁路运输;④中转环节少,可实现"门-门"的运输。

缺点有:每次运量小;运输成本高,能耗大,劳动生产率低。

这种运输方式宜承担客、货的中、短途运输,可为铁运、水运和空运集散客、货。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高等级公路和改造已有公路步伐的加快,公路运输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强,据统计,1998年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在总的客、货运周转量中的比重分不达到了56.1%和14.4%,并有连续增长的趋势,是我国交通运输业急需进展的一种运输方式。

3.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是一种使用船舶或其它水运工具通过各种水道运送客、货的运输方式。

这种运输方式的运输信道要紧是天然形成的,只需稍加入工改造和整理(例如建立一些码头和装卸设备等)即可通航。

因此,具有以下优点:运费低;运输量大;劳动生产率高,能耗低。

然而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缺点: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运行速度低,连续性差。

在条件许可的情形下,由于水运的成本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最低,可优先考虑,其适用于对时刻要求不太强的大宗、廉价物资的中长距离运输;对客运来讲,若对时刻要求不太严格,这种运输方式也不失为一种经济选择。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张,到1998年水路物资运输的比重已提升到了51.3%;尽管水路客运周转量有所提升,然而由于其它运输方式的快速进展和现代经济活动对时刻要求的提升,其在总的客运周转量中的比重已下降到1.1%。

总的看来,水路运输仍旧是我国要紧的运输方式之一。

4.航空运输航空运输又?quot;空运",是一种使用飞机运送人员和物资的运输方式,也是目前最快的一种运输方式。

其最明显的优点确实是送达速度高、机动性好,然而它的空间高速性使空运具有运输费用高,运量小,受天气条件限制大等缺点,适用于长途快速客运和贵重及紧急物资的快速调运。

1978年到1998年,这种运输方式和公路运输进展最快,1998年航空客、货运周转量的比重分不已提升了以了7.6%和0.09%,并有连续增长的趋势,是今后进展潜力较大的运输方式。

5.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是一种由大型钢管、泵站和加压设备乖且成的运输系统来完成运输工作的动输方式。

其具有运量大、运费低、效率高、安全可靠、治理方便、受自然条件阻碍小等优点,目前这种运输方式仅限于运送单一物资,是输送液体或气体物资的最佳方式。

这种运输方式灵活性差、局限性大,适用范畴较小。

3 考虑时刻因素的运输方式选择1.咨询题提出运输消费者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有利于提升总体物流的合理化。

为了使运输消费者能科学地选择合理的运佃方式,从运输对象(旅客和物资)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所消耗时刻多少的角度动身,亦即在运输过程中考虑到时刻的价值这一重要的因素,使运输对象在实现位移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最小,从而达到及时、准确、安全、经济的运输目的。

假设运输对象要从甲地运往乙地,可供运输消费者选择的运输方式有N种,由于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完成运输过程所花费的时刻和运费不同,如何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使运费和所耗费的时刻费用达到最小,这将使我们需要解决的咨询题。

2.模型建立由于管道运输是一种比较专门的运输方式,在下面的讨论中将不予考虑。

假设要在甲乙两地(物流中心或运输站、场)完成一项运输任务,各客货运站、场到起运地或目的地之间均利用公路运输进行集散客货,同时不考虑物资装卸或旅客上下车所花费的时刻以及在起运地与目的地的装卸费。

为了便于构造数学模型和描述模型,结合图1对有关变量和符号进行讲明。

图1中横轴表示运输的时刻t,纵轴表示运输的距离d,点(0,0)代表客货的起运点,点(0,D)代表客货的目的地,图中的其余符号代表的含义可参见图讲。

需要定义的变量如下:令dij表示第i种运输方式中第j路段的距离;tij表示第i种运输方式中在第j路段运行时刻,那个地点对下标i,j作如下规定:第i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任务节约或增加的时刻费用Fi可表示为:Fi=sign(Ti-T)*(Ti-T)*ft (6)T--及时完成该项运输任务的所用的时刻,h,ft--单位时刻的价值,元/h;sig n(x)--符号函数Fi >0表示运输时刻增加时时刻费用; Fi <0表运输时刻节约的时刻费用; F i =0表示及时完成运输任务.第i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任务所花费的总费用为:3.求解过程该模型的求解相对比较简单,要紧的工作是对有关参数的合理确定.具体求解过程如下:明确是客运依旧货运,即确定m的值;确定及时完成运输任务的所用的时刻T 及运输任务的运输量Q;确定起运地到目的地各路段的运输距离dij,平均输送速度Vi,单位运费Ci,平均装卸货或换乘费fim,单位时刻的价值ft,在起运地运输站、场当前时刻离最近班次的时刻ti;运算起运地到目的地各路段的运输时刻tij;利用公式运算完成运输任务所花费的时刻Ti;按照Ti与T的值利用公式进行判定,并利用公式运算完成运输任务节约或增加的时刻费用F i;按照公式Zim运算的值,最后利用式进行选择所需的运输方式。

4 结论本文重点在考虑时刻因素的前提下建立了运输方式选择模型,定量地分析了运输方式选择的咨询题,这对运输消费者选择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提供科学的指导,对物流的合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运输治理者服务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关心。

然而,运输方式的选择过程是一种复杂的选择过程,在其选择的过程中,往往要考虑到运佃物品的种类(包括物品的形状、单位物品的容积、重量、危险性、变质性等)、输送量、运输的距离、各类运输方式的经济性、快速性、方便性、安全性等因素,对在多种因素阻碍下的运输方式选择咨询题作定量化分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此阻碍运输方式选择的其它因素,对通过本文建立的模型所选择出的运输方式加以修正,更具有实际意义。

《2006年中国铁路行业研究报告》名目:第一节铁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铁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地位及其进展中国的运输市场置身于如此一个特定的国情中:大陆性国家;资源分布与地区经济进展不平稳;少数民族众多且多聚居于国土的周边地带。

我国国情的上述特定性不但意味着铁路在社会经济进展中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决定了铁路在运输市场中应该居于主导地位。

一、依据中国的特定国情,探讨中国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功能、地位和进展,为中国铁路在运输市场中作一较明确的定位。

我国地域宽敞,铁路成为联结全国和国民经济的纽带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东西跨度5400km,南北纵贯5200km,铁路运输以其运距长、连续性强、规模集约等性质,将全国和国民经济有机地联结起来,突破了地域宽敞对国家和国民经济整体性和联系性的空间阻隔。

铁路成为改变我国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非均衡性的大动脉我国中西部、北部地区资源丰厚,而东部地区工业发达,资源蕴藏稀缺,因而形成了东部与东北、中、西部地区间的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带与供应带的经济格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