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解读:四个一定要十七大报告解读:四个一定要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的“四个一定要”就是: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
这“四个一定要”,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需要我们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过程中全面把握、切实贯彻。
“四个一定要”,是在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观察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准确把握我国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着眼于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和开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新局面,对全党同志提出的基本要求。
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基本态势没有变,世界上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国际反华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没有变,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就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充分估计和正确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尽管我国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只有始终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才能不断推进事业的前进。
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外形势变化很快,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很快,各方面知识更新也很快,昨天的理论未必能解释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经验也未必能解决明天的问题,没有一劳永逸的知识和经验,要始终跟上时代潮流和事业前进的步伐甚至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就必须坚持刻苦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做学习的楷模;要继续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就必须埋头苦干、扎实苦干、创新苦干,不断把新知识、新经验运用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中,做改革创新的典范。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
我们要适应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把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就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团结,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强大力量。
附送:十七大报告解读: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十七大报告解读: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这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历程和显著成就的科学总结,也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而继续奋斗的重要思想观点。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在根本上是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系决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搞多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要搞多久。
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党历来是高度重视的。
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紧密结合新的实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我们党以往奋斗实践的一个生动写照,也是我们党继续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庄严承诺。
我们党从诞生那天起,自己的一切奋斗就是在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延续。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全面规划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目标任务,并带领人民为实现这些目标任务而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政治发展成就,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人民权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政治保障。
面向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继续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和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
正确把握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与全面改革的内在关系以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要求和社会基础,为我们正确处理政治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体制改革的关系、正确把握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政策指导,对我们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回顾改革开放29年来的伟大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同整个改革进程相协调,扎实地向前推进的。
我们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不断推进,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在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胜枚举。
其次,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这是由政治体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人民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决定的。
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体制改革既是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强大动力。
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进程,而必须同这个总进程相协调、同步伐。
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改革的推进而不断推进。
必须清醒看到,无论是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相比,还是同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的新期待新要求相比,我国政治体制都还有不少亟待加强和改进的环节。
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对政治体制改革作出的部署,坚持从国情出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总结和科学运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让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一以贯之强调和坚持的重要思想观点和重要指导方针。
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这方面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引为警戒。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能够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不是保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关键就是要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是不是得到巩固和提高,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是不是得到保持和发展,人民群众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积极性是不是得到有效调动和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是不是在有序扩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是不是在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不是在不断发展。
只有正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了以上要求,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排除错误思想的干扰。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正确方向,开辟了广阔空间。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路径,就是大力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要保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保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善于使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相统一并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完善选举制度,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
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调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这一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三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党和国家总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