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哲学基本问题-物质观-实践观
哲学基本问题-物质观-实践观
• 黑格尔:哲学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以外,它就是对它的 时代的实质的知识。同样,个人作为时代的产儿,更 不是站在他的时代以外……没有人能够真正超出他的 时代,正如没有人能够超出他的皮肤。
• 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妄想一 种哲学能够超出它的时代,这与个人可以跳出他的时 代,跳出托罗斯岛,同意是非常愚蠢的。”
※2)物质与运动关系及反对的错误倾向:
载体 承担者 物质 根本属性 存在方式 运动 唯心主义(坛经) 形而上学
(德)克劳修斯:宇宙热寂论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 像的。” ——恩格斯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静止: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 空间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两种运动的特殊状 态。 运动的绝对性——运动的无条件性和永恒性
唯心主义时空观(Kant)
反对
物质 运动
Text in here
离不开
Text in here
时间 空间
反对
形而上学时空观(Newton)
“时空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
3)时空与物质运动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与
时俱进,尤其是应突破和改革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
“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唯物主义
01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02
03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泰勒斯
赫拉克利特:
“火”是万物的本原
其中必然有某种使它得 以转化为牛奶的实体 (substance),那么这 种实体是什么呢?
那么,是水! 万物由水构成。
“万物的始基是水。”
• 何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 • 1,是一切哲学派别无法回避的问题
• 2,是划分各种哲学派别的基本标准
• 3,迄今为止哲学家们不得不回答的问 题
• 哲学基本问题表现一: • 物质对于精神的本原性,本源与派生,
• 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对此的回答构成了唯物 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 表现二: • 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对此的回答构成了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大派别。 思维与存在在实际生活中的内在互动与辩证 统一,构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黑 格 尔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 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 觉、经验、心灵、意 识、观念、意志等看 作是一切事物产生和 存在的根源与基础, 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 所派生的,是这些主 观精神的显现。
陆 九 渊
“吾心即是宇宙 宇宙即是吾心”
王 阳 明
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 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 树,在深山自开自落,于我心亦 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 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 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231-23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 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 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 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 在的本体,而物质世 朱 熹 界(或现象世界)则 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 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 前者是本原的、第一 “绝对观念” 性的,后者是派生的、 或“绝对精神” 第二性的。 “万一山河大地 都陷了,毕竟理 却在这里” “理在事先”
由于这些“感觉材料”中的一些
在观念中一同出现的,我们就用一个
名称来标记它们,并且因而就把他们 认为是一个东西。因此,例如某种颜 色、滋味、气味、形状和硬度,如果 常在一块出现,我们便会把这些观念 贝 克 莱
当做一个单独的事物来看待,并用
“苹果”这个名称来表示它;另外一 些观念的集合,则构成一块石头、一 棵树、一本书和其他类似的可以感觉 的东西。
土 火 金
一曰水,二曰火, 三曰木,四曰金, 五曰土。水曰润下, 火曰炎上,木曰曲 直,金曰从革。 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水胜火, 火胜金,金胜木, 木胜土,土胜水。
土
水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原 子
认为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 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 也不能相互转化,原子有质量 不变、不可入性、不可分等属 性。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 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特性就 是物质的特性。
2)意识的本质:
A.从物质承担者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功 右脑
能
特
点
想象、颜色、 音乐、节奏 数学、语言、 逻辑、分析
关联、整体 思维 线性、逻辑 思维
左脑
2)意识的本质:
※ B.从内容上看,是人脑对外部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如何消除宗教呢?
• “首先,在纸上可以随便写多少条命令,而这样做丝
空 间
空间:物质运动的广 延性和方位性。
特点:三维性
※2)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列宁:“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
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列宁选集》第2卷第177页 表明: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之间
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时空是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性和精确性的知识;
另一方面,由于个体的表达能力有限,
传播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失真,容易导致 “一知半解”和“以讹传讹”。
地理 环境
民族 特性
希腊何以 成为西方 哲学摇篮?
有闲 阶级
艺术 前提
哲学与常识 常识
经验性 直观性 表象性
哲学
超验性 辩证性 概念性 熟知并非真知——黑格尔 二元对立 普遍思维
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
动。”(人的能力层面)
4)时空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王子去求仙, 丹成入九天, 洞中方七日, 世上已千年。 ——以神话形 式说明时间的 相对性
客观性
交战双方抢占某地的特殊意 义不在于其经纬度的单纯性。
具体特性的可变性
随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5)时空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统一
意识是物质的高级产物
实体(reality)不是由一些事物构成,而是由持续不断
的创造和毁灭的过程构成。 逻各斯统辖变化的过程。
3、时空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时间简史》;《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1)时间与空间及其特征
时 间
时间:物质运动的持 续性和顺序性。 特点:一维性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 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 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非批判 性
批判性
常识哲学化与哲学常识化
哲学与科学
科学 对象 目的 方法 有限世界 有限对象 追求真理性 与确定性 实证 哲学 人与世界的关系 关注普遍规律 反思
• 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而 哲学则是告诉我们为什么是如此,它将来还会 如何。 ——爱因斯坦
哲学与宗教 一、原始宗教与哲学 二、神学与哲学 宗教:关注无限世界 权威偶像 神学论证 信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通过本章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
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准确理解和掌握唯物辩
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
界观奠定理论基础。
哲学与神话
神话传说是人类运用原始思维方式对 社会的认识 。 • 神话传说常常通过集体表象得以表达。
• 神话传说常常以“讲故事”的方式流传 。
•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 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 身。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于想象以 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 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逐渐 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马克思
•
•
“神话传说”的局限性:
一方面,它很难传播那些广泛性、复杂
1)意识的起源: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 具有的反应 特性 低等生物的 刺激感应性 一般动物的 感觉和心理
自 然 界 产 物
意识
人 类 社 会 产 物
劳动
语言
列宁:“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 即反应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
的需要和可能。 劳动使猿脑进化为人脑。 劳动导致语言产生,语言促进了意识 的发展。
哲学与艺术 艺术 一 二 三 审美方式 个性化 情感、感性、 体验为基础 哲学 理论方式 普遍化 理性、概念 为基础
苏珊· 朗格:你越是深入的研究艺术品的结构 ,你就会愈加清晰的发现,艺术结构与生命结 构的相似之处。
反思性
黑格尔:反思也叫后思,跟在事实后面的思 考。反思以思想的内容为对象,力求思想 自觉其为思想。 柯林伍德:哲学是反思的,进行哲学思考的 头脑,绝不是简单地思考一个对象而已, 当它思考任何一个对象时,它同时总是思 考着它自身对那个对象的思想。因此哲学 也可以叫第二级的思想,即思想的思想。
批判性
• 罗素: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批判,它 批判性地考察运用于科学和日常生活中 的那些原则;它寻找任何可能存在于这 些原则中的自相矛盾之处,它只有在批 判研究的结果表明没有出现拒绝它们的 理由时,才接受它们。
时代性
• 马克思: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蘑菇那样从地里冒出 来,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民族的产物。人民最 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在哲学思想里…… 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把“物质”理解 为当时所发现的 物质结构的最小 层次——原子
培根
把原子的某些物 理属性(如质量 不变性、广延性、 不可入性和不可 分性)当成一切 物质的共同属性。
爱尔维修 拉美特里
洛克
《心灵的自然史》
机 械 性
《人是机器》
《伊壁鸠鲁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