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综合管理
对于有抑郁经历的糖尿病患者,只是把抑郁经历表达出来,把它告诉给另一个人, 其作用跟治疗的效果差不多。
一个擅长引导的人,能够理解这些想法并帮助患者把抑郁的想法解决掉。
|
14
内容
糖尿病综合管理的理念 糖尿病管理五方面内容
|
15
糖尿病管理五方面内容
|
16
糖尿病教育的意义
|
17
在实施糖尿病教育时,期望让患者了控制改善
| 任卫东等. 山东医药 2010, 50: 53-54.
33
糖尿病管理五方面内容
|
34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持续增长 与总能量的增加及饮食结构改变有关
|
20
可以怎样问?
|
21
以患者为中心
人们会记住 10%......他们读的 20%......他们听到的 30%......他们看到的 50%......他们看到的和听到的 70%......他们说的 90%......他们说的和做的
|
22
糖尿病管理五方面内容
|
23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被用来反映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指导
31
HbA1c的监测频率和控制目标
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 达到治疗目标:每6个月检查1次
HbA1c控制目标
AACE;IDF,NICE, GPEDM,CDA
中华医学会2007年
<6.5%
ADA 中华医学会2010年
<7%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
1. 疾病的基本知识
名称、分型、疾病特征、自然进程、并发症的危害和防治等
2. 饮食、营养、运动 3. 药物治疗 4. 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5. 血糖监测 6. 特殊情况的应对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应如何应对 糖尿病妇女妊娠前后
|
18
成人教育的特点
|
19
了解患者行为特点,明确可以做的事情
29
无论何种治疗都可从SMBG获益
HbA1c的改变与SMBG存在频率相关性和收益递减现象
没有使用药物 N=7872
只使用OAD N=5546
胰岛素治疗 N=840
A1C
的 改 变
每日试纸条增加,A1C下降增多, 每日试纸条增加到2.5-3条以上时,
A1C没有进一步改善
每日使用试纸条数量
| Karter AJ et al. Diabetes Care. 2006 Aug;29(8):1757-63.
• 及时发现低血糖,提高治疗 的安全性和依从性,并通过 及时调整降糖治疗方案优化 治疗。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参考 • 对调整治疗后的评估存在
“延迟效应” • 不能反映低血糖的风险 • 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特征
|
25
指南强调SMBG的重要性
SMBG是糖尿病综合管理和教育的组成部分,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进行SMBG
对治疗方案的调整 血糖水平的监测可通过检查血和尿来进行,但血糖的检查是
最理想的 监测频率取决于治疗方法、治疗的目标、病情和个人的经济
条件 监测的基本形式是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
|
24
糖尿病管理——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 SMBG )
• 能提供即时血糖,评估餐前 及餐后高血糖及生活事件 (锻炼、用餐、运动及情绪 的应激等)和降糖药物对血 糖、心理满足感及生活质量 的影响
30
有了SMBG结果需相应调整治疗方案 包括饮食和运动
1 收集病人资料(SMBG结果);
收集信息
评估结果
设定目标
4 应用SMBG结果评估/ 调整饮食、运动和治疗 方案
选择方案
3 选择和修改合适的饮 食、运动和治疗方案
2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 设定血糖控制目标;
| •参考自Nomura et al ,2004
分别监测早、午、晚餐前后血糖
顺序监测早、午、晚餐前后血糖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空腹 早餐后
晚餐后
空腹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后
晚餐后 睡前
空腹 空腹
晚餐前 晚餐后 晚餐前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后
晚餐后 睡前
空腹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后
晚餐后 睡前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3(1):13-20.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3(1):13-20.
26
自我血糖监测(SMBG)的使用条件
|
27
根据是否及使用何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确定 SMBG监测处方
非胰岛素治疗
每日多次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3(1):13-20.
• 糖尿病患者中29%具有明显 抑郁情绪
• 糖尿病患者也存在明显的焦 虑症状
2004年 我国研
究
我国另 一项研
究
•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明显焦虑 情绪者占32%
|
9
糖尿病患者抑郁或焦虑的表现
|
10
糖尿病患者产生情绪变化的原因
|
11
不可忽视潜在的器质性病变或问题
|
12
糖尿病心理减压三疗法
|
13
给予关注并引导患者说出来
28
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及方案
餐时配对
非胰岛素 交替监测
短期强化
已达标
基础 胰岛素
未达标
复诊前一天 测5个时点
预混 胰岛素
已达标 未达标
复诊前一天 测5个时点
多次 已达标 胰岛素 未达标
每周1/3/6分别测2个时点 每日测2个时点 每周3天,每天5-7次 每周3次 每周3天 未达标每2周复诊1次 已达标每月复诊1次 每周3次 每周3天 未达标每2周复诊1次 已达标每月复诊1次 每日2-4次 每日5-7次
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
内容
糖尿病综合管理的理念 糖尿病管理五方面内容
|
2
糖尿病管理是综合管理
内分泌科医生
内分泌科医生是管理团队的领导者,以及各方力量的协调者
|
3
糖尿病团队的主要功能
|
4
及时双向转诊
|
5
需充分让患者参与进来
眼科医生 产科医生
心理医生 患者
心血管医生 内分泌医生
血管外科医生
其他医务人员
肾病医生
|
6
自我管理在综合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
7
重视诱导患者的主动性
|
8
关注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
• 患者符合重症抑郁诊断标准: 8.5%-27.3%(平均14%)
• 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症: 21.8%-60.0%(平均32.4%)
糖尿病 抑郁症
• 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患病率 是普通人群的3倍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