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艺术 ppt课件

中国古代艺术 ppt课件


创始于秦代
始于秦朝,成熟并 通行于汉魏时代
字体略长,笔画圆 匀,富于图案美 字形结构平衡对 称,整齐安定
形成于汉末 创始人钟繇 开始盛行于晋代
起源于汉初, 成熟于东晋
字形方正 规矩严整
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 处,既工整清晰,又 飞洒活泼
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 发挥到极致,变化丰 富,奔放跃动
朝代
著董其昌 明 草书
二、画中有诗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质朴与浪漫,
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
汉代主要是帛画和 壁画。
内容充满珍禽异兽、神 仙魔怪,色彩鲜艳,气势 宏大;体现了浪漫、神秘 又不失古拙的风格。
魏晋的凸显个性
佛教、道教的发展,崇尚气节的社会风气, 使这一时期的绘画凸显个性。顾恺之 “以形写 神”的绘画理论成为中国古代的开创之作。
西晋顾恺 之的《女 史箴图》 (局部)
唐朝的雍容华贵 唐代 阎立本《步辇图》
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 发展。唐代的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 地表现了盛唐气象。
“中国画”,或称“国画”,是 20 世纪上半叶产生的名词。
它是对自唐宋元明清以来, 用毛笔、 墨汁或特定的颜料在宣纸、绢等材料上 的绘画,以及对这种传统绘画形式的称 呼。
秦朝
李斯是著名篆法家
王羲之备精诸体,尤擅长草书、行 东晋 书,号称“书圣”。
1、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楷 唐朝 书中的欧、颜、柳体;2、怀素、张旭则
擅长草书。
北宋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书法家, 以行书出名。
元代
赵孟頫,创赵体
明代
文征明、董其昌
清代 王铎草书,郑板桥融楷、隶、行书于一体
“飘
(苏轼称他“画中有诗”,以水墨画 著称的王维)
清初八大山人
朱耷《安晚册》
《一团和气图》
之四。
明宪宗朱见深
郑板桥
明朝《江城送别图》
三、金声玉振(音乐) (自主学习)
四、宫廷舞和民间舞
汉舞女俑
仙唐代八十七卷
演绎西凉乐舞
五、戏曲的发展历程:
(1)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隋朝的“四 方散乐”,唐代的杂技歌舞等奠定了戏曲的基础;
黄庭坚,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 是重“韵”,持重风度, 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 清风,书韵自高。
• 米芾
• 用笔丰肥豪 健,宽绰疏 朗,字态奇 逸超迈
宋 米芾《珊瑚复官二帖》
蔡襄,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 黄、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 草、行楷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 书。他的书法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蔡襄为 人忠厚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 容德兼备”。
唐.颜 真卿 《多宝 塔碑》 局部
“颜体”肥硕丰润、 刚健雄强、显出 雍容大度的气派
《玄秘塔碑》(局部)
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 劲媚,骨力道健。较之 颜体,柳字则稍清瘦, 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怀






怀素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怀素和 尚史称“草圣”。
苏东坡 仅存的 一幅行 草作品
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




中国画的特殊工具
中国画是怎样分类的? (1)按表现技法分:
工笔画
写意画
(2)按题材分:
精粹
精 粹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2.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1)地位: 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魏晋南 北朝时代,是国画的精粹。 (2)艺术特点: ①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 ②题材上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突破时空限制;艺术风 格上追求画面传达出情致与神韵,意境是山水画的灵 魂。
2.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文人画的艺术特点
(1)地位: 文人画是北宋以后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艺术特点: 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②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 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③注重诗意 (3)唐代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 鼻祖。
王维诗意画
篆 书 秦
李 斯
被誉为“天下第一 行书”的《兰亭序》
欧阳询,唐初书法 家。早年他专学二王 (羲之、献之)书,并 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 处,勤学苦练,融会贯 通,独创一派书风,其 书以“险劲瘦硬” 著称, 史称“欧体”。欧体开 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 对后世影响大,他与虞 世南、褚遂良、薛稷并 称为“唐初四大书家”。欧阳询《化度寺碑》
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形成了
一个新的剧种,后人称为
京剧 。
(2)乾隆时期徽班进京是京剧形成的关键: 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
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 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称为 “文字图画”。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二里头遗址出土 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1)含义: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 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 特艺术。
2)特点:
汉字书法是线的艺术,它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 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 特殊的审美价值。
(2)宋代出现的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 (3)元杂剧以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为核心艺术
形式的形成,说明中国的戏曲艺术进入成熟阶段。 (4)明传奇剧的发展,促进了京剧的出现和繁荣。
原始歌舞
头 饰
歌舞俑
宋元南戏
元杂剧
明代声腔
清代地方戏曲
(1)乾隆末年,安徽的徽戏进京,道光年 间,湖北的汉戏进京,徽剧与汉剧融合,
甲骨文
与纺织有关的甲骨文字
蚕 桑 丝 裘 衣 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已经是比较成熟 的 文字。运用抽象和简化的线条。
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
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 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 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 年前的汉字-甲骨文。图 为王懿荣。
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
“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形式 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 的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变化多 样,更加丰富了。
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天为雨粟,鬼为 夜哭,龙乃潜藏”
相传上古黄帝时,史官 仓颉根据日月星辰、鸟 兽足迹等自然景物创造 了汉字。图为仓颉像。
仓颉造字虽只是传说,但据考 证,仓颉可能是对汉字进行整 理和规范的第一人。图为传说 中的仓颉造字台。
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中国汉字是怎样起源的?(了解一下) 起源于绘画,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