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信息
坐标位置:
青岛港位于北纬36°04′00″,东经120°19′05″。
气温情况:
年平均气温为12.1℃,极端最高气温35.4℃,极端最低气温-16℃。
风力情况:
夏季多南风及东南风,冬季多北风及西北风。
每年大于7级以上大风天约8天;台风每年约发生1、2次,对港口影响甚小。
年中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为755.6毫米,6~7月降雨最多,占全年的70%。
雾气情况:
年平均雾日51.6天,每年4~7月为最多,对航运、生产影响不大。
水文:
为正规半日潮型,平均高潮位3.85米,平均低潮位1.08米,最高高潮位5.36米,最低低潮位0.70米。
航道:
进出青岛港的航道分湾内航道及外海航道两部分。
湾内航道为进入胶州湾后驶往各港区的航道,外海航道为胶州湾外的进湾航道。
本市地区
一组从“青岛—日本贸易物流发展研讨会”上得到的数字,再次让人们看到港口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到2020年,青岛的港口经济总量将占到全市GDP 的30%以上。
腹地部分!!
表1 2003年部分港口集装箱运输对腹地的贡献水平(单位:万标箱)
地区腹地外贸值生
成的港口集装
箱量
港口集装箱实际箱
量
港口对腹地的贡献水平
(%)
(实际箱量/生成箱量)
上海2,298.94 1,128.17 49.07 天津854.96 301.54 35.27 广州2,268.19 276.17 12.18 深圳2,268.19 1061.49 46.80 青岛357.10 423.86 118.70
大连303.89 167.93 55.26
宁波491.29 276.26 56.23
全国平均水平 6,807.90 4,867.00 71.49
表1结果表明:
大部分港口的贡献水平在50%左右,尚有一半的发展空间。
青岛港对腹地经济的贡献最大,贡献水平值高达118.7%。
说明青岛港腹地开拓能力较大,实际腹地不仅仅限于山东省,还吸引了更广范围的腹地,如周边的河南、安徽等地生成的箱量。
青岛港集装箱货源的85%来自山东省内,直接腹地是山东半岛,因此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情况直接影响了港口的业务量。
近几年来山东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省GDP 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递增,明显高于全国GDP 增长速度(图2)。
2007 年末,山东GDP 已经达到25887.7 亿元,比上年增长14.7%,总量居全国第二。
全国及世界
全国港口中唯一一个集装箱、煤、油、矿四大货种吞吐量全部都超过1500万吨的港口,集装箱居全国港口第三位
以青岛港为核心,烟台港、日照港为骨干,威海港、潍坊港、东营港、滨州港、莱州港为支撑形成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
以国际集装箱干线运输、能源和大宗干散货储运集散为重点,依托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拓展港口物流、保税、信息、商贸等服务功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大港和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港。
打造以青岛为龙头的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
图片部分
年吞吐量达到三点五亿吨超级港口指挥控制中心竟然只有五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