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服饰演变

中国古代服饰演变

射雕英雄传
大明天子
宫锁珠帘
古人的服饰与代称
古代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服饰,人们因以不同服饰的名称来作为不同阶层的人的代称。
乌纱帽:自南朝刘宋以来,乌纱帽便在民间流行,无论官民,不分贫富,都戴乌纱帽至明初,乌纱帽成为官员专用的帽子。
搢绅:搢为插,绅为大带。旧时高级官吏的装束,亦用为官宦的代称.黄裳: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臣居尊位,因而黄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
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其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
典型人物
商纣王
周文王
孙膑
刘彻
曹操
李世民
包拯
铁木真
朱元璋
乾隆
代表影视
愚公移山
封神榜
封神榜
春秋淹城
大汉天子
三国演义
隋唐演义
大宋提刑官
中国古代服饰演变
时期
原始


战国
汉六朝唐宋 Nhomakorabea元


前1600-前1046
前1046-前256
前476-前221
前202-前220
三国-隋朝
618—
907
960--
1279
1271—
1368
1368—
1644
1616—
1912
服饰特点
淳朴简洁
威严庄重
秩序井然
清新
凝重
清廋
丰满华丽
理性美
粗壮豪放
敦厚繁丽
纤巧
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汉代官吏的普通装束,不论文武职别都可穿着。按汉代习俗,文冠奏事,一般都用毛笔将所奏之事写在竹简上,写完之后,即将笔杆插入耳边发际,以后形成一种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笔,笔尖不蘸墨汁,纯粹用作装饰。
宽袖对襟女衫、长裙穿戴及穿对襟子衫、花纹长裙。
隋唐胡服翻领对襟胡服、条纹裤、蹀躞带穿戴展示图,凡穿胡服的妇女,腰间都系有革带。到了唐代,曾一度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上面悬挂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在民间妇女中也十分流行,凡穿这种服装的妇女,腰间都系有革带,革带上还常有若干条小带下垂。
图例


服饰简介
商周贵族服饰窄袖织纹衣、蔽膝穿戴展示图。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
服装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饰。腰带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以皮革制成叫“革带“。
上衣下裳相连,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
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
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明代比甲大多为年轻妇女所穿,而且多流行在士庶妻女及奴婢之间。到了清代,这种服装更加流行,并不断有所变革。
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
纨袴:古代贵家子弟所穿的细绢裤,引申以称富贵人家的子弟。
青衿:旧因以指读书人。
布衣:即平民。
青衣:古时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装。婢女亦多穿青衣,后因用为婢女的代称。
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作为妇女的代称。
裙钗:古代妇女的服饰,因用为妇女的代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