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工艺-课件
切削力的计算 主切削力近似公式 铸铁 Fc≈1000*ap*f(N) 钢料 Fc≈2000*ap*f(N)
切削功率计算
Pm=Fc*Vc/60*1000(kw) 检验机床与选取电动机功率时
Pm≤PE*η PE电动机功率 η传动效率=0.75-0.85
§1—5 切削液
• 一、切削液的作用 • 1、冷却作用 • 2、润滑作用 • 3、清洗作用 • 4、防锈作用 • 二、切削液的种类及其使用 • 三、使用切削液时的注意事项
§1—3 刀具材料和切削用量(二)
• 三、切削用量三要素
•
1、背吃刀量。 ap (dw dm) 2
•
2、进给量。
•
3、切削用量。vc dn 1000 dn 318
• 四、切削用量的选择
•
1、粗车时切削用量的选择。
•
2、半精车、精车时切削用量的选
择。
§1—4 切削过程与控制
• 金属切削过程。
•
几乎所有车削加工类工件都带有旋转表面。
• 四、车工工艺学课程的内容
• 五、安全教育
第一章 车削的基本知识
•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 1、了解车车床主要组成部分的名称、作用及传动关系。
• 2、初步掌握车刀几何要素的名称和主要作用。
• 3、掌握车削和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能初步选择切削用量。
• 二、重点和难点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 刀具方面 前角 大 切削力 小 主偏角 大 切削力 Fy小Fx大 刃倾角 改变合力Fr及合力Fxy的方向 刃倾角为正 切削力为负 Fy大 Fx小 刀尖圆弧半径 0.25-1时Fy增大
切削用量方面 切削深度和进给量 F不变ap大一倍Fz大一倍
ap不变F大一倍Fz大70%-80% 切削速度 大 切削力 小
• 二、车削运动
•
1、运动形式
•
2、车削过程中在工件上形成的三个表面。
卧式车床外观
车床主要由主轴箱、交换齿轮箱(又称挂轮箱)、进给箱、溜板部 分(包括溜板箱、床鞍、中滑板、小滑板和刀架)、床身、尾座和 冷却、照明部分等。车床各部分的名称如图所示。
车削过程中的三个表面
§1—2
车刀
• 一、常用车刀
• 一、切屑的形成及种类
•
影响断屑的主要因素
•
断屑槽的宽度、切削用量、刀具角度。
• 二、切削力
• 1、切削力的分解
• 2、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
• 切削力的大小与工件材料、车刀角度和切削用量等 因素有关。
切削过程:
•
切削时,在刀具的切削刃的切割和前刀角
的推挤作用下,使被切削的金属层产生变形,
剪切滑移而变成切屑。
•
1、常用车刀的种类和用途
•
2、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
• 二、车刀切削部分的几何要素
•
一般的车刀:三面二刃一刀尖。
• 三、测量车刀角度的三个基准坐标平面
• 四、车刀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的主要作用及初 步选择
•
六个独立的基本角度
•
三个派生角度
常用车刀
参考平面的特征
• 基面:通过主(副)切削刃上某选定点,即主副切
削刃的基面是同一个基面;垂直于该点主运动方向; 车削时是水平面;垂直于切削平面。
• 切削平面:垂直于基面;主切削平面;副切削平面;
车削时是铅垂面。
• 正交平面: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主正交平面;
副正交平面;车削时是铅垂面。
车削加工时的参考平面
常用车刀角度
车刀角度
•
• 车刀刀尖
• • • • 车刀刀尖 •
车工工艺学
绪论
•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 1、了解车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作用;了解车削的特点和基本内 容。
• 2、了解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重要意义。
• 二、重点和难点
• 1、重点
•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车削的概念、车削的特点、车削的基本 内容以及车工工艺学课程的内容。
• 2、难点
• 学生缺乏车削实践认知;
切屑的类型
• 带状切屑:车削加工塑性金属时因切屑 厚度太小、切屑速度高、前角大(不利 于加工、容易发生事故)。
• 挤裂切屑:切削速度低、切削厚度大、 前角小(粗车)。
• 崩碎切屑:切削脆性金属时,材料塑性 小。
切削过程:
刀具切削刃的切割
前面的推挤
被切削金属层产生变形
剪切滑移
变成切屑
形成已加工表面
具体过程:
•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 三、课时安排 :
1H。
• 四、教学过程 :
见教案。
• 五、习题布置:
见习题集。
绪
论
• 一、车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地位
• 几个数据:
•
车削任务占金属切削加工总量的60%~80%;
•
车床占机床总数的30%~50%;
•
数控车床占数控机床总数的25%左右。
• 二、车削的基本内容
• 三、车削的特点
• 重点是车刀角度和切削用量,难点是确定车刀角度的三个辅 助平面和刃倾角。
• 三、课时安排 :
13H。
• 四、教学过程 :
见教案。
• 五、习题布置:
见习题集。
课时分配
§1—1 车床和车削运动
• 一、车床
•
1、卧式车床的主要结构和用途
•
九大部件。
•
2、卧式车床的传动路线。
• CA6140型车床传动路线方框图。
选用
1、根据加工性质 粗加工,乳化液。 精加工,极压切削油或高浓度的极压乳化液。 孔加工,黏度小的极压乳化液和极压切削油。
2、根据工件材料 钢件粗加工,乳化液。精加工,极压切削油。 脆性金属,可用黏度小的煤油7%—10%的乳化液,一般 不加。 有色金属,煤油和黏度小的切削油,镁合金用压缩空气
•
• 车刀刀尖 •
主切削刃S
前面Ar
前角γ 0
副切削刃S’
主切削刃S
主后面Aa
刃倾角λs 主偏角Kr 主后角α0
修光刃
副切削刃S’
副后面A’a
副偏角 K’r 副后角α’0
车刀工作图的画法(补充)
• 基本视图:基面投影图(局部) • 主正交平面局部视图 • 副正交平面局部视图 • 切削平面局部视图 • 局部放大 • 参数标注。
§1—3 刀具材料和切削用量(一)
• 一、车刀切削部分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
较高的硬度
•
较高的耐磨性
•
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
较高的耐热性
•
较好的导热性
•
良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 二、车刀切削部分的常用材料
•
1、高速钢:18-4-1、6、P类、M类。
塑性金属
切削刃的切割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剥离
塑性金属:
切削刃的切割
弹性变形
剥离
切削力 切削加工时,工件材料抵抗刀具切削所产生的阻力。 分解: 切削热和温度
来源和传散 来源:变形与摩擦消耗的功转化为热能。 传散:工件、刀具、切削(主要)周围介质
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 刀具角度: 前角对切削温度影响较明显:前角↑,切削温度↓;主 偏角大,切削温度↑。 切削用量: 工件材料:强度和硬度高,温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