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频会议系统的结构和标准

视频会议系统的结构和标准


三、视频会议系统的标准
1. H系列 国际电讯联盟 ITU
H.320 H.323 H.324
2. T系列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CCITT
T.120
3. 个人会议标准PCS (Personal Conferencing Specification )
标准化是产业兴旺发达的前提!
1. H系列的建议和标准是专门针对交互 式电视会议业务而制定的
H.221 多路复用/解复用 定义64k-1920k视听服务信道帧结构不同 媒体的连接机制,空间和时间上的同步归 范。
H.261视频编码和解码标准 采用CIF通用的中间格式并容于不同的电 视制式。
音频编码解码标准:
G.722 64kbps PCM电话质量(3.5KHz) G.(721)722 48/56/64kbps ADPCM G.728 16kbps LD-CELP 语音压缩标准
l 视频:
H.263 低速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器
l 音频
G.723 5.3kbps和6.3kbps多媒体通信的双速率语音编码,将改名G.723.1
l 复用
H.223 低速率多媒体通信复用协议
l 控制
H.245 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
l 安全保密
H.233 视听服务的安全系统
H.234 视听服务的密钥管理和验证系统。
这种视频会议系统利用户现有的台式机(如PC机)平 台以及网络通讯设备和远地另一台装备了同样或兼容 设备的台式机通过网络进行通信,这种系统仅限于两 个用户或两个小组用户使用。Intel公司的Proshare Personal Conferencing Video System 200是这类系统的一 个典型示例,这是一种点对点的个人视频会议系统, 支持ISDN和LAN的连接,采用硬件编码压缩,软件解 压缩,为了方便协同工作,Proshare还提供共享笔记本 和共享应用程序。
端到 端信 令CI 系统 控制
端到 网络 信 令400系列
视 频 会议终 端A
M U用 X户 // D网 M络 U接 X口
H.221
G.403或 1.400系列
视 频 会议 终 端B
信 道
视 频 会议 信道 终 端G
视 频 会议 终 端F
信道
MCU
信 道
信 道
MCU
H.231 H.243
MCU
信道
信道
三、视频会议系统的标准
1. H系列 2. T系列 3. 个人会议标准PCS
2. T 系列标准
T.120是国际电信联盟通信标准部开发的系列 国际标准,此标准是为多点和多媒体会议系统中发 送数据而制定的。T.120也为连接白板和非会议电 视应用及文件传输提供了应用规范。
建议
内容
T.120
多媒体数据传输规程
强的传输层能力,因此起到了面向连接的网络 作用。
多点通信业务(MCS),包括
T.122业务定义和T.125规程规范。MCS提供 面向连接的业务,它与T.123传输堆栈操作 无关。MCS在OSI模型的会话层,将多个点 对点传输连接分到多点通信领域。在MCS域
内的节点按层次组织,向上连到多点控制单 元(MCU),MCS可以是台式的或独立设 备中的一个独立节点,如会议桥。
H.230传递帧同步控制和指示信号。
H.242数字信道会议电视中端之间建立通 讯和设置呼叫的规程,H.320设备间传递 协议。
H.243主要处理多个终端之间建立通讯的 过程,它定义了H.320 CODEC 与MCU之 间的控制过程。
H.231定义了多点控制单元。
H.231和H.243主要通过MCU桥接各个视 听终端,MCU将向各终端发SCM信号以 实现对视频、画面、声音的选择切换。 是多点通讯控制的暂时解决方案。
T 系列标准
T.120由三部分组成:
•T.123传输规程框架规定了不同的网络之间的连接 •多点通信业务(MCS) •T.124普通会议控制(GCC)
T.123传输规程框架规定了不同的网
络之间的连接。包括在物理层使用的V系统标 准调制解调器的公共交换网;使用X.25规程的 分组交换数据网;ISDN和电路交换数据网, 网上的话音、电视和T.120数据根据H.221、 H.320标准内的成帧规程复用。LAN规程不在 ITU-T权限内,但对于TCP/IP和NOVELL公司 的IPX的参考框架已开发出来,它包括一个增
H.244 是信道远端摄象机控制协议。 H.281及H.224采用视频链路的控制摄象机协议 。
H.233设备加密标准(H.320)。 H.234确定在不同点之间传递密匙管理标准。
H系列
H.320
H.323
H.324
2) H.323系列标准
H.323描述无QOS(服务质量)保证的LAN多 媒体通讯终端,设备和服务。H.323终端,设备可 携带实时话音、数据、视频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其中无QOS保证的LAN包括Ethernet,Fast Ethernet,FDDI,Token Ring等。H.323的LAN可 以是一个网段或环,也可以是复杂拓扑结构的多 个网段。但多个网段(包括INTERENT)可能会 导致很差的性能。H.323终端可以是计算机或单独 的设备(如视频电话),其中话音是必须支持的, 数据和视频则是可选的。
1.点对点的视频会议系统
• 可视电话
• 台式机—台式机视频会议
• 会议室—会议室视频会议
在会议室型视频会议系统的支持下,一群与会者集中在一 间特殊装备的会议室中,这种会议室作为视频会议的一个 收发中心,与远地的另外一套类似的会议室进行交互通信, 完成两点间的视频会议功能。由于会议室与会者较多,因 此对视听效果要求较高,一套典型的系统一般应包括:一 台或两台大屏幕监视器、高质量摄像机、高分辨率的专用 图形摄像机、复杂的音响设备、控制设备及其它可选设备, 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H.323与ITU定义的各会议系统之 间的互操作性如下图所示
H.320 ISDN H.323 (有QOS保证)LAN
H.324 GSTN (General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普通交换电话网。
H系列
H.320
H.323
H.324
3) H.324系列低速率通信标准
H.323标准系统框图
H.323系列包括: l 视频:
H.261 P×64Kbps下音频视频业务的视频编码解码器。 H.263 低速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器。 l 音频 G.711、G.722、G.728同前; G.723 5.3kbps和6.3kbps多媒体通信的双速率语音编码,将改名G.723.1 l 复用 H.222 无QoS保证LAN下媒体流的打包和同步 l 控制 H.230 视听系统中央同步控制和指示信号。 H.245 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
H.320系列标准是会议系统中应用最 早,最为成熟的协议,支持ISDN,E1, T1,带宽从64Kbps到2Mpbs ,几乎所有 会议系统厂家都支持。
H.320标准系列框图
H.320系列标准包括了视频,音频的 压缩和解压缩,静止图像,多点会议, 加密及一些改进的特性。
H.320可分为五个部分:通用体系, 音频,多点会议,加密,数据传送等。 目前包括15个标准。
1.点对点的视频会议系统
• 可视电话
• 台式机—台式机视频会议
• 会议室—会议室视频会议
2.多点视频会议系统
多点视频会议系统允许三个或三个以上不 同地点的参加者同时参与会议。
多点视频会议系统一个关键技术是多点控 制问题,多点控制单元(MCU)在通讯网络 上控制各个点的视频、音频、通用数据和控制 信号的流向,使与会者可以接收到相应的视频 、音频等信息,维持会议正常进行。
有关内容 详见8.2.3
8.2.3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视频会议系统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安全保密
系统,它也是视频会议一个重要问题。安全保密系 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加密模 块是将会议终端用户数据加密形成加密后的数据在 网络上传输,解密模块接收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得到 用户数据。加密和解密模块的核心是密匙的生成和 管理,密匙生成的核心是加密算法,加密算法不包 含在国际标准的建议中,它由视频会议系统设计者 研制或选用。
二、视频会议系统的结构
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由视频会议终端、多点 控制器、信道(网络)及控制管理软件组成。
H.261
视 频 I/O设备
视 频 编解码器
G.711 G.722 G.728
音 频 I/O设 备
音 频 编解码器 延 迟
T.120系列
数 据 通讯 子 系统
H.242 H.230 H.221 H.243
T.122
声像会议多点通信业务规程
T.123
声像会议的通信规程栈
T.124
通用会议控制
T.126
允许用户在多点文件会议中查阅图像或对它作诠释、共享应用和交换传真图像
T.127
为用户提供同时初始化多点文件传输能力
T系列国际标准
T 系列标准
T.120模型规定了一个通信的基础结构和在此 基础上的应用规程。该模型遵循ISO开放系统互连 七层模型,每一层向上一层提供业务并向上一层发 送由低层提供业务使用的数据。T.120通信基础结 构设计灵活,它能同时处理多个独立的应用,允许 与电路交换的通信网络和基于分组的局域网以及数 据网任意组合进行连接。
H.320标准虽然在今天的电视会议系 统中被广泛采用,但因为其只适合于 ISDN,E-1,T-1等高速率的数字网,而 并不适合于象电话线这种窄带网上使用。 因此ITU-T又着手制定了适合于极低速率 通讯网络的H.324标准。
H.324标准系统框图
H.324低速率多媒体通讯终端(Terminal for Low Bitrat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用于在GSTN (General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上用V.34 Modem传 输实时语音、视频、数据的会议系统标准,它包括如下 五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