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水产品加工工艺技术

我国水产品加工工艺技术


•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保藏形式的食品在使用 上和食味上能象冻藏食品那样食用时方便,口味很 新鲜。一般只要解冻和加热后即可食用。特别是耐 热蒸煮薄膜袋和特种解冻加热炉如微波炉的出现, 食用冻藏食品便愈加方便。
•脱水或干制食品也是一种方便食品,但使用时不仅 需要根据食品特点分别复水,而且还需要加热,使 用上就不及冻藏食品方便。罐头食品食用虽然方便, 但有些食品如面食点心很难罐藏,而且品质也不及 冻藏食品那样新鲜。
第三章 水产品加工工艺
第一节 水产原料 一:水产原料特性 多样性 多变性(鱼体大小、部位对成分的影响 不同季节
鱼体成分的变化 ) 易腐败
二 鱼贝类的主要化学成分
1.蛋白质 ※新鲜鱼肉中约含15~23%的蛋白质,因鱼种
及年龄的不同而不同。
※鱼类肌肉中肌原纤维蛋白比较丰富, 但缺乏
肉基质蛋白。
※鱼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都极其相似。
贮藏库、销售等冷链(Cold chain)环节中完 成。
② 冷链TTT a. 冷链:从冷冻食品的生产到运输、销售等各 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物流体系。
b. TTT:时间-温度-品质耐性(TimeTemperature-Tolerance) 表示相对于品质的允许时间与温度的程度。

c. TTT的计算: Ⅰ. 了解冻藏食品物料在不同温度Ti下的品质保 持时间(贮藏期)Di;
2.脂肪
※鱼类组织中有较多的脂肪。同—鱼种由 于季节、年龄、生殖腺成熟度,营养状 态等不同,脂肪含量变化很大。脂肪的 蓄积形式亦因鱼种而不同。
※鱼油的碘价一般要比陆上动、植物油高
3.浸出物
肌肉浸出物的含量一般为2~5%,可分为含氮成分和不 含氮成分。
氨基酸 红肉鱼 > 白肉鱼 含氮成分
浸 氧化三甲胺(TMAO)
因为冻藏的时间长,其间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显著 影响到食品的品质。
(1)冻结与冻藏中的变化
冻干害又称为冻烧(Freezer burn)、干缩, 这是由于食品物料表面脱水(升华)形成多孔 干化层,物料表面的水分可以下降到10~15% 以下,使食品物料表面出现氧化、变色、变味 等品质明显降低的现象。
重结晶 是指冻藏过程中食品物料中冰结晶的大小、形 状、位置等都发生了变化,冰结晶的数量减少、 体积增大的现象。
第二节 水产品加工主要单元操作
一、水产冷冻食品加工
(一)概述 食品的低温处理是指食品被冷却或被冻结,通过降低 温度改变食品的特性,从而达到加工或贮藏目的的过 程。 1、冷却和冻结 冷却又称为预冷,是将食品物料的温度降到0~8℃ 的加工。
冻结:是温度在-1℃以下的加工。
冷却食品和冻结食品合称冷冻食品,可按原料及消 费形式分为果蔬类、水产类、肉禽蛋类、调理方便 食品类这四大类
速冻形成的冰结晶多且细小均匀,水分从细胞内 向细胞外的转移少,不至于对细胞造成机械损伤。 冷冻中未被破坏的细胞组织,在适当解冻后水分 能保持在原来的位置,并发挥原有的作用,有利 于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缓冻形成的较大冰结晶会刺伤细胞,破坏组织结 构,解冻后汁液流失严重,影响食品的价值,甚 至不能食用。
最大冰晶生成带:指-1~ -5℃的温度范围,大部分 食品在此温度范围内约80%的水分形成冰晶。研 究表明,应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
3 食品冻结与冻藏工艺及控制
(1)冻结速度的选择 速冻的优势: #冻结时间短,形成的冰结晶细小而且均匀; #降温迅速,减少微生物的活动给食品物料带来 的不良影响; #食品物料迅速从未冻结状态转化成冻结状态, 减少浓缩损害。 速度与方法的选择 #根据食品物料的种类、大小、包装情况等许多 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认为冻结时食品物料从常温冻至中心温度 低于-18℃,果蔬类不超过30min,肉食类不超过 6h为速冻。
4、水产冷冻食品的特点: (1)选择优质水产品为原料,并经过适当前处理
(2)采用快速冻结方式 (3)在贮藏和流通过程中,品温应保持在-18℃以下 (4)产品带有包装,食用安全并符合卫生要求。 属于预制食品和方便食品的范畴。
5、水产冷冻食品的种类:
生鲜水产品:初级加工品、生调味品 调理水产品:包括油炸类制品、蒸煮类制品、烧烤类
公元前一千多年,我国就有利用天然冰雪来贮藏食 品的记载。
冻结食品的产生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冷冻机的发明。
1877年,Charles Tellier(法)将氨-水吸收式冷冻机 用于冷冻阿根廷的牛肉和新西兰的羊肉并运输到法 国,这是食品冷冻的首次商业应用,也是冷冻食品 的首度问世。
(二)食品的冷却
1、冷却的目的 植物性食品的冷藏保鲜;肉类冻结前的预冷;分
脂类的氧化和降解 冻藏过程中食品物料中的脂类会发生自动氧化 作用,结果导致食品物料出现油哈味。此外脂 类还会发生降解,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会随着冻 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蛋白质溶解性下降 冻结的浓缩效应往往导致大分子胶体的失稳, 蛋白质分子可能会发生凝聚,溶解性下降,甚 至会出现絮凝、变性等。
冻结速度:
冻结点:Freezing point
水产品体内组织中的水分开始冻结的温度(冰晶开 始出现的温度)
食品冻结的实质是其中水分的冻结。食品中的水分 并非纯水。根据Raoult稀溶液定律,质量摩尔浓度 每增加1 mol/kg,冻结点就会下降1.86℃。因此食 品物料要降到0℃以下才产生冰晶。温度-60℃左右, 食品内水分全部冻结。
食品的温度
食品冻结温度曲线
1 初阶段:初温到冻结点, 放出显热,数量小,温差 大,故降温快,曲线陡。 2 中阶段:冰结晶最大生 成带,-1℃~-5℃。放 出结冰潜热,数量最大, 故降温慢,曲线平坦。 3 终阶段:显热、潜热同 时放出,由于数量不大,故降温较快,但曲 线不及初阶段曲线陡。
冻结速率(Freezing velocity)是指食品物料内某点的 温度下降速度或冰锋的的前进速度。
割肉的冷藏销售;水产品的冷藏保鲜。
2、冷却的方法 •接触冰冷却法 •空气冷却法 •水冷法 •真空冷却法
⑴ 碎冰冷却 特点
⑵冷风冷却 用于果蔬类的高温库房 肉类的冷风冷却装置 隧道式冷却装置
⑶冷水冷却 浸入式 喷雾 淋水式 优缺点 ⑷真空冷却 特点 ⑸液体食品物料的冷却 特点:间接冷却 冷却介质 冷却器:间歇式、连续式
2、冻结速度与冰晶
快速冻结 v≥5~20 cm/h 中速冻结 v≥1~5 cm/h 慢速冻结 v=0.1~l cm/h
不同冻结速率的食品物料冻结曲线
冻结速度快,食品组织内冰层推进速度大 于水移动速度,冰晶的分布接近天然食品 中液态水的分布情况,冰晶数量极多,呈 针状结晶体。
冻结速度慢,细胞外溶液浓度较低,冰晶 首先在细胞外产生,而此时细胞内的水分 是液相。在蒸汽压差作用下,细胞内的水 向细胞外移动,形成较大的冰晶,且分布 不均匀。除蒸汽压差外,因蛋白质变性, 其持水能力降低,细胞膜的透水性增强而 使水分转移作用加强,从而产生更多更大 的冰晶大颗粒。
性也会减弱,从而延长食品的贮藏期 低温下微生物新陈代谢会被破坏 -18℃以下时,食品中90%以上的水分形成冰
晶,可以破坏微生物细胞,造成微生物死亡
(2)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 低温可抑制酶的活性,但不能使其钝化。
(3)低温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低温或冷冻的作用就是抑制食品中物质 的变质反应速度。
4、低温保藏食品的历史
常用的贮藏温度 为-12~-23℃,而以-18℃ 为最适用。冻藏适用于长期贮藏,短的可 达数日,长的可经年。
常见的冻方便食品,不仅有需要保持新鲜状态的 果蔬、果汁、浆果、肉、禽、水产品等,而且还 有不少预制食品,如面包、点心、冰淇淋以及品 种繁多的预煮和特种食品,膳食用菜肴。
合理冻结和贮藏的食
品在大小、形状、质
⑹其它冷却方法 接触冷却 辐射冷却 低温学接触冷却
3 冷藏中的变化及技术管理
(1)冷藏时的变化 水分蒸发 ;冷害 ;串味;生化作用 ;脂类的变化 ; 淀粉老化 ;微生物增殖 (2)冷藏技术管理 冷藏温度;冷藏间相 对湿度;冷藏间空气 流速
(三)食品的冻藏
食品冻藏,就是采用缓冻或速冻方法将食 品冻结,而后再在能保持食品冻结状态的 温度下贮藏的保藏方法。
2、冷冻食品的特点
易保藏,广泛用于肉、禽、水产、乳、蛋、蔬菜和 水果等易腐食品的生产、运输和贮藏;营养、方便、 卫生、经济;
市场需求量大,在发达国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发 展中国家发展迅速。
3. 冷冻保藏的原理
食品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命活 动和食品中的酶的作用
(1)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低温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就会减慢,酶的活
出 尿素
物 甜菜碱
不含氮成分
肌苷酸
糖类及有机酸
肌肉色素
4.色素
血液色素
黑素
皮的色素
类胡萝卜素
5.呈味成分
胆汁色素 ……
鲜味的核心成分是谷氨酸IMP、AMP和ATP等,
它们之间有协同增效作用。
谷氨酸 肌苷酸 琥珀酸
6. 其他成分
三、鱼贝类的死后变化及保鲜
变化过程分为: 僵直期 自溶期 腐败期 僵直——自溶——腐败
生鲜水产冷冻食品的初加工是简单的形态处理
鱼类:冻鱼片(生鲜);冷冻鱼排(调理)
虾类:冻结温度应在-25℃一下,冻品中心温 度 在-20℃以下低温贮藏。
贝类:采肉后生冻或者煮熟后速冻包装的冷冻 食品。-18℃下低温冷藏。
6、冻结与冻藏中的变化及技术管理
冻结时,因为冰晶体的形成,食品的物理性质发生 了变化,并进而影响到食品的其它性质。
•当然,冻藏食品需要大量制冷设备、冻藏设施和专 门的商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售网,因而也有其局限性。
1、需要掌握的几个概念: 冻结点: 共晶点:(低共熔点 Eutectic point,Cryohydric
freezing point) 水产品中水分全部冻结的温度(- 60℃) 冻结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