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动物学_实验动物福利

实验动物学_实验动物福利

题目:实验动物福利摘要:当今,随着生物医学研究工作的快速发展,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

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医药品的安全评价,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研究,都需要实验动物工作的支撑。

[1]动物实验目前还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回顾生物医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许多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研究成果往往与动物实验密切相关。

实验动物在保障人类健康和优化生存环境中的作用是无可质疑的。

而实验动物福利工作的好坏,不仅反映实验动物学科建设的成就,而且影响着生物医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性及公众认可程度。

如何保证实验动物的福利,提高实验动物福利水平,正逐步成为社会公众所关注的一个热点。

[2]关键词:实验动物、动物福利、现状、3R原则、仁慈终点、立法绪论:科学家认为生命科学的历史就是生物技术的发展史。

巴甫洛夫指出: 没有对活动物进行的实验和观察,人们就无法认识有机界的各种规律。

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里,进行实验研究的条件可概括为AEIR 4 个基本因素,即: Animal (动物) 、Equipment (设备) 、Information (信息) 、Reagent ( 试剂),动物被放在首要的位置,足见其重要性。

在现代医学中,实验动物做为人类的替身,在生命科学研究发展领域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支撑保障条件,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为获得更加精确的实验数据,实验动物福利问题也被人们逐渐认识和引起关注。

1.动物福利的定义及发展1.1动物福利的定义动物福利,是指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其标准包括动物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

目前世界上已公认对动物福利的五大理念为: 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 生理福利) 、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环境福利) 、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卫生福利)、享有生活无恐享有不受痛惧和悲伤的自由(行为福利)、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心理福利)[3]。

1.2动物福利的发展早在19世纪初期,英国人就开始关注动物的福利问题。

不过,当时并没有提出“动物福利”这个词,而是以“反对虐待动物”或“防止虐待动物”面目出现的。

13年后,也就是1822 年,英国的“人道主义者”马丁再次提出禁止虐待动物议案,这时,人们对虐待动物的问题已经有了新的认识,所以,这一次获得上下两院通过。

这项法案被称为“马丁法令”,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关动物福利的法令,被公认为动物福利保护史上的里程碑。

目前,全世界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或地区制定了禁止虐待动物法或动物福利法等。

美国不但联邦政府制定了动物福利法,各州还有各州的动物福利法[4]。

2.动物福利的现状:2.1国外动物福利现状英国在动物福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得到较好的效果,目前欧盟和美洲大洋洲等的很多国家制定的动物伦理法案等及相关规定都是在英国的法规基础上加以制定例如在1986 年,英国制定了动物(科学方案)法令(实验动物法或科学实验动物法),并以此为核心制定了十多条法案,加以制约[5]。

在英国,甚至于必须由国务大臣发给批准证才能进行动物实验,同时,英国还成立了相应的监督机构和英国皇家反虐待动物协会[6],对不必要的重复科学价值不大,或已有不用活体动物代替方法的动物实验予以限制而英国的动物学和微生物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科学合理人道地使用实验动物的理论[7]该理论的核心便是大家所熟悉的3R 原则,即减少( reduce) 每一次实验中所需要的动物数量; 优化( refine)现有的实验,以减少动物所受到的痛苦和伤害; 使用其他的手段来取代( replace) 动物实验。

目前,美国的动物管理与使用委员会已普遍要求研究者遵从3R 原则,同时,美国芝加哥的伦理化研究国际基金会还在3R的基础上提出了4R 原则,增加了Responsibility (即责任) 作为第四个原则,要求人们在生物学实验中增强伦理观念,呼吁实验者对人类和动物都要有责任感[8]。

在日本,每个研究机构在进行动物试验时,都要遵循日本教育部1987年颁布的管理指南。

这个指南对药品生产企业开展动物试验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但这一法规不能达到研究机构的协调统一,因其仅为部门规章,管理力度不够。

2004 年日本科学理事会提出要制定以动物试验科学化为目的的国家动物试验指南,根据这一提议,日本教育、体育、科学技术部和卫生部、劳动与福利部联合制定了动物试验基本方针,并于2006 年6月开始实施。

2.2国内动物福利的现状从现代医学实验的角度来看,尤其是西方医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上,我国动物福利的进程要逊于国外,处于滞后状态我国于上世纪80 年代后才逐渐增加了对动物的关注1989 年我国出台第一部有关野生动物的法案,随后又陆续出台了各种相关的法规和办法在实验动物上,也出台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方法( 试行) 等法规,不同程度地提倡动物福利与动物伦理,并逐步加强对实验动物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基本配套[9]。

目前,有相关学科专业的大学和医疗系统部分基本上添加了动物伦理委员会和实行实验动物的审批。

然而相比于国外,我国在此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意识和立法等方面仍存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改善的地方[10],譬如,我国现行相关的动物福利法律法规,在实际意义上仍缺乏可操作性,对动物的法律地位明确程度不够清晰,从事相关动物实验的人员培训并未完全普及,实验动物伦理审查自身及重视程度仍存在不足等问题[11]。

2.3国内外动物福利对比的思考目前我国在动物福利方面用20年时间完成了西60年的历程,但在很多地方,具体的实施仍显不力,这一方面与我国的立法体系完善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有关。

动物福利还需要根据轻重缓急,分门别类加以实施但值得提出的是,思想意识的重视提升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硬件条件上的不足,思想意识的提高使得动物福利、动物伦理成为从事相关动物实验人员潜在的行为准绳,从而无论在何时何地何条件下实验人员都会根据现有条件快速准确地制定出相应的动物福利措施,而及时准确地向实验人员推广发达国家最新立法的量化标准,也有助于动物福利的迅速展开。

由于国外先于我国发展,因此,借鉴国外经验与本地区现状结合、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及评价体系和改善相应的硬件条件,相信可以很快与国际水平接轨。

例如,在平时实验工作中,可以实行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 包括遗传质量标准与微生物寄生虫质量标准) 条件标准化(包括环境的控制与饲料营养控制) 以及实验外科中动物福利的应用与推广(包括积极推行3R原则,实验外科手术中应落实急救措施与提倡术后安乐死)等,在经常使用实验动物的研究机构,成立专门的实验动物中心,由专业人员负责饲养,根据动物习性,给予最适合的生存环境,并在实验动物使用后根据动物情况,给予人道主义处理( 即安乐死),减少动物不必要的痛苦,成立动物伦理委员会,明确其责任并强化其执行权力,使在审查动物实验中,动物使用得当和保证动物实验中的动物福利的得以实施。

在此方面,北京、上海等地区的一些医学院校已在着手实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1]然而这仅仅是在加速我国动物福利一些措施上的想法,如上所说,真正贯彻动物福利和动物伦理的思想,最根本的还是观念上的提升和人文素质的养成。

从教学开始,在开展相关的动物实验课程中,穿插动物伦理概念,强调动物伦理与动物福利的重要性;在平时的生物类专业学习中,增添社会人文类科目,使得生命技术类与社科类相互融合[12],让学生们对待动物像外科医生的“无菌观念”那样,养成良好的习惯与意识。

动物与我们同样存在情感,然而如果仅因为不能交流就忽视情感的存在,那么在对待有语言障碍的患者时,是不是也可以忽视其真正的需要呢?在动物实验中,动物像临床上的患者一样,需要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安抚[13],应该怀着敬畏的态度去善待生命,生命科学工作者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保护生命,完善生命的价值,这无时无刻不是引导我们获得科学真理的准则。

总之,动物福利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进行哲学、伦理学、宗教和文化思考的结果,这既有理论道德诉求的内在原动力,也体现生命科学技术发达程度,而且作为国际社会里一个大国成员,应顺应世界时代发展的趋势,承认人类普世价值,遵守人类国际社会的游戏规则,是建立和谐社会,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不容回避的问题[14]3.动物福利与3R原则既然认为动物是有权利和道德地位的,那么,作为权利的主体,动物就应该拥有它们所应该拥有的权利。

基于这样的伦理学理念,1959年,W.M.S. Russell和R.L. Burch在研究有关动物实验人道主义技术的基础上出版了《人道主义试验技术原理》(The Principles of Humane Experimental Technique)一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3R”原则,即Reduction(减少)、Replacement(替代)和Refinement(优化)。

Reduction(减少)指减少使用实验动物的数量。

可以采取合用动物、改进统计学设计方法、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以使用高质量动物代替数量等方法来减少使用实验动物的数量。

例如在处死或已死亡的动物身上进行外科手术实习,或在病理解剖时提供器官或组织,用大量无脊椎动物来代替一只非人灵长类。

替代(Replacement)是指采用其他手段代替实验动物。

如用离体培养器官、组织、细胞等代替实验动物,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使用物理学或机械学系统代替实验动物等。

Refinement(优化)主要是指动物实验技术路线和手段的精细设计与选择,使动物实验得到良好的结果并减少实验动物痛苦。

如合理地及时地使用麻醉剂、镇痛剂或镇静剂,以减少动物在实验过程中遭受的不安、不适和疼痛,采用人类先进的临床诊疗无痛技术和遥控技术对动物施行手术和临床观察。

4.动物福利与仁慈终点建立的原则2004年6月国际实验动物科学理事会( ICLAS)在法国举办了科学实验中动物使用方针的第一届国际会议,此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仁慈终点建立的通用原则要求: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动物所受的疼痛和痛苦与相当条件下给人带来疼痛和痛苦相似;作为终点,应该避免死亡所造成的极度痛苦和应激反应;在符合实验目的的情况下,尽可能早的使用终点;在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实验设计应尽量减少动物在实验过程中受到的痛苦和应激反应;引起痛苦和应激反应的研究过程应该降到最低;鼓励预实验,结合发病期进行期和观察频率以决定更早的终点;在实验开始前,就应该对终点的确定达成一致意见;要建立一个包括科学家兽医动物饲喂人员和伦理委员会在内的团队,以便对在研项目作出最恰当的专业终点判断;研究人员和动物饲喂人员必须经过充分培训,有能力识别不同品种动物的行为,尤其是不同动物痛苦应激反应和即将死亡的表现;一旦终点达到,就应该通过动物的行为生理或临床迹象确定终止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