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比例线段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比例线段


二、导学
精典例题:
【 例 1】已知 x y z 0 ,那么 x y z =
34 5
xyz
。答案: 1 3
1. 变式 :已知 x : y : z 2 : 1: 3 ,求 2x y 3z 的值。 x 2y
答案: 3
2.( 2012 北京)已知 a 2
b
5a 2b
≠ 0 ,求代数式 3
a2
4b2
a
2b 的值. 答案: 1
AC
在三角形相似,现在 B、D、 C在同一条直线上,△ ABD与△ ADC不相似,需要考虑用
别的方法换比。我们注意到在比例式
BD AB
中, AC 恰好是 BD、 DC、 AB 的第四
DC AC
比例项,所以考虑过 C 作 CE∥ AD交 BA的延长线于 E,从而得到 BD、 CD、AB的第四
比例项 AE,这样,证明 BD DC
35
答案: cm
9
三、精讲点拔
本节知识在历年中考的考题中,主要涉及用比例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定理。由于比例的性质在应用时有其限制条件,一些中考题又以此为背景设计分类Leabharlann 求解题。四、学习小结
五、当堂检测(拓展延伸)
六、课后作业(分为必做,选做题)
一、填空题:
1、若 2m n n
则x =
1 ,则 m = 3n

A、 DE= 1,BC= 7
B
、 DE= 2,BC= 6
C、 DE= 3,BC= 5
D
、 DE= 2,BC= 8
3、如图, BD、CE是△ ABC的中线, P、Q分别是 BD、 CE的中点,则 PQ∶ BC=( )
A 、1∶3
B
、 1∶ 4
C
、 1∶ 5
D
、 1∶ 6
4、如图, l 1 ∥ l 2 , AF
例 2图2
G
例 2图 3
【 例 3】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分对边所得的两条线段和这
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如图,△
ABC中, AD是角平分线。求证: BD DC
AB

AC
分析: 要证 BD DC
AB
,一般只要证 BD、 DC与 AB、 AC或 BD、 AB与 DC、 AC所
,y=
;若 x : y : z 2 : 4 : 7 ,且 3x y 2z 32 ,
, z=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xy
2、若
yz
x z k ,则 k =

z
x
y
3、已知数 3: x=x:6 ,则这个数 x 是

4、如图,在 □ ABCD中, E 为 BC上一点, BE∶ EC= 2∶ 3,AE 交 BD于点 F,则 BF∶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九年级数学学案
课题 比例线段
主备人
课时
时间
学习 1. 理解线段成比例及有关概念的意义 . 目标 2. 掌握比例基本性质及运用 .
3. 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并会应用。
重点 线段成比例、比例基本性质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运用
.
导学 师生活动
过程
一、导入
知识梳理
1. 线段比的含义:如果选用同一长度单位得两条线段
二、选择题: CBBB
三、解答题:
1、 1 ; 3
PE
2、证明
PF
PN
即可;
PM
3 2 4 、 2∶ 5;
课后 作业
A、 5
B
3
2 FB , BC= 4CD,若 AE kEC ,则 k =( )
5
、2
C
、5
2
D
、4
A
E
D
PQ
B
C
选择第 3 题图
GA
l1
F E
B
C D l2
选择第 4 题图
A
D K
E
B
F
H
C
解答第 1 题图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三、解答题: 1、已知如图, AD= DE= EC,且 AB∥ DF∥ EH, AH交
段 a、 b、 c、d,如果 或 a:b=c: d,那么 a、 b、 c、 d 叫做成比例的项,线段 a、 d
叫做比例外项,线段 b、d 叫做比例内项,线段 d 叫做 a、 b、 c 的第四比例项。
3. 比例基本性质:如果 a: b=c: d,那么 ad=bc ;反之亦成立。
4.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
a、 b 的长度分别为 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 a: b=m: n,或写成 a = m ,和数的一样,两条线段的比 bn
a、 b 中, a 叫做比的前项 b 叫做比的后项. 2. 线段成比例及有关概念的意义: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
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已知四条线
DF于 K,求 DK 的值。 KF
2、如图, □ ABCD中, EF交 AB的延长线于 E, 交 BC于 M,交 AC于 P,交 AD于 N,交 CD的延
长线于 F。求证: PE PM PF PN 。
E
B
M
C
P
A
N
D
F
解答第 2 题图
答案:
一、填空题:
1、 2 , 4, 8, 14; 2、2 或- 1; 3、 3
AB
就可以转化为证
AC
证明: 过 C 作 CE∥ AD交 BA 的延长线于 E
AE= AC。
学后 反思 达标 检测
CE ∥AD
12 23 1E
∠ E=∠ 3
E A 12
AE= AC
3
CE ∥AD BD AB DC AE
∴ BD AB DC AC
B
D
C
问题图
( 1)上述证明过程中,用了哪些定理(写出两个定理即可)
FD=

二、选择题:
1、已知如图, AB∥ CD, AD与 BC相交于点 O,则下列比例式中正确的是(

A 、 AB OA CD AD
OA OB
B、
OD BC
AB OB
C、
CD OC
BC OB
D、
AD OD
A
B
O
A
D
F
C
D
选择第 1 题图
B
E
C
填空第 4 题图
A
D
E
F
G
B
C
选择第 2 题图
2、如图,在△ ABC中, AD= DF=FB, AE=EG= GC,FG= 4,则(
2
【 例 2】如图,在△ ABC中,点 E、 F 分别在 AB、 AC上,且 AE= AF, EF 的延长 线交 BC的延长线于点 D。在下面的三个图形中任选一个探究: 是否存在 CD∶ BD等于 CF∶ BE。若存在请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
A
E F G
A
E F
G
E F
B
C
D
B
C
D
B
C
D
例2图 1

( 2)在上述分析、证明过程中,主要用到了三种数学思想的哪一种?选出一个
填入后面的括号内(

①数形结合思想
②转化思想
③分类讨论思想
答案: ②转化思想
( 3)用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解答问题:已知
AD是△ ABC中∠ BAC的角平
分线, AB= 5 cm, AC= 4 cm, BC= 7 cm,求 BD的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