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信念、信心
———发扬六中精神当好人民教师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信仰、信念、信心》。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转眼之间已春回大地,校园里的迎春和丁香尽情地舒展着自己妖娆的身姿,每次经过,都会不由得驻足,这一刻,心中是那样平静和满足。
这里就是我工作了近两年的地方——武威第六中学。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在我的心中,踏踏实实地教学就是忠于我的信仰,实实在在地育人就是坚守我的信念。
在实际工作中,我一直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坚守自己信仰的教师。
在教学之余,我自觉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
学习教育战线中先进人物的事迹,时刻鞭策激励自己。
说到教育工作中先进人物的事迹,其实,我身边的很多老师,他们就是我学习的榜样。
六中的每一位老师都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学生付出。
不管天寒还是暑热,我们的班主任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却肩负着最大的责任。
大至教育教学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
他们抱怨过吗?不,因为这七十几个学生在他们眼中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为整个班级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爱,他们爱得无怨无悔!
前几天,学校组织了先进教师的演讲,魏老师的讲话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没有魏老师那样传奇的人生经历,但是我能够学习魏老师那认真的求学态度。
他能在教学之余抽出时间来看书学习,我为什么不能?难道真的是我没有时间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
”我需要的恰恰就是那种认真的求学态度。
老一辈的六中人身上,有太多我们可以学习的东西。
信念是一种坚守,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珍藏着一份信念。
因为有了信念,才能拔起擎天的巨木,才能在长长的黑夜袭来时也能耐心期待天亮。
教育信念集中表现在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上。
当一位教师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对社会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就会不遗余力地去干好
它。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青少年的成长,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更关系到民族的富强与兴衰。
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这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
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眼里不仅只是学生,他们更是一个个大写的“人”,老师不仅在教书,更在育人。
教师就像一颗星,没有太阳那样热烈,没有月亮那样温柔,没有朝霞那样眩目,没有白云那样高远,但从来无怨无悔,与世无争,他们总是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奉献着自己的爱。
我的信心来自于学生。
教师其实可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职业,简单到所有的喜怒哀乐、所有的成功失败都是围绕学生产生的。
课上的顺利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了,可以兴高采烈好长时间,心里满满的都是当教师的成就感。
可是当课讲的不顺,学生闷沉没反应,问题回答不上来时,则会郁闷好久,失败感油然而生。
学生的一句“谢谢老师”,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其实就是对我肯定,我会觉得很快乐,很幸福。
这种感觉并不在于学生的物质回报,而在于教书育人本身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是啊,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
既然站在了这三尺讲台,那我就要立志做一名好老师,继承和发扬六中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做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