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主题景观设计说明世界上第一个主题公园的问世,给景观艺术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各国也疯狂的效仿。
主题公园在过去几十年间由开始的盲目模仿到理性的规划设计,可谓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曲折中前进成长。
主题公园也不断在走向开发规范。
本案结合许昌钧瓷文化同当前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摸索出一条以文化资源文本,丰富浏览内容,提高观赏质量,适合当前发展的景观之路。
一、国内外现状主题公园是以某一主题或综合几种主题于一体为内容,投资量大、高度发达、收取入场费的独立的休闲娱乐场所。
1952年荷兰微缩景观“马都拉丹”问世,成为第一个主题公园雏形。
1955美国加尼福尼亚州诞生迪斯尼乐园,开创了世界主题公园的新篇章。
主题公园以其独有的魅力和神化般的经济效益,被世界各国旅游开发所模仿。
结合各国的国情和旅游开发优势,形成了不同的主题公园的发展模式。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开发,开始于1989年在深圳建成的“锦绣中华”。
经过二十多年的市场磨合,已经从以前的盲目模仿跟风发展到理性思考和规划阶段。
但是在发展中却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主题公园的健康发展。
仅从设计上分析还存在几点问题:第一主题公园定为主题缺乏新的创意而且在设计无休止沿用,各地主题公园模仿雷同;第二多主题即没主题,淡化了设计初衷;第三规划设计简单,施工质量粗糙;第四文化水平含量低,设施落后等因素导致重游率低等。
本案将结合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的现状,研究和分析中国在发展主题公园中发现的问题。
并结合许昌钧瓷文化,试图改变现有状态,走出一条适合我国主题公园营造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许昌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许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许昌市区的园林绿化、公园、景区建设在质上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卫生城、旅游城、国家宜居城等称号。
在“保护地域文化,体现城市特色”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文化问题受到城市发展的普遍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也中曾提出以钧瓷文化等旅游资源为重点的发展要求,结合许昌旅游资源的现在发展状况、其旅游功能需求和市场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我们的区位优势,根据许昌市城市发展规划东移北上,推进市区向北延伸的大好时机。
继续强力打造地域旅游品牌和标志。
二、设计目的地域性文化主题景观是对传统历史记忆的延续,是区域文化特色的表达。
主题公园在改善环境、满足市民活动和促进地方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厚重感。
本案以钧瓷文化为主题,极力打造钧瓷主题景观,打响这张“文化”牌。
因为良好的景观语言会是“城市名片”。
凭借对自然、文化的景观再现,对历史文化的异地“移植”,科学的设计规划,丰富和提升城市文化和形象。
地域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所在,具有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属性。
对旅游业来说,应重视应用文化这条主线来统领旅游的整体发展。
形成自己组特的古都文化核心圈。
因此优化许昌文化旅游空间,为构建“中原文化旅游圈”做出应有的贡献。
目前许昌市几大旅游品牌中“魏都”、“花都”、“特色工业”已经初现成效。
“钧都”文化在颂扬的同时应该有一些实体展示。
钧瓷作为我国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即使游客有多方面的原因没到达禹州,也可以在园中感受钧瓷文化的实体震撼与触碰心灵的文化神游。
完成对现有许昌旅游线路中霸陵桥—曹丞相府—春秋楼—许昌博物馆—董妃苑等线路的完美对接。
三、设计理念尊重自然,传承文脉。
整个公园规划设计是要突出一个“主题”,即以钧瓷文化。
以公园为载体,围绕钧瓷文化,规划文化体验、文化休闲等项目,打造内涵丰富、文化深厚、集文化、娱乐、生态休闲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公园。
把资源优势和文化积淀转化成为旅游优势和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人们创造旅游的新体验。
坚持“以人为本、以钧瓷文化为主脉、生态造园”的指导思想,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注重体现新时代的造景精神,从公园的实际出发,以文化资源为本,丰富浏览内容,提高观赏质量,突出公园的个性。
四、设计思路景观的语言作为对现实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应该用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及现代的价值观去审视现在的景观艺术,运用恰当的景观语言,创造出属于时代、符合现代人需要的现代文化景观作品。
在建园理论上突破传统园林的景观造园思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性的原则和文化行原则。
形成了以“钧瓷文化”为主线索、以满足游乐需求为目标的新造园概念,使人们走进了求新、求知、求趣的主题公园。
在整个景观的表现上,以许昌本地特色历史文化为铺垫,以钧瓷文化为主线,尽力使钧瓷文化转化成景观语言。
在表现基调上,采用北方比较普遍的红砖。
整体个园区轮廓以许昌地图的形式展示出来,根据大致的西高东低的地形走势,打造私密的微地景观。
水系是整个园林景观的灵魂,结合白沙水库形成微缩景观展现在禹园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一笔。
整个景观水系由西向东,在中心景观带形成一条贯穿于整个园区,呈龙脉情系整个园区之势。
园路与水网的布置“曲曲有情”,岸线与水网灵动且忽远忽近。
园路分为快速浏览通道、观光道、林荫小道、汀步等,力现传统精神世界的幽静从容。
各个节点根据许昌对应区域的某种地域文化进行衔接。
在整体景观的主次上设置了主景观轴,即中心广场与禹园的链接。
中部设置大型实体展示被定为省礼的《出戟尊》,体现古代宫廷的威严和法度,同时也起到了人流缓冲的作用。
按照正常浏览顺序,经过主入口景观,进入下沉中心广场,感受到出土钧瓷的魅力所在激发游人渴望对钧瓷的了解。
步入襄园,让人突然感受到了质朴的乡情扑面而来,古老的大槐树下有一展大的石捻,在黑白的记忆中,那石捻是那么的夺目。
碑林记载着钧瓷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之后人们不辞辛苦的来到了钧瓷文化的发源地禹园,主景以圆形的围合空间,寓意钧窑,同时以钧瓷精品造型来做雕空处理,围合中部配置神垕图腾火凤凰雕塑,感受窑变魅力。
之后来到长园,巨大的钧瓷造型,放大的展示钧瓷的造型美,让游客感受钧瓷大师的高深技艺。
最后进入的鄢园,在腊梅园中品着“老红汤”,把玩赏钧瓷出炉后窑变的奇妙变化。
自然天成的作品,在人们酒饱饭足之余,却是一种难得的精神食粮。
图一五、景观要点分析(一)主入口景观一个文化景观的入口设置是整个景观点睛之处,处理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成败。
景观中在推敲“钧瓷”表现形式时,费去了不少周折。
比如说钧瓷的型怎么表现、钧瓷窑变怎么去展示等。
这都给了我很大的难题。
通过大量的草稿表现。
最终综合确定了一种比较理想的表现方式。
首先,钧瓷始于唐,兴于宋。
通过唐宋建筑元素的提炼和设计,安置在入口两侧。
寓意钧瓷文化的起源。
其次,钧瓷外型我选择精品的《出戟尊》外观剖面进行表现。
另外钧瓷有着蚯蚓走泥纹、冰裂纹、鱼子纹等,我选择冰裂纹通过钢结构表现冰裂纹。
其内部置多种LED 彩灯,颜色上选择最为人称道的几种窑变釉色。
通过在灯罩内光的互相调和作用,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窑变”。
两个结合在一起即形成钧瓷的整体。
图二(二)广场景观广场体现在聚会和表演功能,体现它的使用功能。
在一些公共的设施中还增加了特殊人群使用的基础设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在广场中值得一说的有以下三点:1、弧形长廊设置一个好的广场,好比做一个城市的会客厅。
在长廊的背景墙上设置大的镂空处理,展示钧瓷的造型之美,在镂空的位置安装LED彩灯,展示钧瓷的在窑变后的绚丽光彩,结合光与影增添广场情趣。
另外在背景墙的前端设置类与中国传统博古架添加,以其展示钧瓷实体之美。
图三2、莲花铺装设置广场设置是一个下沉的喷水广场。
许昌有个莲城的美誉,广场中部是一个莲花纹样的LED彩灯铺装,在夜间通过光与影的组合,让人产生一种出水芙蓉的幻觉。
置身走在广场中,通过LED彩灯色调的变化,也可以感受到“窑变”带来的奇妙乐趣。
图四3、钧瓷碎片雕塑设置在这个节点设计思路来自古钧瓷碎片,一个具有带有历史文化气息的符号设置。
在下沉广场的前端,展示这些“碎片”。
让人有一种刚刚出土的文物规整的展示在我们面前,却又像一种皇朝灰飞烟灭时留下的残垣,让人意味。
图五(三)襄园景观襄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城区,有着深厚的文化气息,如代表性的紫云书院。
在人们看到该园得第一眼设置却是一个“梯田”,目的是为了起到障景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在梯田的景墙上设置成精美的图片展示墙。
经过二级步道进入襄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烈的乡土气息,像是在儿时村口奇妙记忆的重现。
一颗古老的大槐树下有一口井和一个特殊处理的石碾,一位老艺人雕塑正在树下安静的创作自己的钧瓷作品,身旁还有一个可供游人参与合影留念的制坯工具。
通过倒置的碑石、石刻等我们像是时空穿梭感受钧瓷文化的起源、发展、兴盛。
激发游人对钧瓷的向往。
人们通过吊桥又像是时空穿越继续前行前往禹园。
图6(四)禹园景观禹州是一个多文化的地域,也是钧瓷发源地。
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表现上我尽力的寻找地域元素来设置景观语言。
水是园林设置的灵魂,结合禹州白沙水库的轮廓我将其转化成微地景观插置在禹园,其水系贯穿在整个园区。
像是一条腾飞的巨龙(黄河),呈龙脉情系整个园区之势。
此园包含养生题材。
在亲水平台的基础上。
窑址景观必不可少,有诗曰:“闲观窑变神韵色,静听钧瓷开片声”。
我的思路是组织一个圆形的围合空间寓意窑址。
在围合的四个墙壁上,一个墙壁镂空一种钧瓷各计九尊,其中一尊却与众不同,在古文中三、九虚词指多,寓意钧瓷“十窑,九不成之说”。
窑址中部在木质铺装上置神垕特色的“火凤凰”雕塑,寓意神垕千年不息的窑火。
图七(五)长园景观长葛有着较为发达的工业基础,钢材市场在国内小有名气。
此园则更多的展示钧瓷如钢铁般的骨感美,两者都是由烈火烧制成型,骨是事物的承载体,没了适合的载体,再好的釉理也无从表现。
放大了的钧瓷作品,在游人挑剔的目光下,感受我们的钧瓷大师的高深技艺。
图8(六)鄢园景观鄢陵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文化。
花木是鄢陵一大特色,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
该园中最大限度的选用当地树种,体现了科学性的原则。
图九该园以“赏花”、“品茗”、“尝钧”为设计思路,围绕着潺潺的流水,茂美的腊梅园中,坐在精心安置的茶亭中品茗。
约来三两好友,品尝着当地特色“老红汤”,观赏着腊梅,把玩钧瓷的乐趣。
或宏观,或微观的观察。
自然天成的作品,在人们酒饱饭足之余,却是一种难得的精神食粮。
六、植物配置植物配置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功能性、生态性和艺术性原则。
主题公园景观的绿化,要与之现代化城市建设相适应,力求在一定时期内尽可能的满足游人对环境质量的各种需求。
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以生态学理论知识为指导,以重现自然,改善与维持主题公园生态平衡为宗旨,以人同自然共存为目标,以主题公园的系统性、植物景观的可持续性为使命,达到横向上的系统性、竖向上的的层次性、时间上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