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操作规程引言:育成区的主要任务是调节猪舍环境,使猪只健康成长,尽可能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最大限度的减少死亡,最大限度的提高出栏率。
饲养的目标是不超过165日龄,出栏体重90---95Kg死淘率低于2%平均料肉比2.75:1为此,全体育成区职工应努力工作,团结一致,服从领导,对平时的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格遵守场规和规章制度,为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而努力奋斗。
为达此以上目的,全体育成区职工遵从以下操作规程:一、进猪(一)进猪前准备1、出完猪后及时将料桶,料线内的饲料收起以防受潮变质。
2、将猪舍水厕所内的污水排净,将猪舍内的设备收起来,以防受潮。
3、为达到高效的猪舍清洗消毒,要先用清水将地面,墙面冲湿,再用高压清洗机彻底清洗猪栏,风扇,风扇窗叶,猪舍侧面的窗户及漏粪地板下面的污水沟。
冲洗不干净的地方要用清洁球檫洗。
4、清洗猪舍完毕,等栏面干燥后,按兽医指定的消毒药水及比例喷洒,每平方米用加消毒药的水300至500毫升。
如果有带菌的昆虫必须再用杀虫剂水喷洒,每平方米50至100毫升。
空栏至少3天,空栏时间超过7天,进猪前要再用消毒药水消毒猪舍一次。
5、在消毒间隙要注意对猪舍内的设备进行检修,如风扇、电灯、猪栏、门窗、饮水器、自动料桶等,自己修不好的报告主管,叫维修工进行维修。
6、转保育猪进育成舍之前要检查所有设备,使其大胆正常运行的状态,环境控制系统应检查风机皮带松紧,锅炉是否正常,检查控制温度及湿度的温控器准确度,温度计,干湿温度计是否完好。
7、进猪前应检查饮水器的水压及水流量,检查自动料桶下料速度。
8、应注意冬季在进猪前一天将猪舍预热,水厕所放上水;夏季提前2小时打开风机使猪舍温度降到合适的温度。
9、提前准备好551#饲料。
(二)进猪1、从保育舍接保育猪进育成舍,要严格按照保育转育成标准及程序执行,达不到标准的猪只坚决不能转入育成舍。
2、在赶猪、装猪过程中,对待猪只必须温柔,不能粗暴,不能一手提猪耳朵搬猪。
3、按照猪只性别、大小、强弱,每栏头数合理组群。
尽可能做到同性别、同品种猪在同一栏饲养,种猪与肉猪分开饲养。
4、尽早使小猪找到饮水器位置,喝到水。
5、进猪后逐头检查猪只健康状况,防止猪打架,发生应激。
6、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电解多维和阿莫西林粉,减少应激。
二、饲喂1、当猪只生长达到13周龄、体重达到35Kg时,应及时由551#换成552#;当猪只生长达到17周龄、体重达到60Kg时,应及时由552#换成553#。
2、换料时要有一定的计划,逐渐地换料,不可盲目地突然由新料换掉旧料,换料办法宜按下表进行:3、采用自动料桶给料,每天至少加料两次,每天检查自动料桶给料速度是否合适。
4、对病猪、弱猪应加强饲养,确保给新鲜饲料。
促进其快速康复。
5、正常情况下,猪只采食量逐渐递增,如下表:6、当猪只13周龄体重达不到30Kg时,或17周龄体重达不到60Kg时,应推迟换料;体重达到时再换新料。
7、记录采食量,当采食量不达标时及时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猪只采食量达标。
8、饲料质量要好,每批饲料都要先进行一栏试用,正常的饲料再全面使用。
9、正确的保存饲料,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坚持先进先用的原则。
10、饮水量要足够,每头猪饮水量是采食量的2—2.5倍,育成猪的饮水器水流量为1.7—2升/分钟。
三、环境控制2、不论冬、夏季,仔猪在9—14周龄时,夜间都应使用锅炉供热。
3、9—14周龄猪舍内的温度高于30℃时,应启动大风机降温。
4、15—24周龄猪舍内的温度高于27℃时,应启动大风机降温。
5、当大风机启动时,小风机应处于常抽状态,而且要打开猪舍门和离风机最远的两个通风窗,其他通风窗关闭,采取纵向通风。
6、冬季关闭所有纵向进风口,按所需进风口面积打开侧面进风口:进风口面积 = (总进风量/10000)*157、冬季夜间连续供暖,白天根据天气情况间歇性供暖。
采用定时器控制猪舍通风,通风循环时间应尽可能的短,且每次通风需将猪舍内的空气彻底更换一次。
8、本地因昼夜温差大,白天和夜间猪舍的通风量应有所不同,所以在上下班时间饲养员要注意调节定时器,达到通风正确的效果。
9、每次调节风机定时器后都应观察风机正常工作一个循环时间后,才能离开,确保风机运行正常。
育成猪舍内的环境调节是否合适猪只的需要,要看猪只的表现,舒适的环境猪会摊开卧、反应灵敏、活泼;如果猪舍内温度过低,猪会卧堆或卧在腿上、减少与地面的接触或靠栏墙边、冷得发抖;如果温度过高,猪会分开卧、喘气、玩水造成猪栏潮湿、猪身上脏。
四、育成舍水厕所管理1、育成舍水厕所占饲养面积的10—15%。
2、接进猪之前要在水厕所内放水,放水最浅地方深度3—5厘米,按不同饲养阶段更换水厕所的水如下:十到十四周龄每两天更换一次十五周龄到出栏每天更换一次3、在饮水中添加抗生素及维生素时,猪会转喝水厕所的水,而不喝药水,所以在该时间应放掉水厕所里的水。
五、饲养员日常工作1、早上上班后,先将猪舍全部检查一次,包括猪舍温度、湿度、猪群是否正常,料桶是否断料,下料速度是否正常、氨气浓度是否正常等并记录温度。
2、在打扫猪栏卫生时,应将所有猪赶起活动,检查是否有病猪。
3、逐栏做健康检查,发现病猪做标记并治疗,做治疗记录。
4、检查维修猪舍设备。
5、清理猪舍周围杂草,保持猪舍周围卫生。
六、治疗饲养员、技术员及主管,应每天到猪舍内巡视,发现猪只发病要及时做好记录并采取措施加以治疗。
应经常观察猪群的活动、吃料、睡眠情况,如根据睡觉情况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合适,对于相互挤压的猪要及时驱赶散开,防止压伤或死伤。
观察猪只的健康状况,应跳到猪栏中,要尽量使每头猪都站起来,以便判断健康状况,通常健康的猪散开活动或躺下,行走正常,背毛发亮,尾巴卷起,粪便正常。
不健康的猪只会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不活跃、常卧不起、即使被驱赶时也不愿走动、四肢无力、消瘦背毛粗乱、夫色苍白、垂头夹尾巴、发抖、拉稀等。
对于这一方面要尽量作到早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早期发现是治疗成功的前提,各种病都有一定潜伏期,通常,当我们发现时,猪往往会进入发病后期,因此为防止猪的突然死亡或病弱,应早期发现,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常在猪舍内巡查,常观察猪只的活动;早诊断就要求我们在发现猪病之后,赶快对其症状加以综合,根据临床经验加以判断是何种原因致病;早期治疗要求我们在判断后要及时采取措施,对致病因素或症状加以治疗。
为此,要求:1、每栋要有本栋的针管、药箱、不要相互串用,以防交叉感染。
2、对针管要妥善保管,定期消毒。
3、药箱要放到干燥阴凉之处,防止暴晒或受潮。
4、用药量说明书计量或以兽医指定计量为宜,不得私自加大或减小计量。
5、给药时应将猪只保定,进出针要迅速,推注药液时宜缓慢。
6、注射方式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三种,常见的是肌肉注射,猪的肌肉注射部位是耳后三角肌,注射时进针与皮肤表面垂直,推注速度不能太快。
6、在给药之前,要先检查药液的包装,是否正常,对失效的、出现浑浊的、无标签的应弃之不用。
七、消毒1、猪场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每栋猪舍全群移出后在进行新猪群之前必全面彻底的消毒以确保猪群安全。
2、进入生产区的物品,器械必须经过专用间消毒后放可进入。
3、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经过淋浴洗澡后,更换消毒衣、鞋能进入猪舍,如离开猪场后重返场后要在生活区隔离48小时,方可进入生产区。
4、生产区的工作人员不得任意在各生产区之间活动。
5、消毒时应正确使用药品及浓度,按规定配制消毒液,注意配伍禁忌。
6、消毒操作人员要戴防护用品,确保个人安全,猪舍每天消毒一次。
7、消毒时要严格按照消毒程序进行,事后认真检查,确保消毒效果。
八、防疫1、遵守场内的各项防疫制度,确保在按照免疫程序将有效疫苗注射到健康的有效部位,使猪产生免疫力,达到对该疫病的抵抗能力。
2、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免疫程序,包括时间顺序、剂量等,否则后果自负。
3、免疫后的猪要加强饲养,改善饲养条件,免疫前后三天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
4、防疫前要有注意疫苗是否为正常疫苗,其包装是否正常,是否在有效期内,对无标签、商标、批号,剂量不够、瓶有破裂的疫苗要坚决弃之不用,向主管申明。
5、疫苗保存时要将冻干苗、灭活苗和稀释剂分开在冰箱内不同高度位置存放,适用先进先出的原则;疫苗在运输时要注意保持温度要封闭并且要有冰袋;疫苗注射时温度不应超过15℃,配制好的疫苗应在2小时内用完。
6、没有用完的冻干苗要做高温处理。
7、疫苗注射时要用捕猪器将猪保定,并在疫苗注射时准备抗应激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8、注射疫苗时有出血或倒流现象的,应再补注一次。
9、使用过的疫苗瓶要收集在一起,定期到指定地点加以深埋或焚烧,不能乱扔。
10、防疫时要有计划性,按预定的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过后要做好记录。
以备检查,防止漏防和重复。
11、死猪的尸体要运到掩埋地点加以深埋,埋尸坑深度不得低于1米。
九、后备猪饲养管理后备猪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猪场的发展,经营的好坏,所以后备猪的选择及饲养工作非常重要。
一、选种1、母猪①母性要好②体形符合品种特征③健康④腿坚固,前后腿都要直⑤日增重高⑥乳头均匀⑦外阴有形⑧瘦肉率高2、公猪①蹄形好②背坚固宽,臀丰满③健康④日增重高⑤性欲强⑥瘦肉率高3、选种方法从前面看:①看耳号②看鼻子是否正常③看眼睛有无红肿,流泪④看健康状况从后面看:①看蹄形,蹄壳大小有无异常②走路姿势是否正常③看健康状况④看体重与日龄是否相配⑤看外阴是否与肛门相连⑥看是否有⑦看背宽度、臀是否丰满从侧面看:①看乳头对数②看腹部,腹线是否平直,腹部是否收紧4、选种的几个方面问题的猪不能做种遗传缺陷:①9趾②脐疝③隐睾④阴阳猪健康问题:①消瘦②呼吸不正常③皮肤苍白、虚弱、喘气④不吃料外观方面:①后臀窄②掉肚子腿的问题:①关节炎②脚痛③八字步④站立时两脚并在一起乳头:①有效乳头少于12个②前3对乳头中有连续2个瞎乳头外阴:①太小②外阴翘起③末端钝圆④颜色苍白,不红润其它:①有花斑②有脓包③耳朵肿大或卷曲④睾丸大小不对称、不合适⑤阴茎少于2个螺旋⑥体重与周龄不对应二、饲养管理1、后备猪进入后备舍后要抽血检测一次,检测整体抗体水平;与本场淘汰母猪混养一个月后再抽血检测一次;将淘汰母猪赶走后再饲养一个月在进配种前再抽血检测一次。
2、后备猪每天每头平均给料2.5公斤,控制后备猪膘情。
3、每头后备猪的饲养面积1.5平方米。
4、每天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不能做种用的后备猪及时淘汰。
5、严格按照后备猪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注射。
6、每天赶公猪到后备母猪栏查情、催情一次,每次5—10分钟,记录发情猪耳号。
7、36周龄,体重130公斤时开始配种。
8、30周龄不发情的母猪应作淘汰处理,后备猪淘汰率是33%。
十、售猪一、客户服务1.接到种猪销售通知,及时确认客户所需品种、数量、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