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一院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建XI’AN ENGINEERING CONSULTANCY&SUPERVISIONG CO.,LTD.FSDI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沪通铁路工程监理Ⅱ标监理站2015年4月8日目录一、PHC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一)施工前质量控制 (3)(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三)控制目标 (4)二、水泥搅拌桩质量控制要点 (5)(一)施工前质量控制 (5)(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6)三、袋装砂井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7)(一)袋装砂井施工前准备检查 (7)(二)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7)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目前沪通铁路工程II标监理管段主要进行路基软基处理施工,我监理站重点对双向搅拌桩施工、PHC管桩施工、袋装砂井施工质量进行控制,详细质量控制措施如下:一、PHC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一)施工前质量控制1.依据设计文件、图纸、施工技术指南、验标等要求,PHC管桩在正式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不少于3根的试桩以确定合适的成桩工艺及重点控制参数。
2.检查施工单位施工安全、环保措施是否到位。
3.检查施工单位施工人员、机具设备情况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具备作业资质并培训持证上岗。
机具设备是否经过检验合格、运行正常。
4.检查PHC管桩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管桩进场后,应按照标准对管桩的外观、桩径、长度、壁厚、桩身弯曲度、桩端头板的平整度、桩身强度以及桩身上的材料标识等按规范进行检查验收,并审查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
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等级将不符合要求的管桩清退出场。
5.进场管桩存放检查现场管桩堆放场地应平整,采用软垫(木垫)按二点法做相应支垫,且支撑点大致在同一水平面上,支撑点距桩两端各0.21L的距离。
当管桩在场地内堆放时,不宜超过4层;当在桩位附近准备施工时宜单层放置,且必须设支垫。
管桩堆放要按照不同型号、规格分类堆放,以免调运施工过程中发生差错。
管桩在现场堆放后,需要二次倒运时,宜采用吊机及平板车配合操作。
如场地条件不具备时,采用拖拽的方式,需要采用滚木或者对桩头端头板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免在硬化地面上滑动时磨损套箍及端头板。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在管桩打入前,应检查其长度规格和长度组合是否满足要求。
可在管桩的侧部用红色油漆做出长度和桩位标记,现场监理详细记录打入深度和每米锤击数。
2.锤桩前,检查弹性衬垫是否和桩与锤相匹配。
3.打桩过程中,桩身必须始终保持垂直。
督促施工单位按方案要求在距桩机约20 m处,成90°方向设置经纬仪各1台,检查桩身垂直度,现场监理旁站并做好记录。
4.送桩时,检查现场所用的送桩器是否合格,送桩器用钢板制作,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制作送桩器的原则是打入阻力不能太大,容易拔出,能将冲击力有效地传到桩上,并能重复使用使送桩器中心线与桩身中心线吻合一致,并和接触面贴合靠紧。
施工中,督促现场技术人员用水准仪观察桩顶标高,复核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同意拨出送桩器,并将上段桩孔用木板块及时覆盖,以防泥土石块掉入,同时确保安全。
5.施工过程中,旁站监理对桩位对中、打桩过程的锤击数、入土深度、打桩时间、进入持力层深度、接桩焊接质量以及其他必要内容如机号、型号、里程桩号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6.应检查和记录送桩深度、锤击数、打桩速度,复核桩尖标高。
若出现异常应及时要求停止。
7.接桩前,检查桩头是否清理干净。
8.焊接时,检查桩身垂直度,上下两节桩偏差应小于2mm。
9.焊接时要求有两人同时对称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不得有施工缺陷。
焊缝质量: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焊接层数不少于两层,焊接后必须自然冷却后才能继续沉桩,焊渣应用小锤敲掉,严禁用冷水冷却或焊完就接着打桩。
10.沉桩时,以控制桩尖设计标高为主。
11.无论桩多长,打桩和接桩均须连续作业,中间不应有较长时间的间歇。
12.沉桩过程中,如遇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等应暂停沉桩,查明原因并制订有效处治措施后方可继续进行沉桩。
13.管桩的收锤标准1)以最后三阵(每阵十锤),每阵沉桩量应逐次递减,以贯入度为20~50mm 为标准。
2)以设计桩长及桩顶标高为收锤标准。
(三)控制目标1.PHC桩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PHC桩的数量、布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3.PHC桩贯入过程中,应记录桩贯入地层时设备的反应,核查地质资料,桩底应置于设计桩底地层中。
PHC桩沉入深度和最终贯入度、压桩力应符合设计要4.PHC桩桩头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5.PHC桩沉桩后,桩的完整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6.PHC桩沉桩后,单桩的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7.PHC桩沉桩后,桩位、倾斜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要求。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 桩位50mm按桩总数的5%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得少于10根测量或尺量2 直桩垂直度1%吊线或尺量3 斜桩倾斜度15%tanθ4 桩顶高程±50mm 仪器测量二、水泥搅拌桩质量控制措施(一)施工前质量控制1.熟悉设计图纸:首先应详细了解设计图纸,熟悉软土地段的地质、地层分布,以及有关设计的桩的各种参数,掌握成桩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检测方法等。
2.制定实施细则:施工前还应制定实施细则,用以指导后面工作的开展。
3.施工场地的准备:在施工前应保证场地平整,清除桩位周围一定范围内的障碍物,开工前还应确保场地通水、通电、通路,为顺利施工做好必要的准备。
4.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水泥根据中心实验室进行的试验结果,确定选用水泥的品种、规格、质量。
施工过程中还应做好水泥的防潮措施,以免水泥受潮而结块或变质。
5.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主要包括提供搅拌钻进的机械和提供输送水泥材料的输送设备,这些设备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开工前需对它们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开钻。
6.现场工艺性试桩:本标段共试桩3根,我部监理对试验过程进行见证,对重点工序进行了旁站监理,通过试桩所得的工艺参数能满足设计要求,可以做为指导大面积施工的依据。
试桩确定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①第一次钻进搅拌速度:0.8~1.0m/min、转速:82r/min第一次提升搅拌速度:1.0m/min、转速:44r/min②复搅速度:0.8~1.0m/min、转速:82r/min再次提升搅拌速度:1.0m/min、转速:44r/min③胶凝材料: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④配合比:水泥:水:外加剂=57:28.5:0.114⑤喷浆量:47.5L/m⑥喷浆压力:0.5`0.8MPa.通过试桩,施工单位基本能够掌握下钻、提升的困难程度;确定钻头进入硬土层电流变化程度;确定水泥浆液密度;确定合适的输浆泵的输浆量;掌握水泥浆经浆泵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搅拌桩机提升速度、复搅下沉、复搅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根据工艺试桩确定的各种操作技术参数制定监理控制要点,向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监理人员进行培训交底,以便于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管控,同时经常对现场施工原始记录进行检查,详细控制情况如下:1.水泥搅拌桩的垂直度控制:钻机就位后,检查钻机平整度情况,对施工单位径纬仪测量垂直度情况进行复核,垂直度允许偏差≦1%。
2.监理旁站过程中对钻机下钻深度、浆喷高程及停浆面进行检查,确保搅拌桩长度和水泥浆液喷入量达到设计要求,桩长不得短于设计桩长,全桩水泥用量不得小于试桩时确定的水泥用量。
喷浆量控制措施:水泥浆掺入量的多少及喷浆的均匀性直接决定了水泥搅拌桩的质量好坏,因此,计量水泥浆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计量控制要保证喷浆的均匀性,即是要控制好钻头的提升速度及水泥净浆的比重(设计浆液比重为1.8g/cm3)。
另外,从开始喷浆到钻头处出浆有一定时间,因此钻机必须在柱底停留让其预喷并搅拌30s才能提起。
另外,旁站过程中,督促施工单位现场技术人员对喷浆压力、水泥浆用量、水泥浆输送管进行检查,防止喷浆过程出现异常。
如果出现断浆,要求现场必须补浆,并且为了保证成桩的连接性,应保证补浆处与断浆处搭接长度不小于50cm。
监理人员对此问题处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3.检查搅拌桩水泥浆液拌制情况,对工艺试验确定配合比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施工单位现场的水泥浆液比重自检记录,并进行不定时的抽检,保证浆液比重满足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要求。
同时对拌浆量进行检查,保证满足单根桩施工需要的用量,否则不得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制备好的浆液在储浆池内应连续搅拌防止离析。
4.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督促施工单位现场技术人员经常对输浆管进行检查,不得泄漏及堵塞,对使用的钻头要定期检查,其直径磨耗量不得大于10mm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5.为防止施工单位疏于对搅拌桩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施工单位路基管段技术负责人员到岗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技术负责人员不在场不得进行搅拌桩施工。
6.检查施工单位对软件基处理班组的技术交底记录,严禁未交底或交底不清即进行施工。
7.软基处理区域监理人员应对本区段内设计桩长指标进行熟悉,并经常对水泥搅拌桩钻进深度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8.监理人员应加强对钻进时电流、喷浆压力、喷浆量、水泥浆液比重的检查并做好记录,重点对成桩资料电脑小票打印过程进行旁站监理,督促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对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进行自检自控。
9.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异常时,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并采取补救措施,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应向上级领导汇报以便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不给软基处理质量留下隐患。
三、袋装砂井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一)袋装砂井施工前准备检查1.我部管段袋装砂井施工主要分布于DK31+675-DK32+315段货场区域、袋装砂井深度在4-8米之间,间距1.2米。
施工前组织主要监理人员学习设计文件,并对袋装砂井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验收标准进行培训和交底,便于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2.砂袋进场后,对质量合格证明资料进行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对砂砂袋质量进行抽检,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3.对灌入砂袋的砂的检查,砂应力天然级配的风干中、粗砂,对砂的含泥量进行抽检,含泥量不大于3%且风干程度符合要求方同意使用。
4.填砂,袋装砂井灌砂率须达到95%以上,且砂袋保持顺直畅通,每一砂袋充填密实,袋口扎牢。
为保证砂袋伸入砂垫层50cm,实际砂袋长度应大于设计长度50cm.5.对钻机进场资料及特种工上岗证件进行检查,对钻杆直径进行检查,对钻杆长度标记情况进行检查。
(二)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1.按设计要求对袋装砂井施工区域铺设的砂垫层厚度进行检查。
2.按设计要求对拟施工袋装砂井的标记数量及布设形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同意进行打孔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