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常见疾病
病原: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常见的有:O8:K88,K99,O60:K88,O138:K81,O139:K82, O141:K88,K85,O45,O115,O147,O101,O149等血清型
临床症状:仔猪出生时还健康,快者数小时后突然发病和死亡。病猪主要症状 是拉黄痢,粪大多呈黄色水样,内含凝乳小片,顺肛门流下,其周围多不留 粪迹,易被忽视。下痢重时,后肢被粪液沾污;从肛门冒出稀粪。病仔猪不 愿吃奶、很快消瘦、脱水,最后因衰竭而死亡。急者不见下痢,身体软弱, 倒地昏迷死亡。
对于红痢,( 1 )硫酸抗敌素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每头仔猪5~8万单位,肌肉 注射,每日1次,连注2~3日。(3)每头仔猪肌肉注射新霉素10万单位。(4) 痢菌净,每公斤体重5毫克,后海穴注射,每日1次,连注3日。为了巩固疗效, 停止穴位注射后,按每公斤饲料拌入痢菌净片10毫克,连用2周。
寄生虫(球虫)
防止发病;也有采用本场淘汰母猪的全血或血清,给初生仔猪口服或 注射进行预防,据称有一定效果。 主要是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积极改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做好经常 性的预防工作,包括:(1)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2)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3)改进猪舍的环境卫生;(4)预防 性给药。
治疗:
早期及时治疗 治疗白痢药物和方法较多,要因地、因时而选用。如白龙散、 大蒜甘草液、金银花大蒜液、矽炭银、活性炭、调痢生和促菌生、补充硫酸 亚铁或硒、埋线疗法等等,以收敛、止泻、助消化为主药,必要时,投服痢 特灵等抗菌药物
对于黄痢,开始发病时,立即对全窝仔猪给药,常用药物有氯霉素、痢特灵、 金霉素、新霉素、磺胺甲基嘧啶等。。抗生素和磺胺药物疗法:庆大霉素注 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每头8万单位,1天2次,连用3天。硫酸卡那霉素注 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1天2次,连用3天。对仔猪 排出水样的严重的黄痢病,可用“腹泻康”与氧氟沙星注射液混合,肌肉注射, 一次量3—5毫升,并喂服葡萄糖液(添加少量精盐),或应用庆大霉素8万单 位稀释于5%的糖盐水中,20毫升腹腔注射,1天2次,连用2天。
病毒性腹泻预防及治疗
细菌性腹泻 主要是致病性大肠杆菌(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以及魏氏梭菌(仔猪红 痢)引起
预防:
做好母猪的疫苗接种工作。 小猪出生后吃初乳前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土霉素、痢特灵)进行
预防性口服,有一定效果。 国内有的猪场,在仔猪出生后即全窝用抗菌药物口服,连用3天,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率高
• 各个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得病,但以妊娠母 猪和2日龄~28日龄的仔猪最易感染
“百病之源”,特别是体温升高,咳嗽等症 状,会成为许多疫病的先兆或诱因,如不 及时控制,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预防治疗见第三部分
仔猪常见疾病预 防及治疗
1
仔猪定义及生理特点
2
仔猪常发疾病及发生时间
3
几种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4
春季仔猪常见病的防治
仔猪
是指刚出生的小猪,一直长到20kg左右的 猪,都称为仔猪。 出生至断奶后1周~2周。
仔猪生理特点
不耐低温 消化功能不完善 Re生al长ity发育迅速 缺乏先天免疫力
感染时间:多发生于1周龄内幼猪,主要是3日龄。
病原:仔猪梭菌性肠炎又叫仔猪红痢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或 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
临病床程症短状促:,排死出亡率浅极红高或红褐色稀T粪e,xt或混合坏死组织碎片和气泡;发病急剧,
感染时间: 主要在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以1-3日龄最为多见, 一周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
预防:
注射疫苗 本病是由于仔猪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促进发生和传播的。因此,预防
本病的根本措施是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首先应该改善饲养管理 和卫生条件,消除发病诱因,增强仔猪的抵抗力。饲养管理用具和食槽经常 洗刷,圈舍要清洁,经常保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以减少感染机会。哺乳 及培育仔猪防止乱吃脏物,给以优质而易消化的饲料,防止突然更换饲料。 发病后的措施。①病猪及时隔离和治疗。②圈舍要清扫、消毒,特别是饲槽 要经常刷洗干净。粪便及时清除,堆积发酵后利用。③根据发病当时疫情的 具体情况,对假定健康猪可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进行预防。连喂3~5天,有 预防效果。④死猪应深埋,切不可食用,防止人发生中毒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