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PPT]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培训课件
[PPT]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培训课件
穿过软弱土层 一般达到预计滑动面
深路堑 每个控制横断面不少于3个勘探孔
一般达到预计滑坍面
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94
城市道路勘察的勘探孔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场地类别
勘探孔间距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支路
Ⅰ类场地 Ⅱ类场地 Ⅲ类场地
<100 100~150 150~200
路基常见病害包括路基沉陷、边坡破坏、碎落崩塌、路基沿山坡滑动, 以及不良水文地质条件造成的路基破坏。
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路基沉陷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路基本身质量所引起地压缩沉陷, 而另一种则是暗浜、软土等导致的地基沉陷所引起的路基下沉。
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道路沿线荷载所及地层大部分为海相、 三角洲相沉积,土类多为欠固结-接近正常固结的淤泥质土。使高填土 路基沉降量较大,暗浜的存在更是加剧了路基沉降,同时可能引发不均 匀沉降,甚至导致路面开裂,影响道路正常使用。
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路基工程作为路面的基础和道路的主体是道路建设中一项重要工程。 路基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结构物的排水稳定、道路使用的品质与 交通安全。由于路基曝露于大气中,在自重、行车荷载和各种自然因素 的作用下,路基的各个部位可能产生各种可恢复变形与不可恢复变形。 路基的不可恢复变形将引起路面和边坡的破坏,严重时将对路基的整体 性与稳定性构成威胁。
1、地理条件:道路沿线地形、地貌、海拔等
2、地质条件:岩石类型、成因、节理、裂隙等,以 及岩溶、冰川、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3、气候条件:气温、降水、湿度、日照、冰冻等
4、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河流水位、河岸淤泥 等 5、土的类别:不同土类的工程特性差异
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未作明确规定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
孔距 m
孔深 m
备注
初 勘
400~ 500
200~ 详 400 勘 100~
200
根据工程性质及地基土条件等综合确定
利用桥梁初勘资 料
高填土高速公路控制性孔不宜小于40m
利用桥梁初勘资 料
一般道路:至地面以下4~5m
尽可能利用桥梁 详勘资料
高填土道路:超过路基沉降计算压缩层 高填土道路、广
厚度(一般约30m)
场、停车场
取土:地表下3.0m深度范围内取土间距宜为0.5m;
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类型
孔距
孔深
二级及二级 以上公路
控制性勘探孔平均间距 200~500m
细粒土不小于4m 粗粒土不小于2m
二级以下公
初
路
控制性勘探孔平均间距 500~1000m
不小于2m
城市道路勘察的勘探孔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一般情况下,宜达到原地面以下2~3m,在挖方地段应达到路面设计 标高以下2~3m; 2. 沿线实测地下水位的勘探孔应达到初见水位以下0.5m。最大应达路 面设计标高以下5m; 3. 当线路通过含有有机质的垃圾、疏松的杂填土、未经沉实的近期回填 土、软土和可液化土层(饱和土、粉土层)的地段时,勘探孔应适当加 深或钻穿土层; 4. 在预定的勘探深度内遇见基岩,少量勘探孔(井)应钻(挖)入基岩 适当深度,以了解基岩风化情况,其它勘探孔可钻至基岩顶板。
100~150 150~200 200~400
实测地下水位的勘探孔,可按100~200m平面间距布置; 当线路通过含有有机质的垃圾、疏松的杂填土、未经沉实的近期回填土以及 软土粉土地段时,应查明其分布范围,勘探孔间距宜控制在20~40m。
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94
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般 常规试验 压缩、直剪固结快剪 道路
常规试验 压缩、直剪固结快剪
高填 土路 基
特殊试验
固结(Cv、Ch)
软土:现场十字板试验、三轴(UU)、 根据填土 无侧限qu、高压固结试验(必要时) 高度确定
筑路材料
击实试验、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密度、 承载比(CBR)
勘
高路堤
对于的覆盖层小于2~4m勘探深度达到基岩面,对于深厚土层应不小 于路堤高度并穿过软土层。
陡坡路堤
一般达到基岩面,对于深厚土层应不小于路堤高度并穿过软土层
深路堑
仅存在土层稳定性问题时,勘探孔深度达到岩土界面
一般道路
在初勘基础上增加勘探孔
一般2~4m
详 高路堤
结合设计方案需要决定
勘 陡坡路堤 每个控制横断面不少于3个勘探孔
公路 道路工程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城市 道路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工程分类
路线
平面 纵断面
路基
横断面
面层
路面
基层
垫层
排水设施
管理设施
安全设施
附属设施
防护设施 绿化照明
服务设施
组成内容
规划 设计 施工 养护维修 管理 研究范围
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影响路基 与路面稳 定的因素
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第一部分: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第二部分:桥涵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第三部分:排水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第四部分:轨道交通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第一部分 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道路工程是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 作的全过程及其工程实体的总称。道路工程依据城市规划区的边界可大 体分为公路与城市道路两类。
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上海地区路基常见岩土工程问题
边坡稳 高填 根据上海地区工程经验,控制设计极限高度4.5m左右,一般不 定性 土区 存在路堤失稳现象,明暗浜区除外。特殊情况采用EPS路基材料。
路基 沉降 (一般 道路)
新建
1 附加应力较小,有一定的沉降量,但总沉降量也不大。 2 表部土层的不均匀性是引起差异沉降、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主 要因素: 1)原始地面高低不平,附加应力不同; 2)原始应力状态不同:如老路基、田埂、老宅基等。 3)沟、明浜、暗浜等。 处理方法:清除浜中淤泥,其它不作处理。
路基沉陷
路基沉缩 路基沉陷形式
地基沉陷
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边坡常见的破坏类型包括: 剥落 冲蚀 泥流 坍肩 溜坍 坍滑 滑坡
坍滑: 包括坡顶坍滑、坡腰坍滑、坡脚坍滑与全坡坍滑 滑坡: 深层的滑坡可以看成表层坍滑的进一步发展与延伸
坡顶坍滑 坡腰坍滑 坡脚坍滑 全坡坍滑
全坡坍滑 坍滑面向内扩展 深层滑坡